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虫

✍ dations ◷ 2025-05-15 14:49:51 #怪诞虫
怪诞虫属(属名:Hallucigenia)生存于寒武纪,发现于加拿大伯吉斯页岩及云南澄江化石地。其名称“怪诞虫”缘由自其独特的外表与其光怪的发现历史:在怪诞虫最初被发表时,其上下前后均被倒置,背上的棘被描述为脚,尾则被描述为头。怪诞虫被部分科学家认为是有爪动物门的祖先,但也有科学认为其可能较接近于节肢动物门。怪诞虫为长约 0.5~3.5厘米(3⁄16~1 3⁄8英寸) 的长管状生物,具有七至八对细长的附肢,附肢末端则具有一对爪,在每条附肢相对应位置的背上则有一长棘。头尾特征不明显:其中一端会自身体延伸出并下垂接近底面,最近研究显示该延伸端为怪诞虫的头,其上有一对单眼、口、环状分布的牙齿及肠端前头的咽头齿。怪诞虫最初被查尔斯·杜蕾·沃考特描述为多毛纲的Canadia(英语:Canadia (annelid))。在1977年针对该生物的重新描述,西门·康维·莫利斯认为怪诞虫应属于一个独立的新属,他认为怪诞虫是用那两排如硬棘般的“腿”行走,而背上则有排拥有一排“触须”(原先的化石上并没有发现成对的痕迹)。拥有暗色点的那一段被描述为怪诞虫原始的“头”,而那些“触手”则负责将食物递往口中。最然如硬棘般的“腿”要如何行走仍然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针对怪诞虫的描述在当时普遍被接受。另一种解释表示怪诞虫可能只是另一种大型未知动物的附肢。在奇虾的研究历史中就曾经有发生过这样的乌龙,奇虾在完整的化石出土并发现是种长达 1-米(3-英尺) 生物前曾经被发表为三种不同的生物。由于怪诞虫在分类上有所困难,因此被直接置于叶足动物(大部分长得像“长著足的蠕虫”的未知物种都会置于此分类下)。在1991年,侯先光与Lars Ramskold在研究中国帽天山页岩产出的微网虫(英语:Microdictyon)时针对怪诞虫有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怪诞虫属于有爪动物门(天鹅绒虫),将原本的样本上下倒置,原先的“触须”应为成对用来行走的脚,那排硬棘般的“腿”则是背上保护自身用的棘刺。后来从化石的解析中也发现了“第二排”腿的存在,更证实了原先的阐述。

相关

  • 噬菌体噬菌体(英语:bacteriophage)是病毒的一种,其特别之处是专以细菌为宿主,较为熟知的噬菌体是以大肠杆菌为寄主的T2噬菌体。跟别的病毒一样,噬菌体只是一团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的遗传物
  • 脂毛噬菌体科α脂毛噬菌体属 β脂毛噬菌体属 γ脂毛噬菌体属脂毛噬菌体科Lipothrixviridae名称来源: Lipo(lip-脂肪):根据希腊文,lipos(liposome脂质体),脂肪(fat) Thrix:根据希腊文,thrix,毛发
  • 早川一会早川一会(英语:S. I. Hayakawa,1906年7月18日-1992年2月27日),加拿大出生的日裔美国语言学家,曾任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共和党籍)。早川一会先后毕业于曼尼托
  • 微观进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星系际航行星系际旅行是在星系间的空间旅行。 由于在银河系和最近的星系之间都有相对无比巨大的距离,这样的旅行需要的技术远远超过恒星际旅行。 星系间的距离是恒星间距的大约一百万倍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1QKI, 2BH9, 2BHL· binding · glucose binding · glucose binding ·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 protein homodimerization activity· centrosome · cytosol
  • 草鱼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又称鲩鱼(汉语拼音:huànyú)、
  • 象岛石窟象岛石窟位于印度孟买附近海面的象岛上。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The great hall: Cave 1Outside the caveEntrance231:红堡复合建筑 · 232:德里的胡马雍陵
  • 云室云室(英语:Cloud chamber)是个用来侦测游离辐射的粒子侦测器。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威耳逊发明,因此又称为威尔逊云室(Wilson cloud chamber)。最简单的云室,只是一个密封的环境,
  • 奇数在数学中,奇偶性是对于整数的一种性质,每个整数都可被分为奇数或偶数:可被 2 {\displaystyle 2} 整除者是偶数(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