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都语文学

✍ dations ◷ 2025-09-09 14:42:22 #印度文学

相关系列部分


阿拉伯 · 阿塞拜疆
印度伊斯兰 · Iwan · 马来族
摩尔人 · 摩洛哥 · 莫卧儿
奥斯曼 · 波斯 · 索马里
苏丹-萨赫勒 · 鞑靼

书法 · 细密画 · 地毯

阿巴亚 · 阿高尔 · 布布
波卡 · 纱罩 · Jellabiya
Niqab · Salwar kameez · Songkok/Peci
花帽 · 头巾 · Thawb
Jilbab · 希贾布

阿舒拉节 · Arba'een · al-Ghadeer
Chaand Raat · 开斋节 · 古尔邦节
Imamat Day · al-Kadhim
新年 · 夜行登霄
贵夜 · 圣纪节 · 赖买丹月
Mugam · Mid-Sha'ban
al-Taiyyab

阿拉伯 · 阿泽 · 孟加拉
印度尼西亚 · 爪哇 · 克什米尔
库尔德 · 马来族 · 波斯 · 旁遮普 · 信德
索马里 · South Asian · 土耳其 · 乌尔都

打拳 · Silat Melayu · 克柔术 · 油摔跤

木卡姆 · Mugam · 纳希德
Qawwali

Bangsawan · 卡拉格兹和哈西瓦特
Ta'zieh
)泛指使用乌尔都语书写的文学作品。乌尔都语属于用阿拉伯文字编写的印度斯坦语。作品类型则以诗歌为主,特别是加扎勒和Nazm(英语:Nazm)等诗歌形式,但在现代它已经扩展至其他文学作品,包括短篇小说或afsana。由于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也是印度的22种法定保护语言之一,因此在巴基斯坦颇受欢迎。

乌尔都语文学于14世纪左右在北印度兴起。几个世纪以前穆斯林统治者(通常是突厥或阿富汗血统)对伊斯兰文化的支持,均对乌尔都语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的影响,因此整个印度-伊朗语族都存在这两种文化遗产。

乌尔都语文学起源于波斯文学,始于12至13世纪,阿米尔‧霍斯陆(1253-1325)是第一位乌尔都语诗人,他首先用半波斯与半乌尔都语的混合语写诗,其代表作有《哈里格‧巴里》诗集。而乌尔都语文学在15世纪的德干高原得到了真正的发展。这一时期波斯语的双行诗、四行诗、叙事诗、哀挽诗、颂诗被广泛应用于乌尔都语中。

加耶西(英语:Giovanni Gaddi (priest))(1493-1542)代表作为《伯德拉马沃德》。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穆罕默德·夏赫(1580-1627年)的《九歌》、穆罕默德·瓦里(1668-1744年)的《瓦里诗集》。穆罕默德·瓦里是德干后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乌尔都语诗歌的奠基人。他的诗歌作品对后来兴起的德里诗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19世纪,乌尔都语文学中心转移到印度北部。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有夏赫·阿布鲁·西拉杰·屋得丁·阿尔祖、夏赫·阿迪姆、米尔·特基·米尔(1722-1810年)以及密尔·阿门及其代表作《花园的春天》(1803年)。米尔·特基·米尔被誉为乌尔都语最伟大的抒情诗人,有乌尔都语“诗圣”之称。此外,还有现代乌尔都语文学奠基人赛义德·艾哈默德·汗(1817-1898年)哈利、艾哈迈德·纳兹尔等。

19世纪散文体写作始于威廉姆斯学院。该学院翻译改写了大量的梵语文学作品、波斯文学作品。密尔·阿门把波斯语传说故事《四个乞食僧》改写成流传至今的传说故事《花园的春天》。随着蒙兀儿帝国的衰落,德里再度爆发战乱,德里诗派也逐渐没落。

19世纪初乌尔都语文学中心又回到德里,产生米尔扎·迦利布、毛门等一批著名诗人。20世纪以来,乌尔都语文学发展迅速,出现一大批乌尔都语文学和艺术家。迦利布(1797-1869)是该时期最具代表性作家。同一时期还有:阿尔塔夫·侯赛因·哈利(1837-1914)、希布利·诺马尼(英语:Shibli Nomani)(1857-1914)、伊斯玛仪米尔迪(1844-1917)、阿克巴·伊拉哈巴迪(1846-1921)、纳兹尔艾赫默(1836-1912)、勒登纳萨夏(1846-1902)、阿卜杜赫利姆塞勒(1860-1926)、米儿扎鲁斯瓦(1858-1931)、赛达赫默丹(1817-1898)、穆罕默都赛因阿扎德(1830-1910)。

1947年印巴分治后,此时乌尔都语的文学作品分成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描绘印巴分治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相互残杀,两国人民遭受的痛苦与折磨,另一方面,由于巴基斯坦独立后,国内矛盾渐趋尖锐,作为反映社会的现实文学,着重于反应接露社会的阴暗面。代表作家:穆罕默德·伊克巴勒(1877-1938)、克里山钱达尔(英语:Krishan Chander)(1914-1977)。

相关

  • 半乳糖醇半乳糖醇(英语:Galactitol 或 dulcitol)是一种糖醇,是半乳糖的还原产物。在半乳糖激酶缺乏症(英语:galactokinase deficiency)(一种半乳糖血症)患者中,多余的半乳糖醇会在晶状体积累而
  • vanillylamine香兰素胺(Vanillylamine),又称香草胺,是一种生物碱,是辣椒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由香兰素通过香兰素转氨酶而得到。并进一步与8-甲基-6-壬酸通过辣椒素合成酶的催化而转化为辣椒
  • 立教大学立教大学(日语:立教大学/りっきょうだいがく Rikkyō daigaku *),是一所位于日本东京都丰岛区西池袋的基督教私立大学,创立于1922年。简称立教、立大。前身可追溯到1874年由美国
  • 第10925号行政命令第10925号行政命令(英语:Executive Order 10925)是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1年3月6日签署的一份行政命令,它第一次明确要求联邦政府实施“积极平权措施”。该命令决定建立总统
  • 常永祥常永祥(1983年9月16日-),中国男子摔跤运动员,中国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兼庄乡汉霸庄人。常永祥1995年开始在邯郸市体工队练习古典式摔跤,1999年转入山西省大同市摔跤队,2001年升入山
  • 埃尔福特火车总站埃尔福特火车总站(德语:Erfurt Hauptbahnhof)坐落于从哈勒至贝布拉的图林根铁路(德语:Bahnstrecke Halle–Bebra)的运转中心点,为德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作为德国图林根州首府埃
  • 沈志亮沈志亮(?-1849年),原籍福建,广东省香山县龙田村人(位于今澳门望厦地区)。家境清贫,以捕鱼种菜为生。葡萄牙帝国派驻的澳门总督亚马留将军因要开辟马路,要求龙田村人民搬迁祖坟,同意的
  • 文学之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学之城(City of Literature)计划是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一部分,2004年推出。要被批准为文学之城,需要满足许多标准:
  • 苏联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院苏联航空工艺与生产组织研究院(ниат),是苏联航空工业部下属的生产技术与制造设备的专业研究机构。前身是1920年建立的劳动中央研究所(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Инст
  • GnuCOBOLGnuCOBOL (曾称OpenCOBOL 、GNU Cobol )是COBOL程式语言的免费版本,最初由Keisuke Nishida设计,由Roger While负责领导开发,最近的版本是由Simon Sobisch,Sergey Kashyrin,Ron N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