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原理

✍ dations ◷ 2025-11-05 06:06:36 #杠杆原理
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lever)是置放连结在一个支撑点上的硬棒,这硬棒可以绕着支撑点旋转。当杠杆静力平衡时,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可以透过改变动力臂或阻力臂长度,使输入力放大或缩小,有着相当实用的功能,古希腊人将杠杆归类为简单机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就知道使用杠杆的原理来制作投枪器。 考古学者认为,在古埃及4500多年前的金字塔时期,工人使用杠杆来移动、抬举重量超过100英吨的方尖碑。 中国战国时期,墨子在所著作的《墨子》一书中,提到应用杠杆的概念。大约在公元前330年,亚里斯多德在著作《机械问题》(《Mechanical Problems》)里,对于杠杆有详细的论述,并且基本而言使用虚功的现代概念推导出杠杆原理。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著作《论平面图形的平衡》里用几何方法推导出杠杆原理,并且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由于杠杆内部有一点为固定点,杠杆只能绕着这固定点做旋转运动。相对于这一点,杠杆不能做平移运动。理想杠杆不会耗散或储存能量,也就是说,支点与硬棒之间不会出现任何摩擦损耗,硬棒是一种刚体,不会被弯曲,发生形变。注意到硬棒不一定是直棒。弯曲的硬棒形成的杠杆称为“曲杠杆”。对于理想杠杆案例,输入杠杆的功率等于杠杆输出的功率。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的比率,等于这两个作用力分别与支点之间垂直距离的反比率,称这相等式为“杠杆原理”,以方程表达:或者,定义力矩 M {displaystyle M} 为其中, F {displaystyle F} 是作用力, D {displaystyle D} 是作用力与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则输入力矩等于输出力矩:杠杆原理表明,当静力平衡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靠着比较动力臂、阻力臂的长度,可以将杠杆分为三类:另外一种分类法式依照动力点、阻力点、支点在杠杆的相对位置来分类。第一类杠杆的动力点、阻力点分别在支点的两边。例如,铁撬、剪刀、跷跷板、天平、尖嘴钳。第二类杠杆的动力点、支点分别在阻力点的两边。例如,独轮车、胡桃夹子。这是一种省力杠杆,可以施加较小的力量来移动较重的物体,但是动力的位移较长。第三类杠杆的阻力点、支点分别在动力点的两边。例如,镊子、扫把。这是一种费力杠杆,可以节省动力的位移。杠杆是可以绕着支点旋转的硬棒。当外力作用于杠杆内部任意位置时,杠杆的响应是其操作机制;假若外力的作用点是支点,则杠杆不会出现任何响应。假设杠杆不会耗散或储存能量,则杠杆的输入功率必等于输出功率。当杠杆绕着支点呈匀角速度旋转运动时,离支点越远,则移动速度越快,离支点越近,则移动速度越慢,由于功率等于作用力乘以速度,离支点越远,则作用力越小,离支点越近,则作用力越大。机械利益是阻力与动力之间的比率,或输出力与输入力之间的比率。假设动力臂 D 1 {displaystyle D_{1}} 、阻力臂 D 2 {displaystyle D_{2}} 分别为动力点、阻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动力 F 1 {displaystyle F_{1}} 、阻力 F 2 {displaystyle F_{2}} 分别作用于动力点、阻力点。则机械利益 M A {displaystyle MA} 为通常在学习杠杆的初级理论时,会聚焦于输入力和输出力由于虚位移而做的虚功。虚位移可以定义为物体的移动速度乘以虚时间。这样定义导致计算的物理量是功率,而不是功。这种方法有一个实在优点:在研究机械工程学或机构学时,功率是主要计算的物理量。使用这种方法来对杠杆做静力分析,就如同对于车子的传动系统,或机械手臂做静力分析,它们的机械利益的计算方式完全一样。复式杠杆(compound lever)是一组耦合在一起的杠杆,前一个杠杆的阻力会紧接地成为后一个杠杆的动力。几乎所有的磅秤都会应用到某种复式杠杆机制。其它常见例子包括指甲剪、钢琴键盘。1743年,英国伯明翰发明家约翰·外艾特(英语:John Wyatt)在设计计重秤时,贡献出复式杠杆的点子。他设计的计重秤一共使用了四个杠杆来传输负载。负:衡木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挠,极不胜重也。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挈:有力也,引无力也。不正所挈之止于施也,绳制挈之也,若以锥刺之。挈,长重者下,短轻者上,上者愈得,下下者愈亡。绳直权重相若,则正矣。收,上者愈丧,下者愈得,上者权中尽,则遂。

相关

  • 白血病白血病(拉丁语:leukemia,/luːˈkiːmiːə/)是一群癌症种类的统称,英文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λευκός(leukos,白色)与αἷμα(haima,血液)的组合。 它通常发病于骨髓,造成不正常白血
  •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英语:Hemodialysis),是将血液抽出体外,经过血液透析机的渗透膜,清除血液中的新陈代谢废物和杂质后,再将已净化的血液输送回体内,俗称“洗肾”及“洗血”。血液透析可用于肾
  • KUNV昆津病毒(英语:Kunjin virus,缩写作 KUNV)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英语:Flavivirus),是一种西尼罗河病毒亚型,只分布在大洋洲。昆津病毒最早是在1960年从澳大利亚环
  • 斯洛伐克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5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斯
  • 季蒂昂的芝诺季蒂昂的芝诺(Ζήνων,前335年-前263年),古希腊哲学家(不同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埃利亚的芝诺),出生于塞浦路斯的季蒂昂(Citium),于公元前313年左右到雅典研究哲学,受到苏格拉底、赫拉克
  • 唇颚裂唇裂与颚裂(英语: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常被合称为唇颚裂,是一系列包含唇裂(CL)、颚裂(CP)、或二者皆有的疾病(CLP)。唇颚裂常包含上颚裂到鼻腔,甚至裂到耳朵都有可能;裂口可能发
  • 喀山大学喀山国立大学(俄语:Каза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成立于1804年11月5日,由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批文,位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
  • 物种起源《物种起源》(英语: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或物种源始,全称《论处在生存竞争中的物种之起源(源于自然选择或者对偏好种族的保存)》(英语: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神经影像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由于fMRI的非侵入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