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

✍ dations ◷ 2025-08-09 10:44:03 #屠夫
屠宰指杀死家畜、家禽,产出供人食用的肉类的过程。专门用来屠宰的地方称为屠宰场或屠宰厂,专业人员旧时也称作屠夫或屠户。因为肉类食品中毒是很严重的问题,各国屠宰均有严格的商业屠宰规定。对于宗教屠宰则在遵守宗教习惯的前提下另设规定。不出售而是自用的屠宰比商业屠宰限制少,但也有一定的检疫要求。有些地方对大型动物的商业屠宰征收屠宰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要求教徒只能食用按宗教程序屠宰的肉类。符合犹太教规的称为Kashrut或Kosher;符合伊斯兰教规的称为Halal或清真。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念诵神的名号不同。很多教徒认为可以接受按对方宗教程序屠宰的肉类。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个态度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屠宰的常见道德观点。一些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如在古代日本与朝鲜王朝就把屠夫列为低等人民甚至贱民。佛教因为根本上反对杀生(屠宰与杀人同为杀生),对屠宰和屠宰业者持谴责态度。部派佛教要求在家居士应当尽量持五戒,首戒就是不杀生,一般允许出家僧人食用三净肉,三净肉是出家僧人可以食用之肉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要求此肉来自没有看见为自己屠杀的动物,没有听说为自己屠杀的动物,不怀疑他人为自己宰杀的动物。历史上很多哲学家和道德学家,从杰里米·边沁到彼得·辛格,基于动物权利或人类道德的考虑而反对食用动物。这个立场导致反对屠宰和提倡素食主义。另一些动物权利主义者在不反对屠宰,或者暂时不提倡废止屠宰的前提下,要求屠宰人道化,反对对动物造成无必要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具体诉求包括:在宗教屠宰过程是否比商业屠宰过程更人道的问题上,目前还有争议。

相关

  • 唯物主义唯物论(英语:materialism),哲学理论,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为物质,所有的事物 (包含心灵及意识) 都是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物质形式与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
  • 树木学树木学(英文:Dendrology,dendro源自古希腊语:δένδρον,其意义为dendron,表示“树木”的意思;logy源自古希腊语:-λογία,意义为-logia(英语:-logy),表示“科学”或者“研究”的
  • 东哥德人东哥特人(Ostrogoths),港、台译作东哥德人,是哥特人的一个分支,3世纪时曾在黑海北边建立一个帝国。5世纪末在意大利建立东哥特王国。东哥特人自波罗的海地区向南扩张,建起一个其幅
  • 岸本忠三岸本忠三(日语:岸本 忠三/きしもと ただみつ Kishimoto Tadamitsu ?,1939年5月7日-),日本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第14任大阪大学校长,现任阪大名誉教授。
  • 第一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法国历史学家对1792年9月到1804年5月间多个共和政体习惯上的统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经历了短暂的君主立宪时期(1791年9月4
  • 微笑的佛陀微笑的佛陀(Smiling Buddha)是经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证实的印度首次核试验。印度外交部(MEA)曾声称,该核试验是“和平核爆炸(英语:Peaceful nuclear explosion)”(Peaceful nuclea
  • span class=nowrapTb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铽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b2(SO4)3。用硫酸溶解氧化铽(III),可以得到硫酸铽。
  • 乔治·梅森乔治·梅森四世(George Mason IV,1725年12月11日-1792年10月7日)是一位美国弗吉尼亚政治家,曾参与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他与詹姆斯·麦迪逊一起被誉为“美国权利法案之父”, 因
  • 海兽海洋哺乳动物(又称海兽)是指一些长时间在海里面生活或需要靠海洋中的资源为生的哺乳动物,包括海牛、儒艮、北极熊、海獭、海豹、海狮、海象、鲸鱼、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不是生
  • 奥罗莫语奥罗莫语(Oromoo,又称:阿方奥罗莫语 Afaan Oromoo,旧称盖拉语 Galla)为一种库希特语(Cushitic),属于亚非语系库希特语族,为非洲东北部国家埃塞俄比亚中西部的通行语言。奥罗莫语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