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模

✍ dations ◷ 2025-10-25 07:29:59 #天体物理学,重力透镜

B模偏振(B-mode polarization)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一种偏振信号。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偏振图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旋度为零的部分(类电场部分),称为“E模偏振”,简称为“E模”,不具手征性。2002年,度角尺度干涉仪(DASI)最先发现这种偏振。另一个是散度为零、旋度不为零的部分(类磁场部分),称为“B模偏振”,简称为“B模”,具有手征性。

宇宙学家预测存在两种B模。第一种是在大爆炸短暂片刻后的宇宙暴胀过程中生成;第二种在后来由引力透镜生成。

2014年3月,BICEP2科学家团队宣布探测到第一种B模,符合早期宇宙暴胀期间所产生的引力波,标量-张量比为 r = 0.2 0.05 + 0.07 {\displaystyle r=0.2_{-0.05}^{+0.07}} 。2015年1月30日,研究团队承认对于资料的判读错误,观测到的信号无法排除掉银河系辐射尘埃的影响,不足以证实这项结果就是早期宇宙的引力波所形成的B模偏振。

此前,南极望远镜已发现了第二种B模。这发现可能有助于检验有关宇宙起源的理论。科学家现在正在使用普朗克卫星所测得的数据做分析,希望能够更进一步了解这些引力波。


相关

  • 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 (年内出生人数 - 年内死
  • 脒(Amidine)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通式见右图,是羧酸的含氮衍生物。最简单的脒是甲脒,HC(=NH)NH2。常见的脒包括DBN、DBU和三氮脒等。低级的脒有毒。脒具碱性,可以和酸形成稳定的
  • 水黄皮水黄皮(学名:Millettia pinnata)是蝶形花科崖豆藤属的植物,为乔木植物,分布于印度、中国、日本、台湾、马来群岛、澳大利亚和太平洋三大岛群。水黄皮是生长高度为15-25米的常绿乔
  • 樵夫伐木,泛指把树木砍伐下来,并且把木材运往加工厂进行加工的作业流程。是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劳动行为之一,属于林业的一环。被砍伐下的原木通常会被做成木材,木材有许多的用处。另外
  • 老子八十一化《老子八十一化》,又名《太上老君历世应化图说》,描绘了老子起乎无始直至宋绍圣五年(公元1098元)之间的显化事迹,包含老子化胡。它形成于宋代,与宋朝观复大师谢守颧《太上混元圣纪
  • 野鸽原鸽(学名:Columba livia),又名野鸽子、野鸽、鹁鸽。为人类所驯化的原鸽被称为家鸽 。原鸽在鸟类中属中等体型,通体石板灰色,颈部胸部的羽毛具有悦目的金属光泽,常随观察角度的变化
  • 布吉河布吉河是一条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河流,为深圳河的支流。该河流主要流经龙岗区布吉镇,与罗湖商业区,并在罗湖区鹿丹村处流入深圳河。支流有水径河、大芬河、塘径河等。布吉河
  • 洛河洛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本作“雒水”,发源于华山的西南部陕西省洛南洛源,向东流入河南省,于河南巩义入黄河,全长共420公里。洛河虽然不算中国境内非常长或非常大的河流,但因为它流
  • 姆斯季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姆斯季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俄语:Мстисла́в Леопо́льдович Ростропо́вич,1927年3月27日-2007年4月27日),俄罗斯大提琴演奏
  • 葡萄糖醛酸还原酶葡萄糖醛酸还原酶(英语:glucuronate reductase,EC 1.1.1.19)也称为“葡糖醛酸还原酶”,是一种以NAD+或NADP+为受体、作用于供体CH-OH基团上的氧化还原酶。这种酶能催化以下酶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