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彼得罗夫

✍ dations ◷ 2025-08-19 03:32:04 #瓦西里·彼得罗夫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俄语: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Петро́в;1917年1月15日-2014年2月1日),是一个俄罗斯高级军事官员和苏联元帅。

彼得罗夫在1917年生于斯塔夫罗波尔省切尔诺列斯诺耶村。他在1935年高中毕业,并在两年后于师范中等学校完成师范课程。他曾担任教师执教两年。在1939年,因苏联取消了大学生与教师延缓入伍的规定,彼得罗夫加入苏联红军。

在大战爆发前,彼得罗夫已完成了少尉训练班。他在1941年完成两年制的初级指挥员速成班后,就立刻被调派至战斗部队参加苏德战争。同年8月起,他参与高加索方面的战斗,历任骑兵排排长、连长、团副参谋长、营主任副官、冲锋枪营营长等职务。在1943年至1944年,他先后被调派至在乌克兰第一及第二方面军,并担任第40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和第38步兵师的作战科科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彼得罗夫先后转战敖德萨围城战、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高加索战役、解放乌克兰、雅西-奇西瑙攻势及布达佩斯攻势等战役,并在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战后,彼得罗夫多次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及总参谋部军事学院进修,历任集团军司令部处长、步兵团团长、师参谋长、129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在1966年1月起出任远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在1972年,彼得罗夫获升任远东军区司令,同时晋升为大将。

1976年5月,彼得罗夫调任苏联武装力量陆军第一副总司令。在欧加登战争其间,彼得罗夫担任了埃塞俄比亚军队总顾问,协助指挥作战。1980年升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82年2月16日,彼得罗夫因出色履行政府交给的使命而获授予苏联的最高荣誉苏联英雄金星奖章。翌年,他获晋升为苏联元帅

1986年7月,彼得罗夫退出现役。苏联解体后,彼得罗夫在1992年1月出任俄罗斯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参谋部顾问;1992年9月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特别顾问。1998年,彼得罗夫在莫斯科出版了其著作-《保卫祖国的神圣责任》。

2014年2月1日莫斯科时间23点55分,彼得罗夫因病在莫斯科中央军事临床医院逝世,享年97岁。

彼得罗夫在其服役期间多次获得苏联及其他国家的荣誉。在其退伍后,也获颁俄罗斯的勋章奖章。以下为其所获的部分荣誉

相关

  • 发声能力发音(英语:Pronunciation)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个体与群组有着不同的发音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譬如他们发展的时间、词语发展地、使用者的成长地、使用者的现居地、社会阶层和教
  • 胃出口阻塞胃出口阻塞(Gastric outlet obstruction,GOO)是描述幽门阻塞的情形。患者由于无法将胃中食物推入十二指肠,因此常见表现为反复呕吐,而胃也会为了适应该情形而胀大。胃出口阻塞的
  • 安腔八音《安腔八音》是一部反映清末福建省福安音系的韵书。根据《福安市志》中记载,《安腔八音》全名《安腔戚林八音》,又名《陆琼园本腔八音》。现存有由陈登昆的孙子陈祖蔚于1953年
  • 让娜·莫罗让娜·罗(法语:Jeanne Moreau,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
  • 时报时报可能是以下一份报纸的简称:
  • 田崎一二田崎一二(1910年10月10日-2009年1月4日)是一位美国日裔生物物理学家和医生,参与有关神经系统电脉冲的研究。1910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田崎一二发现髓鞘的绝缘功能。他的发现促使科
  • 吴彬 (武术家)吴彬(1937年-),男,浙江吴兴人,中国武术家、武术教练员、武术裁判,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 东京福祉大学东京福祉大学(日语:東京福祉大学/とうきょうふくしだいがく  *;英语译名:Tokyo University of Social Welfare)是一所日本私立大学,简称为东福大,本部位于东京都丰岛区。东京福祉
  • 英厄·艾于弗莱斯英厄·艾于弗莱斯(挪威语:Inger Aufles,1941年5月29日-),挪威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她曾代表挪威参加1968年和197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越野滑雪比赛,获得一枚金牌和二枚铜牌。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手观音、普眼观音,汉传佛教中常被供奉的观世音菩萨之一,是观世音菩萨的其中一个化现。为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即:慈航观音(救拔饿鬼道)、千手观音(救拔地狱道)、马头观音(救拔畜生道)、十一面观音(救拔修罗道)、准提观音(救拔人道)、如意轮观音(救拔天道)。有一千只手,每手心上各有一眼,故称。一般塑像或者绘画上,大都以四十手、三十六手、二十四手、十八手为代表。菩萨千手千眼形象之来源,于《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佛世尊怜念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