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

✍ dations ◷ 2025-08-07 08:10:30 #口语
口头语,与书面语相对,是口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是最早被人类普遍应用的语言形式。人类各民族都有口头语。口头语通常是通过声音传播的,但有时文学作品中也常以文字记叙口头语。 口语,与手语相对,是用声音表达意思的语言。口头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因为发言者与听者同在现场,有时这种发挥不但不影响听者理解,反能更生动地体现发言者心态,或使语言简洁化。与口头语相对,书面语是在口头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口头语成为书面语言后则比较固定,语法更严谨,有利于准确地流传。经过一段时间后口语和书面语差别就有加剧的趋向,原因是口头语不断随时间与地方而变化,而书面语相对稳定。经过教育的人会从书面语学习采纳严谨的语法用于口头语,而书面语经过一段时间后也需要改变以适应口头语的变化,否则懂书面语的人会越来越少。语言学家从书面语文献和现代口语的差别中可以研究语言的历史发展变化。始终有些口头语表述很难应用于书面,因为它们只要在场双方理解就好,接照古文和古音而写。或者,由于口头语结构相对散乱,如又缺乏语言环境,可能造成歧义与费解。因此,越正规的场合,人们越喜欢使用书面化的语言。书面语较能传承讯息,但口头语较能够充分表达。古代中文(古文、文言文)与口头语(白话)在初时差别并不大,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分别渐见,及至民初,白话文运动令口头语的写作得以普及。

相关

  • 风湿热风湿热(英语:Rheumatic fever)也称为急型风湿热(英语:acute rheumatic fever, ARF),是会侵犯心脏、关节、皮肤和脑部的发炎性疾病。病情最早的描述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的
  • 小纺锤菌纲小纺锤菌科(Atractogloeaceae) 石花菌科(Mycogelidiaceae) 锤耳科(Phleogenaceae)小纺锤菌纲(学名:Atractiell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仅含一目,即小纺锤菌目(学
  • 硝酸盐硝酸盐是一个多原子离子其分子式NO3−和分子量62.0049克/mol。硝酸盐同样描述为有机官能团RONO2。这些硝酸酯是一专业炸药。CP#3是硝酸根离子NO3−形成的盐。许多金属都能形
  • 纳布啡纳布啡是一种阿片类受体的镇静剂型精神药物,其镇静效果类似吗啡,有呼吸抑制作用但不明显。同时其抑制有封顶效应,无心血管副反应,临床上一般用于手术后镇痛。
  • 水蒸气水蒸气(也称氛气、蒸汽),是水(H2O)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空气中是无色的。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或212°F或373.15K。当水在沸点
  • 烫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H6N1亚型H6N1(英语: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6N1,记作A(H6N1)或H6N1)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H6N1最初于2013年6月21日在台湾发现,首例患者是一名住在
  • 无菌技术无菌操作(英语:aseptic technique)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由约瑟夫·李斯特在1865年首
  • 张仲景张仲景(150年-219年),名机(《历代神仙通鉴》作玑),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写的自序,东汉末年动乱频繁,疫病
  • 语言学家语言学家是指研究语言学并有一定造诣的学者。下列是语言学家的列表(List of linguists),可以参考结构主义的当代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