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号

✍ dations ◷ 2025-07-05 00:05:47 #广州历史,瑞典船舰,帆船,哥德堡旅游景点

哥德堡号(瑞典语:Ostindiefararen Götheborg)是三艘瑞典木船的名称。现存的一艘又叫“哥德堡三号”,是依照哥德堡一号制造的仿古木船,曾于2005年沿着古老的贸易航线驶往中国。“哥德堡一号”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1745年从亚洲返回哥德堡港时沉没,残骸在1984年发现。此外,瑞典东印度公司还有另一艘名为哥德堡号的商船,1796年时于南非海域沉没,该船称为“哥德堡二号”。

哥德堡一号(Götheborg I)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商船,1738年在斯德哥尔摩特拉诺瓦船厂(Terra Nova)制造。它曾三次远航至中国广州,第一次为1739年1月21日至1740年6月15日,第二次为1741年2月16日至1742年7月28日,第三次于1743年3月14日启航。最后一次远航中,船只在越南海域遇上季风,只得驶至爪哇岛等候五个月才能继续北行,终于在1744年夏天到达广州。哥德堡号带着中国货物回航,于1745年9月12日返回哥德堡港,却在新埃尔夫斯堡附近的汉那巴丹(Hunnebåden)礁石搁浅。哥德堡号上的所有船员都由救援船只救出,但很多货物随着船只沉没海底。

船只沉没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除了人为失误外,其中一个解释是被布胡斯水域常见的死水围困,导致失控而触礁。而地方法院审理的结果是,“全体成员免责”。

1906年至1907年,两位海洋探险家詹姆斯·凯勒和卡尔·里昂对老哥德堡号进行打捞,成功把3000件完好无损的中国瓷器带出海面。而在1984年的一次民间考古活动中,瑞典人终于发现沉睡海底两个半世纪的哥德堡号残骸。自此,哥德堡号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1986年3月,“‘哥德堡号’基金会”成立,旨在研究、抢救及保护哥德堡号遗产,并以科学分析公布发掘结果。6月,经哥德堡海事博物馆出面,国家遗产委员会对基金会发出打捞许可。打捞工程于1986年至1992年间的夏季进行,期间发掘出埋藏海底二百多年的商品,其中大部分是瓷器,共重9吨。1993年,潜水员发现哥德堡号残骸重要部分,打捞工程大致完成;而汉那巴丹礁石也被炸毁,以加深和扩阔进入哥德堡的航道。

就在哥德堡一号即将完成打捞之际,瑞典人开始研究重制古船。“哥德堡三号筹款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同时成立子公司“瑞典东印度公司”(与1731年成立的公司同名),负责造哥德堡三号和准备远航至中国。基金会于1994年选定,哥德堡三号(Götheborg III)将于哥德堡埃里克斯堡原有的6号船台制造,并把该古老船坞扩建。

1995年,在一片空荡荡的码头上,重建哥德堡号的工程悄然开始。由于原始的设计图早已不复存在,今天的哥德堡号全是凭借古沉船的残骸和部分文字记载,再加上瑞典造船、航海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相似的古帆船资料而设计的。参加哥德堡号建造工作的人大约有100至150人,其中约有80人是不领取任何报酬的自愿者。为了模仿当年老哥德堡号的制作工序,全船都是手工制造的。

2003年6月6日,瑞典国庆日,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希尔维亚王后和卡尔·菲利普王子主持新船的下水礼。2004年9月3日,船只首次驶离码头,来到哥德堡歌剧院前,由希尔维亚王后正式命名为“哥德堡号”。2005年8月17日至21日间,哥德堡号进行首航,驶往斯德哥尔摩。

哥德堡号原定2005年10月1日起航,但可惜当天大雨倾盆,于是延期一天。2005年10月2日13时30分,哥德堡号离开家乡,沿着当年老哥德堡号的路径,前往神秘的东方,到达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广州,共花了225天。

这次东方之旅的航线为:

2008年5月16日,哥德堡号驶离哥德堡,停靠北雪平和斯德哥尔摩 后横越波罗的海,前往芬兰和爱沙尼亚 ,9月5日返回哥德堡。其日程如下:

相关

  • 罗伯特·金·莫顿罗伯特·金·默顿(1910年-2003年)是美国一位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他毕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教授。1994年,默顿由于建立了科学社会学并在此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布伦特里布伦特里(英语:Braintree)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诺福克县的一个市镇。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33,828人,其中白人占93.96%、亚裔美国人占3.14%、非裔美国人占1.18%
  • 玻意耳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英语:Boyle's law,也称作Boyle–Mariotte law或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是由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1662年根据实验
  • 航空兵美国陆军航空兵(United States Army Aviation Branch)是美国陆军兵种,负责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作战定义,以及各单位的人员与装配配属。在原美国陆军航空队(1926-1942)分离出美国陆
  • 归国哈侨归国哈侨(哈萨克语:Оралман,意为“归国者”),是哈萨克斯坦当局的官方术语,指哈萨克独立后移民至哈萨克的哈萨克族。通常来自邻近的中国,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
  • 阿布·穆斯林阿布·穆斯林·呼罗珊尼(波斯语:ابو مسلم خراسانى‎,阿拉伯语:أبو مسلم عبد الرحمن بن مسلم الخراساني‎,约718年-755年),伊斯兰阿拔
  • 福冈县第10区福冈县第10区是日本众议院的选区,始于1994年。北海道 13 | 山形县 4 | 静冈县 9 | 岛根县 3 | 大分县 4福井县 3 | 山梨县 3 | 德岛县 3 | 高知县 3 | 佐贺县 3青森县 4 | 岩
  • 缪润绂缪润绂(1851年-1939年),原名裕绂,字东霖,又作东麟,号钓寒渔人,别号太素生。隶属汉军正白旗,沈阳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后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户部主事,山东临清直隶州(今临清
  • 弗兰斯·哈尔斯弗兰斯·哈尔斯(荷兰语:Frans Hals,约1580年-1666年8月26日),荷兰黄金时代肖像画家,以大胆流畅的笔触和打破传统的鲜明画风闻名于世。哈尔斯约于1580年在安特卫普出生。像许多家庭
  • 贾森·罗巴兹贾森·罗巴兹(英语:Jason Robards,1922年7月26日 - 2000年12月26日)是一名美国演员,曾两次获得过奥斯卡奖。他在舞台和大荧幕上活跃的时间超过了50年,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年,还曾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