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眼

✍ dations ◷ 2025-07-31 08:50:20 #复眼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构成复眼的小眼数目视乎物种而定,从古颚类的数个到一般昆虫由数以千计都有可能。复眼的优点是能够为动物提及广阔的眼界,并可以有效的计算自身与所观察物体的方位、距离,从而有利于复眼类昆虫作出更快速的判断和反应;在某些例子中,昆虫的复眼甚至能够分辨光的偏振。在昆虫中,复眼还占了整个头部不少的面积。复眼的分辨率受到像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其影像分辨率比人类的眼睛低。但其时间分辨率比人的要高10倍。人的眼睛每秒能分辨24幅图画(这也是动画片的最低速度)。而昆虫的复眼则可达240左右。复眼的视野比较大(这也可以通过我们日常拍打苍蝇的经验得到,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下手,苍蝇都会快一步飞离)。小眼(Ommatidia),是复眼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细小的独立感光组织,由角膜、晶状体及感光细胞组成,能够分辨光暗及颜色。昆虫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它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家蝇的复眼由4000个小眼组成,蝶、蛾类的复眼有28000个小眼。小眼面的大小,不但在不同种的昆虫中不同,而且同一个复眼中不同部位的小眼面也可不同,如雄性牛虻,复眼背面的小眼面较大;有些毛蚊(Biblio),其前后部的小眼面的大小也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区域。这些变化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等有关。小眼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单眼,而是一个结构比单眼简单的器官。于电视或电影中常见模拟复眼视觉常是看到很多个影像。例如苍蝇看一个人拿拍子接近,好像是看到一群人拿拍子接近。其实是错误的。复眼视觉所看到的影像其实是由众多小眼所提供的讯息组成,而小眼并无法有效的成像,只能侦测光源的有无。所以真实的复眼视觉是看马赛克拼贴的画面,其解像能力是很差很模糊的。而由于小眼内光接受器受到刺激后回复到可再一次接受刺激的速度很快,所以复眼单位时间内可以分辨光影变化的次数非常的多,换句话说,即是对动作非常敏感。也是为何有些虫子慢慢接近才抓得到,手脚越快反而越会逃的原因。而像日光灯或是阴极射线管技术成像的显示器屏幕(即老式的阴极射线显示屏,而非现在的液晶显示屏),对人类来说看起来像一直亮着的,对昆虫来说则像是不断明暗明暗的光源(该等光源明暗转变的频率,对昆虫复眼更新光线感应的频率而言,可能连闪烁都谈不上)。单眼通过色素细胞在光学上各自独立,每个单眼有自己的视点。高分辨率,但图像暗。见于日行性节肢动物。单眼并不完全光学独立。相邻的单眼所成的像重合。对光敏感,见于夜行性昆虫来自单眼的图像重叠是由于神经错节造成的,见于双翅目昆虫

相关

  • PD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简称PDB)是一个专门收录蛋白质及核酸的三维结构资料的数据库。由Worldwide Protein Data Bank监管。PDB可以经由网络免费访问,是结构生物学研究
  • 非尼拉敏苯吡丙胺(Pheniramine)又称非尼拉敏、非尼腊明、抗感明、抗感敏或屈米通(Trimeton)等,是一种有抗胆碱能性质的抗组胺药,用作抗过敏药,用来治疗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等。具有相对较强
  • 氯己定氯己定(或称洗必泰)为外用抗菌剂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杀灭作用(虽然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弱)。除可抑菌外,也可杀灭一般细菌。氯己定是一种消毒
  • 阿拉伯可以指现代国家:可以指地名:可以指人种、语言等:可以指历史上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指政治思想:
  • 以撒以撒(希伯来语: יִצְחָק‎;阿拉伯语: إسحٰق;英语:Isaac),又译依撒格或易司哈格,是《旧约圣经·创世记》中的人物,亚伯拉罕的嫡子,原配撒拉所生的独生子,以扫和雅各的父亲
  • 人族人族(学名:Hominini)是灵长目人科的一族,属于人亚科,其中只有人属(Homo)以及黑猩猩属(Pan)存活至今,包含了现代人类。本族可分为两个亚族——人亚族与黑猩猩亚族。由于本族其他已灭绝
  • 医学伦理医学伦理学(英语:medical ethics)是在人类以预防、医疗卫生行为、医学研究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等有关的道德现象的基础上,确立伦理学依据及其概念体系,概括出基本的伦理原则或准则、
  • 风水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风水,为五术之一的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古代称勘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
  • 运动协调运动协调是为了达到某些运动的(如方位)、运动机能(英语:Kinesiology)(如力量)的参数而产生的一致动作。运动协调一般是平稳且高效的。
  • 雷尼镍雷尼镍(英语:Raney Nickel)又译兰尼镍,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它最早由美国工程师莫里·雷尼(Murray Raney)在植物油的氢化过程中,作为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