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Watchman

✍ dations ◷ 2025-11-09 06:30:59 #Sony Watchman

Sony Watchman 是由索尼公司注册并生产的一系列便携式袖珍电视。该系列于1982年推出,并于2000年停产。

它的名字是 "Watch"(看电视)和 "Man"的混成,后者来自索尼的Walkman个人卡带音频播放器。在停产之前,Watchman有超过 65 个型号。随着型号的增加,显示屏尺寸增大,并增加了新的功能。

但由于电视的主流放送方式转向数字电视,大多数的索尼Watchman已经无法收到信号;它们现在需要连接数字信号转换器才能收到信号。

最初的型号FD-210于1982年推出,它具有黑白的5厘米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该设备重约650克,尺寸为87 x 198 x 33 毫米。该设备在日本的售价为54800日元。

大约两年后的1984年,该设备被引入欧洲和北美。

在2000年停产之前,索尼生产了超过 65 个型号的 Watchman。在 FD-210 之后发布的后继型号,增大了显示屏的尺寸,并引入了新的功能。

1987年推出的 FD-3,拥有一个内置的数字时钟。1984年推出的 FD-30 有一个内置的AM/FM立体声收音机。而FD-40/42/44/45是最大的 Watchman 系列,它采用了4英寸阴极射线管显示屏。

FD-40 拥有一个复合A/V输入口。1986年推出的FD-45,具有防水功能。

1988/1989年推出的 FDL 330S 彩色Watchman 电视的显示器采用了LCD显示屏。1990年推出的 FDL-310 则是一款带有彩色LCD显示屏的Watchman。1990年至1994年生产的 FD-280/285 是最后一款使用黑白CRT显示屏的 Watchman。最后一个 Watchman 型号是1998年推出的 FDL-22,它的特点是符合人因工程学设计的机身,使其更容易握持,并引入了索尼的 Straptenna,使其可以使用腕带作为接收天线。

由于主流的电视信号已切换为数字电视信号,因此大多数型号的 Sony Watchman 失去了用处,它们现在需要连接数字转换器才能正常工作。

电影《雨人》中多次出现了Watchman的模型。

各种型号的索尼 Watchmen

一台 索尼 FD-210 Watchman

索尼 FD-10 便携式 Watchman

相关

  • 奶蓟草水飞蓟(学名:Silybum marianum),又名乳蓟,为菊科水飞蓟属下的一个植物种,是种中药材和食材。水飞蓟一般可以长到0.3至2.0米(1.0至6.7英尺)高,呈锥形外观。最大基底直径约为1.6米(5.3英
  • 娜塔莉·波特曼娜塔-李·赫许勒(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文化艺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北京市,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直属单位。2018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原总政歌舞团、原总政歌剧团、原总政话剧团、原总政
  • 股癣股癣(英语:tinea cruris),是一种皮肤霉菌疾病,常出现于男性或女性的腹股沟和其他生殖器官附近,病原体以表皮癣菌、石膏样发癣茵较为常见。病变多出现于股上部内侧,可向上下延伸,并波
  • 弗朗西斯·约瑟夫王子 (巴腾堡)弗朗西斯·约瑟夫(Franz Joseph,1861年9月24日-1924年7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王国帕多瓦。巴腾堡王子。是黑森大公路德维希二世的孙子,亚历山大王子的幼子。在1896年被维多利亚女王
  • 基尔莱基尔莱(Killlai),是印度泰米尔纳德邦Cuddalor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18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0186人,其中男性5031人,女性5155人;0—6岁人口1404人,其中男720人,女684人;识字率
  • 隐神隐神(日语:隠し神、カクシガミ)为日本的一种妖怪,民间普遍认为此鬼怪于傍晚时分现身,专门拐走在外游荡不返家、或者玩捉迷藏的孩子。全国各地口语相传到后来,出现各式不同的称呼,详见后文叙述。吸油鬼乃明治时代流传于东北地方的鬼怪,据说会诱拐小孩,并将之捆绑榨出油来。明治维新之际,有关吸油鬼的传闻在岩手县远野地区引起了大恐慌,几乎每天都会传出孩童被诱拐掳走的消息。为此,各村庄发出了日落后禁止小女孩外出走动的外出禁止令。另外有人发现河床上出现以木材搭建的小屋,附近出现一些被丢弃的烤鱼用鱼串((日语)ハサミ),于是讹
  • 沈姓沈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4。其读音因不同的来源而有别,分别为“审”音和“真”音。读“审”音的沈姓,是黄帝的后代。《姓纂》上说:“周文王第十子晡季食采于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舆、沈亭,即沈子国也。”读“真”音的沈,是颛顼帝的后代。宋人在《新唐书》编纂时误将叶姓的前身沈尹氏与姬姓沈氏混为一谈,造成民间有沈叶同宗之讹传。沈姓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秦时,子逞之子沈平封竹邑(今安徽符离集)侯。沈平之子沈遵徙居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县),此为沈姓南迁之始。魏晋南北朝是沈
  • 胡姆巴巴其他传说在古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胡姆巴巴(Humbaba,亚述语拼法)或胡瓦瓦(Huwawa,苏美尔语拼法),也称为恐怖的胡姆巴巴,是远古时代太阳神乌图养育的一位可怕的巨型树怪。胡姆巴巴是神明居住的雪松之林的守护者,恩利勒“注定他让人们恐惧”。他是汉比(Hanbi)的儿子,帕祖祖(Pazuzu)和恩基的兄弟。他的脸是狮子。“当他看人时,就是死亡的眼神。”“胡姆巴巴声如洪水、他的嘴巴是死亡、他的呼吸是烈火!他在60哩远就可听到树林中的沙沙声响!谁敢冒险进入他的森林!”在不同的情节中,他的脸就像缠绕着一条人或
  • 雅罗斯拉夫·伊尔科夫斯基雅罗斯拉夫·伊尔科夫斯基(捷克语:Jaroslav Jirkovský,1891年3月8日-1966年8月31日),捷克斯洛伐克男子足球、冰球运动员。他曾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参加192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冰球比赛,获得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