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王内帝

✍ dations ◷ 2025-10-03 19:26:01 #中国政治史,朝鲜半岛历史,越南历史,国际关系史,亚洲民族主义,东亚文化圈

外王内帝,又称内帝外臣,是古代汉字文化圈的在国内自称皇帝、对中国外交时自称国王的双重体制。此体制在南越、西夏、大理、越南各朝代以及日本都使用过,渤海、吴越(钱镠在位时)、南唐(958年—972年)、高丽(1275年前)虽然一般对内也称王,但存在类似的体制。

大理君主对内称皇帝(白语称骠信),使用自己的年号,与宋朝交往时称国王,宋太宗曾封大理皇帝为“云南八国都王”,宋徽宗则在政和七年(1117年)册封段正严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但总体而言大理与宋朝官方交往非常稀少。蒙古征服大理以后,大理末代皇帝段兴智受封摩诃罗嵯(梵语“大王”),才终于取消帝制。

1174年,李朝的李英宗被中国册封为安南国王,与此同时在国内使用“大越”国号,自称皇帝。此后,在陈朝时代,通过抗击元朝入侵,以及经历了后来反抗明朝的短暂统治,越南逐渐形成了自己是与“北国”(中国)相对、具有对等地位的文明国家“南国”的自我意识形态。与此同时,越南人认为自己比暹罗(泰国)、占婆、哀牢(老挝)、真腊(柬埔寨)等国的文明程度高,并将他们视为藩属。详见小中华思想。

以上的外交认识在阮朝的明命帝时代被体系化。越南自称“南朝”,称呼中国为“北朝”,越南君主与中国君主一样使用“天子”、“皇帝”的称号,接见除了中国以外的外国使节之时,皆使用“大南国大皇帝”的称号。然而,对清朝则使用“越南国王”的头衔并接受其册封,向北京派遣使者充当国王的代理人,在中国皇帝面前行跪拜之礼。然而在国内发布的文书中称呼与中国的外交为“邦交”,暗示著平等的外交关系。

日本古代在外交上也使用外王内帝的方针进行对外贸易。在国内,天皇是皇帝,对外则称“日本国王”。不过在14世纪明日贸易当中与之后,使用“日本国王”称号的人并非天皇,而是实际掌握政权的幕府将军或武家政权。

高丽在统一后三国之后,使用皇帝国的制度。高丽光宗在位期间,以首都开京为皇都,将西京升格为第二首都。在高丽的草创期,君主自称朕,君主发布的命令称为诏书,臣下称呼君主为陛下,君主之子称太子,完全是皇帝国的面貌。此外,使用庙号和年号,宣布高丽为天下的中心。但由于北方辽朝是重大威胁,为避免同宋朝在外交贸易上的摩擦,高丽对外向辽、宋、金等国都自称国王。结果,高丽从宋朝输入了先进文物,获得了辽朝所赐的江东六州,在外交上取得实际利益。直到元朝入侵为止,此制度维持了三百多年。

成宗在位期间,将诏书改称教书,基本的皇帝国体制发生变化。龟州大捷以后,高丽进入全盛期,与大国的外交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与周边的诸侯国建立坚固的秩序。然而,高丽中期以后,女真族的金朝崛起,专权的李资谦将对金朝的兄弟关系改为了君臣关系,外王内帝的体制发生动摇。后来蒙古入侵高丽,高丽经过数十年的抵抗,最终投降。元朝的公主同高丽的太子结婚,自此之后高丽成为了元朝的驸马国。在元朝的干涉下,高丽君主的自称降格为孤,臣下对君主呼称降格为殿下,太子降格为世子。元朝又认为庙号中带有“祖”、“宗”等字,是皇帝的专有物,对其使用加以禁止,取而代之的是表示对元朝报以忠诚之心的带有“忠”字的谥号。至此正式标志着外王内帝体制的终结。

大祚荣初建渤海国时自称震国王,后被唐朝册封为渤海郡王,但在国内采用帝制。六顶山古墓群中的贞惠、贞孝二公主墓志铭中,称呼父亲大钦茂(渤海文王)为“皇上”,此为臣下对皇帝的称谓。大钦茂亦自行使用年号,即位当年使用年号大兴。774年改元宝历,780年改回大兴。

唐朝末年,钱镠在浙江地区保境安民,被封为吴王。朱温篡唐后,他拒绝罗隐的称帝北伐建议,而是接受后梁册封为吴越王,后晋升吴越国王,后又接受后唐册封。尽管他没有称帝,但一切仪制采取帝制,建元天宝、宝大、宝正,并册封新罗、渤海诸国。932年钱镠临终前嘱咐“子孙善事中国”,他的儿子钱元瓘(钱传瓘)继位后遵照父王遗命,取消了年号及帝制,但仍保留庙号。

937年李昪(徐知诰)代吴立齐,后以继承李唐自居,皆称皇帝。958年后周世宗南下,南唐不敌,李璟自去帝号与年号,但其余仍为帝制。971年李煜(李从嘉)继位,请求宋太祖特许给父王上庙号元宗,翌年取消一切帝制,自称江南国主。

公元前214年,岭南百越之地纳入秦朝版图,不久后秦始皇去世,天下随即大乱,驻守岭南的秦朝官吏赵佗等图谋独立,便在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南越草创时尚未采用帝制,赵佗只称“南越武王”。汉高帝统一中原后,派陆贾册封赵佗为南越王。吕后临朝,汉与南越关系恶化,赵佗乃自称“南越武帝”,使用黄屋左纛,命令称制,与汉朝无异。汉文帝即位后派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责备赵佗自立为帝之事,赵佗上表谢罪,表示不再使用帝制。但史载“南越其居国窃如故号名,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可见南越国是最早采用外王内帝体制的国家。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掘的南越国第二代君主赵眜的陵墓中,出土了金印“文帝行玺”,可资证明。

到南越国第三代君主赵婴齐继位后,娶汉女邯郸樛氏为王后,并藏起先帝玉玺,在国内也自称国王。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三国时吴王孙权曾派吕瑜发掘赵婴齐的陵墓,其中有皇帝信玺、皇帝行玺等金印,可知赵婴齐未必完全取消帝制。

西夏君主在庆历和议后接受宋朝册封为夏国王,还接受辽、金的册封,但对内称皇帝(党项语称兀卒),使用庙号、年号。

相关

  • 帕德嫩神庙坐标:37°58′13″N 23°43′21″E / 37.97025°N 23.72247°E / 37.97025; 23.72247帕特农神庙(古希腊文:Παρθενών,现代希腊文:Παρθενώνας)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
  • 地球辐射平衡地球能量收支或全球能量收支预算(英语:Earth's energy budget)指的是入射大气系统的来自太阳的能量减去散失到外层空间的能量后留在地球和地球大气层中的能量。对于地球能量收
  • 阿穆尔州阿穆尔州(俄语:Аму́р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Amurskaya oblast),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是远东联邦管区的一个州。面积36.37万平方公里,人口88.1
  • 指猴指猴(学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是马达加斯加特产的一种原猴,是指猴科指猴属的唯一现存物种。目前已经濒危。指猴是世界上最大的夜行性灵长目动物,居住在森林中。它们体
  • 渐新世渐新世(Oligocene)是地质时代中古近纪的最后一个主要分期,大约开始于3400万年前,终于2300万年前,介于始新世(Eocene)与新近纪的中新世(Miocene)之间。比起其他比较古老的地质时期,用岩
  • 棕色褐色又称茶色,是由混合小量红色及黄色,橙色及蓝色,或黄色及紫色颜料构成的颜色。棕色只有在更亮的颜色对比下才看得出来。
  • 那加兰邦那加兰邦(印地语:नागालैण्ड,拉丁字母转写:Nāgāland)是印度的一个邦,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亚山脉,西连阿萨姆邦,南接曼尼普尔邦。该邦名称“那加兰”字面意为“那加人(居
  • 皮科里韦拉皮科里韦拉(英文:Pico River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建市于1958年1月29日,面积 大约为8.3平方英里 (21.5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62,
  • 威廉斯堡威廉斯堡(Williamsburg)可以指:
  • 新站站 (咸镜北道)新站站(韩语:신참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茂山郡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茂山线。茂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