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原子钟

✍ dations ◷ 2025-08-06 12:12:59 #深空原子钟

深空原子钟(Deep Space Atomic Clock),英文简称“DSAC”,是一种用于深空精确无线电导航的小型化、超精密汞离子原子钟。它比现有的导航时钟稳定几个数量级,并且经过改进,在10天内漂移不超过1纳秒, 预计它在10年运行中产生的误差将不超过1微秒。它有望用来提高深空导航的精度,并能更有效地利用跟踪网络。该项目现由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管理,并于2019年6月25日作为美国空军太空测试计划2(STP-2)任务的一部分,部署在一枚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上。

深空原子钟项目启动于2019年8月23日,截至2020年6月,美国航天局已将深空原子钟任务延长至2021年8月。

目前的地面原子钟是深空导航的基础,但是它们太大,无法在太空中飞行,这使得大多数深空导航程序的跟踪数据都在地球上收集和处理(双向链接)。深空原子钟是一种小型、稳定的汞离子原子钟,与地面的原子钟一样稳定。该技术可使航天器在关键事件点能实现自主无线电导航,如轨道插入或着陆,有望节省新的任务运行成本,提高深空导航精度,使跟踪网络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大大减轻地面的支持操作。

它在深空领域的应用包括:

20多年来,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一直在稳步改进汞离子阱原子钟,并将其小型化。深空原子钟技术利用汞离子在40.5吉赫频率下超精细跃迁的特性,有效地将石英振荡器的频率输出“引导”为接近恒定的值。深空原子钟通过在陷阱中用电场限制汞离子,并施加磁场和屏蔽保护它们来实现这一点。 

它的开发包括在近地轨道进行试飞 ,同时利用GPS信号演示精确定轨,并在无线电导航中确认它的的性能。

该飞行单元与其他四台有效载荷一起,被安装在通用原子电磁系统公司(General Atomics Electromagnetic Systems)利用斯威夫特卫星承载的“轨道试验台”(OTB)上。2019年6月25日,在美国空军“太空试验计划2”(STP-2)任务期间,它作为一艘辅助航天器被部署在一枚SpaceX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上。

 

相关

  • 特殊摄影特摄(日语:特撮/とくさつ Tokusatsu ?)是日语“特撮(とくさつ)”的和制汉语的转变,是(日本)特殊摄影技术((传统)特效)的简称。亦是指使用大量特技效果的真人电影、电视剧的日语术语。特
  • 天宇盗龙天宇盗龙属(属名:Tianyuraptor)是驰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下白垩纪,约1亿2200万年前。它们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相较于辽宁的其他驰龙科恐龙,天宇盗龙明显较为原始。模
  • 坎特伯里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又称为坎特伯雷圣座(the holy See of Canterbury),继承了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的使徒统系,为全英格兰主教长(The Primate of All England)。
  • 牛羚牛羚(学名:Connochaetes),也叫角马,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在生物分类学上,它指的是属于牛科的狷羚亚科的角马属。角马属有两种,白尾牛羚和斑纹牛羚。角马的头粗大而且
  • 格蒂·科里格蒂·特蕾莎·科里(Gerty Theresa Cori,出生名为拉德尼茨,Radnitz,1896年8月15日-1957年10月26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她与丈夫卡尔·斐迪南·科里以及阿根廷医生贝尔纳多·奥赛
  • 基督君王主教座堂 (帕内韦日斯)基督君王主教座堂(立陶宛语:Kristaus Karaliaus katedra)是立陶宛城市帕内韦日斯的一座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也是天主教帕涅韦日斯教区的主教座堂。这座教堂外观是新古典主义风
  • 帕拉玛拉王朝帕拉玛拉王朝(英语:Paramara dynasty)是9-14世纪中印度的一个拉其普特人王朝,位于历史上的摩腊婆地区,大致对应今天的拉贾斯坦邦东部和中央邦西部,首都在达尔(Dhar)。瞿折罗-普腊
  • 崇寿崇寿(1863年-1900年),字鹤汀,温彻亨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进士、政治人物。光绪八年,中举;光绪十五年,登进士,后授庶吉士。光绪十六年,任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七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授
  • 费多尔·达维多维奇·库拉科夫费多尔·达维多维奇·库拉科夫(俄语:Фёдор Давы́дович Кулако́в,1918年2月4日-1978年7月17日)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18年,生于库尔斯
  • 黄氏宗祠古建群黄氏宗祠古建群,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新安街道上合社区,为深圳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公布时间为1998年7月15日。黄氏宗祠古建群的历史年代为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