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龢

✍ dations ◷ 2025-10-22 21:58:59 #1873年出生,1929年逝世,中国画家,广东画家,南海人,潘姓

潘龢(1873年-1929年),字致中,号抱残,广东南海西樵人。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也是民国时期广东的“国画研究会”的创办人之一和主持人。

潘龢生于一个殷实之家,家族世代在广州经营书店,后转营装裱及古玩,家中有一“万卷楼”藏书甚丰,兄弟中多有好书画及古物者。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潘氏自幼培养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自然形成了日后对保存国粹传统的倾向。

关于潘氏的习画之路,《广州画卷》有此记载:“潘龢的山水画初学‘四王’。而‘四王’的山水画主要承袭董其昌的衣钵,以元人黄公望为宗师,画法主张师古,笔笔讲求来历和出处。而潘氏‘尤爱临王廉州山水’,及长又转法宋、元诸家。王鉴早年曾经得到过董其昌的亲授,一生的画业就是沿着董氏注重摹古的方向发展,进而揣摩董源、巨然、吴镇、黄公望等诸多前辈大家的笔意。王鉴画的坡石就明显地取法于黄公望。从潘龢的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传统的影响。”这也造就了潘氏与志同道合者创办以守望国画传统为要旨的“国画研究会”。

除国画外,潘氏亦善西洋画,特别是人体写生。他在广府中学教授美术时中西画法并用。期间启蒙了不少未来有杰出成就的画家,包括李研山、卢子枢及陶沄等。

潘龢关于书画的著作包括《抱残室写生杂记》、《中国画即写生画说》、《吾粤画人之我见》及《铜篆楼诀》等。

相关

  • 长枝吸引效应长枝吸引效应(英语:Long branch attraction, LBA),意指在分析亲缘关系时,发生将高度不相似的支系(即具有长枝者)分群在一起的现象。长枝吸引效应形成的原因为:最相似的支系将优先被
  • 地球高峰会地球高峰会(英语:Earth Summit),又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英语: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UNCED)、里约热内卢高峰会,是联合国重要会议之
  • 哈尔施塔特哈尔施塔特(德语:Hallstatt),奥地利上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位于哈尔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2005年12月有923名居民。其名称中的Hall可能源自于古克尔特语的
  • 阿马里洛阿马里洛 (Amarillo),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北部北部狭地的一个城市。是波特县县治,部分伸入兰德尔县。面积233.9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为185,525人。1887年开埠,原名奥奈达(Oneida)。后来
  • 玛兹达克玛兹达克(波斯语:مزدک‎;中古波斯语:����;?-约524年或528年),波斯萨珊王朝改革家、宗教活动者,祆教僧侣。玛兹达克自称是祆教最高神阿胡拉·玛兹达派来的先知,宣扬平等,主张财产共有、建
  • 氯化铬氯化铬(化学式:CrCl3)也称三氯化铬、氯化铬(III),是常见的铬(III)化合物之一。有无水物和六水合物两种。无水物为强烈发光的紫色结晶,几乎不溶于水。六水物
  • 台湾国际学校列表本列表罗列出在台湾设立的国际学校,依照《私立高级中等以下外国侨民学校及附设幼稚园设立及管理办法》,此类学校专门接受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士就读。 教育部:外国侨民学校通讯一
  • 高太痴高太痴(1863年-1920年),原名莹,字俊芬,号悮轩,别署太痴、侣琴、怅花、玉琴仙侣、漱芳斋主、云水山人、小窗金缕翠笺词客、爱与嫦娥分小影楼主等。苏州人。中国早期报业主笔。光绪二
  • 撒克逊 (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森(英语:Saxon)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优洛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萨克森的座标为38°28′00″N 121°39′23″W / 38.46667°N 121.65639°W / 38.
  • 罗杰·米罗罗杰·米罗(葡萄牙语:Roger Mello,1965年11月20日-)是巴西插画家、儿童文学作家。2014年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奖得主。1965年出生于巴西利亚。毕业于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工业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