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屠夫
✍ dations ◷ 2025-02-23 19:53:27 #屠夫
屠宰指杀死家畜、家禽,产出供人食用的肉类的过程。专门用来屠宰的地方称为屠宰场或屠宰厂,专业人员旧时也称作屠夫或屠户。因为肉类食品中毒是很严重的问题,各国屠宰均有严格的商业屠宰规定。对于宗教屠宰则在遵守宗教习惯的前提下另设规定。不出售而是自用的屠宰比商业屠宰限制少,但也有一定的检疫要求。有些地方对大型动物的商业屠宰征收屠宰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要求教徒只能食用按宗教程序屠宰的肉类。符合犹太教规的称为Kashrut或Kosher;符合伊斯兰教规的称为Halal或清真。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念诵神的名号不同。很多教徒认为可以接受按对方宗教程序屠宰的肉类。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个态度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屠宰的常见道德观点。一些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如在古代日本与朝鲜王朝就把屠夫列为低等人民甚至贱民。佛教因为根本上反对杀生(屠宰与杀人同为杀生),对屠宰和屠宰业者持谴责态度。部派佛教要求在家居士应当尽量持五戒,首戒就是不杀生,一般允许出家僧人食用三净肉,三净肉是出家僧人可以食用之肉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要求此肉来自没有看见为自己屠杀的动物,没有听说为自己屠杀的动物,不怀疑他人为自己宰杀的动物。历史上很多哲学家和道德学家,从杰里米·边沁到彼得·辛格,基于动物权利或人类道德的考虑而反对食用动物。这个立场导致反对屠宰和提倡素食主义。另一些动物权利主义者在不反对屠宰,或者暂时不提倡废止屠宰的前提下,要求屠宰人道化,反对对动物造成无必要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具体诉求包括:在宗教屠宰过程是否比商业屠宰过程更人道的问题上,目前还有争议。
相关
- 头孢唑林头孢唑林(英语:Cefazolin,cefazoline 或 cephazolin),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病原细菌的抗细菌药,尤其针对蜂窝组织炎、泌尿道感染、肺炎、心内膜炎、败血性关节炎及胆道发炎(英语:bilia
- 硬脊膜外麻醉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epidural analgesia/epidural anaesthesial)是局部麻醉的一种。透过导管,将药物注射在硬脊膜外间隙。注射药物阻隔附近脊髓神经传送讯息,从而可以使到
- 所罗门所罗门(希伯来语:שְׁלֹמֹה),天主教汉译为撒罗满,阿拉伯语称为苏莱曼(سليمان)。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是以色列王国第三位国王,大卫家族第二位国王,是北方以色列王
- 含水量测量含水量(又称水分含量,含湿量)是指某材料中水的多少,该材料可能是指土壤、岩石、陶瓷亦或水果、木头等等。含水量在诸多科技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它一般用比值来表示,其大小可以从零
- 波旁复辟波旁复辟(法语:Restauration)是法国历史上从1814年4月6日拿破仑·波拿巴退位到1830年7月29日七月革命的时期。波旁复辟时期,法国又回到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法国再次成为君主制
- 查尔斯-阿道夫·武尔茨查尔斯-阿道夫·武尔茨(英语:Charles Adolphe Wurtz,1817年11月26日-1884年5月10日),来自阿尔萨斯的法国化学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拥护原子理论和化合物的结构理论,而与持怀疑
- 伊红伊红(Eosin),又称曙红、酸性曙红。一种酸性染料,能染色细胞质,胶原蛋白,肌肉纤维并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实际上有两种化合物名为伊红,常用的一种是伊红-Y,呈淡黄色;另一种为伊红-B,呈
- 菲利普·罗斯菲利普·米尔顿·罗斯(英语:Philip Milton Roth,1933年3月19日-2018年5月22日),美国小说家、作家,代表作包含描述美国犹太人生活的小说《再见,哥伦布》,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肯定。
- 莫耳质量在化学中,摩尔质量(英文:molar mass)是每一摩尔化学元素或者化合物的质量,符号为 .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Mmol。摩尔质量是一种物质的宏观性质,而非微
- 差别接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又称异质接触理论、异质交往理论)是犯罪学理论之一,由美国犯罪学家爱德文·苏哲兰于1939年的《犯罪学原理》(三版)中首次提出;Su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