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钝角亚目
✍ dations ◷ 2025-09-05 03:49:03 #钝角亚目
分类钝角亚目(学名:Amblycera)是啮虫目之下的一个亚目,原属虱毛目,现在是啮虫目之下七个亚目之一。本亚目物种被认为是所有虱子物种当中最原始的亚目,寄生于鸟类及哺乳类动物身上。这些昆虫与一般人较为熟悉的虱亚目很相似,但它们并不会永久留在其宿主身上,而是可以在其宿主的表面到处移动。它们会啮咬宿主皮肤上较软的部分,使被咬部分局部出血,从而让它们可以吸食。本亚目的物种虽然都具有触角,但是它们不容易看得见,因为它们的触角位于头部侧面的凹槽中。钝角亚目物种的触角一般都由4-5节组成。
这些寄生在鸟类身上物种的跗节(tarsi)只有两只爪,而寄生在哺乳类物种的却只有一只爪。钝角亚目原属食毛目及虱毛目,2000年代后期,根据分子生物学及形态学的研究确认了虱毛目与啮虫目是近亲,而虱毛目其实是从粉啮虫亚目演变而成的,因此这两个目应该重组成为啮虫总目(Psocodea,又名啮总目)。从此钝角亚目成为了啮虫目之下的一个亚目,虱毛目取销。钝角亚目物种可分为以下6个科:有其他文献还包括以下分类单元:以下是多个鸟类上比较重要的寄生物种:以下是多个哺乳动物上比较重要的寄生物种:
相关
- 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英语:bis(2-ethylhexyl)phthalate 或 di(2-ethylhexyl)phthalate,缩写分别为BEHP与DEHP),又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酞酸二辛酯(dioctyl phthalate,缩写DOP),
- 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又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英文为Wuhan Tongji Hospital),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医疗机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之一,
-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民众民众可以指:
- 原始环虫纲见内文原始环虫类(学名:Archiannelida 或 Haplodrili)是多毛纲之下的一个由原始多毛物种组成的目。动物学家Ray Lankester命名为haplodrili,而另一位动物学家Berthold Hatschek
- 静脉肾盂造影术静脉肾盂造影(英文IVP(intravenous pyelography)或IVU (intravenous urogram))是一种特殊的X光检查,用来检查泌尿系统(如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有无异常,包括结石、肿瘤、阻塞或各
- 蒙达人蒙達人(英语:Munda people)是分布于印度东北与孟加拉的少数民族,约有400万人口。他们是少数不使用种姓制度的印度民族,而是以“帕哈系统”为主要的社会制度。同时,蒙達人也是融合
- 一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旧称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其中一种类型,患者的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过高,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口渴、易饿以及体重下降;其他症状
- 汪琬《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之汪琬像汪琬(1624年-1691年),字苕文,号钝翁,江南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曾结庐居于太湖尧峯,学者称尧峯先生。明末清初散文家、政治人物。清顺治十二年进士
- 丙子胡乱丙子战争,又称“丙子胡乱”,指1636年(清崇德元年、朝鲜仁祖十四年)皇太极称帝后不久率领“十万”清朝军队攻打朝鲜的事件。这是满洲(后金及清)政权第二次攻打朝鲜,因爆发于丙子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