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性

✍ dations ◷ 2025-10-22 14:15:28 #共时性

共时性(德语:Synchronizität,英语:synchronicity,又译同时性、同步性),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192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内涵包括了“有意义的巧合”,用于表示在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出现的事件之间看似有有意义的关联。荣格在他的事业历程中为这个概念下了几种不同的定义,如“非因果性原理”、“有意义的巧合”以及“非因果性平行”。荣格认为,这些表面上无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有着非因果性、有意义的联系,这些联系常取决于人的主观经验。荣格提出这一概念的时期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但是他在1951年的爱诺思研讨会上作报告时才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结论。

1952年,荣格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共时性——一种非因果性原理》(Synchronizität als ein Prinzip akausaler Zusammenhänge)。这篇论文和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冈·泡利写的一篇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都被收录在同一卷中,而泡利有时会抨击荣格的想法。荣格认为当事件可能都是都是被因果关系所关联的,它们也有可能可以通过意义相关联。由意义所关联的事件之间不需要因果关系上的解释,这通常不违背因果性公理,但是在少数情况下会造成过早放弃因果解释的后果。

荣格在辩论关于超自然现象的存在时也使用了共时性的概念,一名相信超自然现象存在的作者阿瑟·库斯勒就在他1972年出版的《巧合的根源》(The Roots of Coincidence)中讨论了共时性。这一种超出仅仅巧合或一般意义上的超自然现象的共时性的想法被学术界所广泛的抗拒。

术语“共时性(synchronicity)”由荣格创造,他定义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在时间上同时或巧合发生的非因果性事件”。在他的书《共时性》中,他写道:“由于我们不可能检验所有因果律下可能发生的事情,如何才能识别非因果性结合的事件?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在当在更快的反应中因果关系难以想象出来的时候,可以预计非因果性的事件发生。”

相关

  • 手套手套是包裹手的服饰或保护器材。作用有:手部保暖、装饰、宗教用途、保护手免遭伤害、隔离手部,特殊的手套也是体育运动的器材。手套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普遍。一个原因是汉服的袖
  • 世界报《世界报》(法语:Le Monde),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发行量350,039(2006年),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日报,在法语国家地区极具影响力,国际知名度颇高。Le Monde 在法语里是“世界”的意
  • 皇家艺术学院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RCA)是一所位于英国伦敦的公立研究性大学,始建于1837年, 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皇家艺术学院连续6年位列艺术与设计类大学排名第一,并获201
  • 布央语布央语是壮侗语系仡央语群下的一种语言,为中国未识别民族布央人的母语,分布于云南省富宁县和广南县,以及广西那坡县。布央语和南岛语系一样有双音节词根,因此是拟构澳泰语系是重
  • 鹬科.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亨利·尼科隆·德阿贝伊亨利·罗伯特·尼科隆·德·阿巴耶斯 (Henry Nicollon des Abbayes,1898年7月15日-1974年5月21日),法国植物学家、地衣学家(英语:Lichenology)。他是雷恩大学植物学系主任,是研究英国
  • 散步散步指无特殊目的缓慢的四处行走。词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服用五石散后的药物反应,此药也称行散,服后身体燥热,需要吃冷食及步行来发散药性,也称行散,药方收录在宋代《金匮要略
  • 新十二生肖《新十二生肖》(英语:)即依据中国神话故事为基础,再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故事剧情描述原本互不信任的十二生肖们,历经斩妖除魔的遭遇,终于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道理。整个舞台在除了在
  • 棋战优胜者选手权战棋战优胜者选手权战,由日本棋院,关西棋院主办,囲碁・将棋チャンネル协办,创办于2014年。优胜赏金非公开。各棋战优胜者以及粉丝投票选出。
  • 马铺营站马铺营站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太平庄乡马铺营村,是津山铁路的一个铁路车站,建于1984年,距南仓站181公里,距山海关站122公里,现为四等站,由北京铁路局唐山车务段管辖,邮政编码为06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