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学派

✍ dations ◷ 2025-07-09 11:52:48 #维也纳,哲学流派,分析哲学家,奥地利哲学家,知识论者,科学研究,科学哲学家,维也纳学派

维也纳学派(德语:Wiener Kreis),192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学派。

维也纳学派是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学术团体。其成员主要包括领袖人物石里克、鲁道夫·卡尔纳普、纽拉特、赫伯特·费格尔(英语:Herbert Feigl)、汉恩、伯格曼、弗兰克、韦斯曼(英语:Friedrich Waismann)、哥德尔,等等。他们多是当时欧洲大陆优秀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他们关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如数学基础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去探讨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等问题。

受到19世纪以来德国实证主义传统影响,加上在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思想启示下,维也纳学派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传统的见解。大致来说,他们的(除哥德尔)中心主张有两点:一,拒绝形而上学,认为经验是知识唯一可靠来源;二,只有通过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才可最终解决传统哲学问题。

20年代末以来,维也纳学派通过组织一系列国际会议与发行丛书,与欧美思想相近学者(如德国的柏林学派与波兰华沙学派)相联系,而逐渐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然而,随着30年代中起纳粹在欧洲兴起,学派中的犹太的学者受到迫害,导致不少重要成员被迫逃亡海外。及至1933年汉恩病逝,1936年石里克遇刺身亡,维也纳学派最终走向解散的结局。尽管如此,逻辑实证主义思想却因此得在英美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并促成了二战后分析哲学成为英语世界的学术主流。

·Amsterdam的Vienna Circle Foundation
·目前的Institut Wiener Kreis,有英文版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的Vienna Circle条目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的Vienna Circle条目

相关

  • 詹姆斯·皮布尔斯菲利普·詹姆斯·埃德温·皮布尔斯(英语:Phillip James Edwin Peebles,1935年4月25日- ),出生于加拿大温尼伯,加拿大-美国物理学家和理论宇宙学家,普林斯顿大学阿尔贝特·爱因斯坦荣
  • 矮牵牛花碧冬茄属是一类原产于南美洲的草本植物,有喇叭形花,类似牵牛花,又称矮牵牛属,目前广泛被世界各地引种,作为园艺花卉,存在各色品种及杂交形成的碧冬茄。作为园艺品种的矮牵牛,是由野
  • 矫正强奸矫正强奸(英语:corrective rape或curative rape),简称奸改,是一种性罪行与仇恨犯罪,一般由异性恋顺性别男性以“改正对方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为由对女同性恋者、双性恋女性、跨性
  • 电影奖列表本列表列出世界各地所举办的电影奖项(不含各国影评人协会电影奖)。
  • 诺斯费拉图《诺斯费拉图》(德语: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是一套1922年的德国恐怖片,由F·W·穆瑙执导,等主演。电影改编自布拉姆·斯托克1897年的小说《德拉库拉》,但因未能
  • 约翰·坦伯顿约翰·马克·坦伯顿爵士(英语:Sir John Marks Templeton,1912年11月29日-2008年7月8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温彻斯特,英国著名股票投资者、企业家与慈善家,为共同基金的先驱人物。坦普
  • 美国杀人魔 (小说)《美国杀人魔》(英语:)是一本1991年出版的心理惊悚/讽刺小说,作者为布列特·伊斯顿·艾利斯(英语:Bret Easton Ellis)。故事由主角Patrick Bateman(英语:Patrick Bateman)以第一人称叙
  • 菲利普·克拉伊诺维奇菲利普·克拉伊诺维奇(塞尔维亚语:Филип Крајиновић;1992年2月27日-)是一位塞尔维亚网球运动员。2015年4月,他达到了自己的ATP单打排名新高的第86位。他从2009年开
  • 蝉蜕蝉蜕,又名蝉衣、蝉退、知了皮,是一种中药材,来自收集的蝉科昆虫蚱蝉羽化时蜕下的壳。传统中医学认为该药的性味属于“甘”、“寒”,归肺和肝经,能散风热、透疹、清热镇痉,可用于治
  • 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阿尔弗雷德·古森鲍尔(德语:Alfred Gusenbauer,1960年2月8日-)出生于奥地利圣珀尔滕,奥地利政治家,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前领袖,前奥地利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