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对称性破缺

✍ dations ◷ 2025-11-29 03:40:46 #对称

在理论物理学里,明显对称性破缺(explicit symmetry breaking)是对称性破缺的一种。假若系统的哈密顿量或拉格朗日量本身存在一个或多个违反某种对称性的项目,导致系统的物理行为不具备这种对称性,则称此为明显对称性破缺。这术语特别适用于大致具有对称性、违反对称项目很小的系统。

这类的项目有许多种可能的来源:

明显对称性破缺与自发对称性破缺大不相同,后者的定义方程满足对称性,但是系统的最低能量态(真空态)打破了这对称性。

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彼得·塞曼发现了处于外磁场的原子,其谱线的分裂现象,这称为塞曼效应。

这原子的哈密顿量为

其中, H 0 {\displaystyle H_{0}} 是原子的零摄动哈密顿量, H B {\displaystyle H_{B}} 是由外磁场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造成的摄动。

这摄动的形式为

其中, μ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mu }}} 是原子的磁矩。

这物理系统的 H 0 {\displaystyle H_{0}} 具有空间对称性(球对称性或对于某平面的对称性),但是外磁场 B {\displaystyle \mathbf {B} } 设定了特别方向(例如,垂直于对称平面),打破了对称性,因此产生谱线的分裂现象。

相关

  • 中华民国国家标准中华民国国家标准(英语: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缩写CNS)是中华民国实施的国家标准,旧名中国国家标准(英语: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缩写CNS),1935年由经济
  • 通榆通榆县位于中国吉林省西北部,是白城市下辖的一个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初四日,设立开通县,隶属盛京将军洮南府;1915年11月1日,设立瞻榆县,隶属奉天省洮昌道。1958年10月16日,
  • 吠陀时代吠陀文化(约前16世纪—前7世纪)是指吠陀经典所记载和反映的印度历史时期文化。透过吠陀经典的古梵文史料,所谓的吠陀经典即指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
  • 爪兽爪兽亚目(学名:Ancylopoda) 是一类已经灭绝了的古哺乳动物,属于奇蹄目。面部轮廓酷似马,但是不长蹄而长爪,且不善奔跑。爪兽的前肢较后肢长,这样的形体看上去像现代的鬣狗。爪兽行
  • Valentin Haüy华伦泰·阿羽依(Valentin Haüy,1745年11月13日-1822年3月19日),法国人,“盲人教育之父”。华伦泰·阿羽依的兄弟勒内·茹斯特·阿羽依,被公认为是现代矿物学的创建者。1784年,华伦
  • 沿海闽语沿海闽语是语言学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闽语分片,其下包括闽东语、莆仙语、闽南语和琼雷话,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早期,语言学家们基于研究福州话和厦门话之间的差别,将闽语分为“闽
  • 尤金·布鲁勒保罗·尤金·布鲁勒(德语:Paul Eugen Bleuler,1857年4月30日-1939年7月15日)是一位瑞士精神病学家。他以对精神病的研究和创造“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一词而知名。
  • 乌甸尼乌迪内(意大利语:Udine)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大区的一个城市。乌迪内省的首府所在地。距斯洛文尼亚边境不到40公里。2012年,有人口100,514人。地处的里雅斯特
  • 东郊及伊拉瓦拉线东郊及伊拉瓦拉线(英语:Eastern Suburbs & Illawarra Line)是一条来往悉尼东区与伊拉瓦拉的区域铁路,为悉尼城市铁路所管理。它亦同时接驳一条通往卧龙岗(Wollongong)的南海岸线。
  • 仁富小片仁富小片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沱江、岷江两河下游,是四川话的一个分支,其与盆地内其他地区西南官话的根本区别是古入声字并入今去声。本词组音内部极一致,主要区别是荣县等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