首页 >
海上丝绸之路
✍ dations ◷ 2025-09-18 19:35:04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为了解决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受地形影响,前往西域会经过许多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据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显著。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但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底存不存在还有问题,《汉书》记载中国人所乘之船为当时的“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利用这些停留在广西、广东港口的外国船只进行转送到南海和印度。唐宋时的广州港很繁荣,港口大船云集,最多的时候,每年有四千多艘大食船,当时还发生了千名大食、波斯穆斯林劫掠广州的事件。最早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则是罗马商队与使者,于公元166年抵达中国;而迄今东南亚出土的最早沉船和中国瓷器也属于西亚的阿拉伯帆船,年代为公元830年的晚唐。忽必烈时期开始由于倭寇袭扰沿海,因而先后进行了四次禁海。第一次海禁从公元1292年(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到公元1294年(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止。第二次海禁公元1303年(成宗大德七年)到公元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止。第三次海禁从公元1311年(武宗至大四年)到公元1314年(仁宗延枯元年)止。第四次海禁从公元1320年(仁宗延佑七年)到公元1322年(英宗至治二年)结束。1322年复置广州、泉州、广元(宁波)市舶提举司,之后不再禁海。共计十六年。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为了抵制蕃货,“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广州、泉州、明州三个市舶司。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为由,禁濒海民私通诸国。洪武二十三年(1390),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下令一律禁止民间买卖及使用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年)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下海通番。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违反禁海令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大明律》)。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并派遣郑和率水师四万籍下西洋之便,以打击“海盗”为名剿灭违反禁海令的东南亚沿岸各大华商集团。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发布第一个禁海令,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废止海禁时止,期间接近两百年之久,这段时期正值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等西洋列强开始大航海的时候。1521年葡萄牙人企图以武力入侵中国,强逼中国开放国门通商,爆发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1553年葡萄牙人终于得到明朝批准,于建立了澳门殖民地。荷兰人则先后二次侵占澎湖,爆发澎湖海战,最后于崇祯明荷海战后全面退出进侵中国的意图,改为攻占福尔摩沙。西班牙人亦攻占台湾北部基隆。两国皆以台湾为殖民地,作为与中国通商质易的港口。英格兰王国商船于1637年抵达广州,并与明朝守军发生冲突,明军战事失利,最后在葡萄牙调停下英格兰只完成一次贸易回国。清廷从顺治时到雍正时执行了长达四十年的海禁(公元1655年—1684年,公元1717年—1728年)。清廷入关之后,清廷为了禁止和截断东南沿海的反清复明之势力与据守台湾的郑氏王朝的联系以巩固统治,曾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三年(1656年)、康熙元年(1662年)、五年(1666年)、十四年(1675年)五次颁布禁海令;并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元年(1662年)、十七年(1678年)三次颁布“迁海令”,禁止臣民出海贸易。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的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前期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而且此时日本的德川幕府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廷的贸易也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落。到了1757年以后,清廷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有广州开放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接触,使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最佳时期,为后来中国百年积弱落后埋下伏笔,而清廷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西洋的科技发展蓬勃,渐渐地超越了以奥斯曼帝国为首的伊斯兰世界和以中国(清朝)为首的东方世界。贸易的对象有许多:出入口物品:主要西传及传入中国物品多数经陆上丝路。泉州、广州、宁波、扬州、蓬莱、北海、漳州、福州、南京九市被国家文物局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计划。2017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从而正式替代原来的九市联合申报计划。
相关
- 负染色法负染色法(Negative stain)是一种染色方法,常用于不透光液体标本的镜检。由于其染色处理过程并非针对菌体本身,故又称“衬托染色法”、“间接染色法”。在负染色法中,标本不需要热
- 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是一类由异氰酸衍生出的酯,通式为R-N=C=O,是氰酸酯R-O-C≡N的异构体。根据分子中酯基个数的不同,可分为单异氰酸酯、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可用于生产聚氨酯。通常
- 头孢孟多酯头孢孟多酯(Cefamandole、Cefamandole Nafate),是一款先锋霉素广谱抗生素。头孢孟多甲酯钠、头孢孟多、Kefadol、Neocefal。本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结合,使细菌细胞分裂与
- 杨朵症候群杨朵症候群(Yentl Syndrome)是指因女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和男性不同,所造成的问题。许多心肌梗死的医学研究主要研究男性心肌梗死的症状,而女性的心肌梗死症状可能和男性不同,因此女
- 丰塔纳丰塔纳 (马耳他语:Il-Fontana)是马耳他戈佐岛上的一个村庄,2014年3月时人口为985人。丰塔纳源于维多利亚的城郊区,临近Rabat-Xlendi路。它在当地被称为"It-Triq tal-Għajn",即“
- 黄素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
- 低平火山口低平火山口(德语:Maar)是由岩浆和水相互作用发生爆炸而形成。在地表下形成了深切到围岩的圆形火山口,并被一个低矮的碎屑环包围。常常会积水而形成火山湖。其语源为拉丁文的mare
- 法国文化部政治主题文化部(法语:Ministère de la Culture)是法国政府部门,其成员专门负责管理国家博物馆和历史遗迹,无论在法国或海外都推广和保护各种视觉、造型、戏剧、音乐、舞蹈、建筑
- 不合作运动不合作运动(英语:Non-cooperation movement),又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1920—1922年和1930—1934年发生于英属印度的全国范围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动和领导者是律师出身的印度国民
- 唐装唐装,台湾又称汉衫,是清代至现代中国人及华人的一种传统服饰。当今唐装是从明代对襟衣、罩甲以及清朝时期的马褂发展而来,特点是立领及盘扣,1950年代之后,一些唐装又吸收了一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