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兰德-米舍尔酮

✍ dations ◷ 2025-10-12 13:23:25 #六元环,酮,环烯烃

维兰德-米舍尔酮(Wieland–Miescher ketone)是一种双环二酮类,用作很多固醇类和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前体。它以在汽巴-嘉基的两位早期研究者卡尔·米舍尔(Karl Miescher)和彼特·维兰德(Peter Wieland)的名字命名。

最早方法是利用2-甲基-1,3-环己二酮与丁烯酮之间的罗宾逊成环反应得到外消旋的维兰德-米舍尔酮。中间产物醇不分离出来。2-甲基-1,3-环己二酮可由间苯二酚用雷尼镍氢化为1,3-环己二酮,然后再用碘甲烷对其烯醇负离子进行烷基化得到。

20世纪80年代时有人利用Hajos-Parrish-Eder-Sauer-Wiechert反应,以催化量的L-脯氨酸作为手性助剂,实现了维兰德-米舍尔酮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2000年 Barbas 等实现了一锅合成法合成 W-M 酮:

相关

  • 信托信托(英语:Trust)是一项三方委托(英语:Fiduciary)的关系。第一方为委托人(英语:trustor,或英语:settlor),转移财产(一般为金钱,但不必须是金钱)至第二方(受托人(英语:Trustee)),使得第三方(受益人)
  • 时区美国时区是覆盖美国及其属地九个时区的总称,配以由联邦及地区立法制订的夏令时法规使用。美国时区由《美国法典》第15章(Title 15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第260节规定,时区
  • 声音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气体、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的频率一般会以赫兹表示,记为Hz,指每秒钟周期性震动的次数。而分贝是用来表
  • 针鼹针鼹,即针鼹科(Tachyglossidae),通常被称为刺食蚁兽,与鸭嘴兽同为仍然生存的单孔目动物。此科下共有三属六种生物,其中巨针鼹属已灭绝,其他两属均生活在澳大利亚及新畿内亚。针鼹被
  • 除虫菊酯除虫菊酯,存在于除虫菊(一种菊科植物)的叶子、茎杆,特别是花中,对昆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把除虫菊的花收集起来晾干,与木屑、香料等混在一起做成烟熏剂,点燃后,除虫菊酯即可随烟雾
  • 血浆置换术血浆置换术 (英文:plasmaphresis,字源为自希腊语 πλάσμα-血浆 ,和ἀφαίρεσις-移除)指从血液循环将血浆(或其成分)移出、处理、回注或交换的治疗。 血浆置换术大致分
  • 亲西伯利亚构造域亲西伯利亚构造域是中元古代中国四个构造域之一,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合称)中国五个构造域之一,因为属于这个构造域的各地块的构造运动、古生物和古地磁等特征在这
  • 西华努斯·盖尔西华努斯·盖尔(印尼语:Selvanus Geh,1993年11月27日-),印尼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013年11月,西华努斯·盖尔出战马来西亚国际挑战赛,与阿尔弗兰·埃科·普拉塞特亚合作赢得男子双打冠
  • 佩特尔·夫利德利赫佩特尔·夫利德利赫(捷克语:Petr Frydrych,宽式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
  • 棍棒战争棍棒战争(芬兰语:;瑞典语:)是1596到1597年在瑞典王国内的今天的芬兰的一场反对贵族与军队的剥削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的名字来自于农民们用各种钝器武装自己的事实。这些钝器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