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瓦特桥(阿维斯陀语:Cinvatô Peretûm)意译裁判之桥、审判之桥或束状桥,或报答者之桥 ,是琐罗亚斯德教中将生界与死界分离的筛选之桥。在某些中文文献中又译“离渡之桥”或“天桥”。在人死后,灵魂必须通过这座由两只四眼犬守卫的桥。与其相似的是在印度教神话中,地狱之主阎摩与他的两只四眼犬守卫着地狱之门。
桥的外观取决于审判者的天则。《班达希申(英语:Bundahishn)》中有这样的记载,当被鉴定为邪恶的灵魂后,桥就会变窄,恶魔维萨利什(Vizaresh)现身并将邪恶的灵魂拖入谎言之屋(druj-demana),一处类似地狱的,永远充满着惩罚和痛苦的场所。 如果被鉴定为善良的灵魂,则桥会变得足够宽,代表天启的圣灵达埃娜(英语:Daena)将会现身并引导善良的灵魂进入乐曲之屋。成功过桥的灵魂将团结在主神阿胡拉·马兹达之下。通常,钦瓦特桥被认为如同彩虹或银河系一样,正如科内利斯·蒂勒(英语:Cornelis Tiele)教授《宗教史》中所描述。然而,其他学者,如查尔斯·弗朗西斯·基尔里(英语:Charles Francis Keary)和费迪南德·尤斯梯(英语:Ferdinand Justi)并不认同这种解释,他们所引用对钦瓦特桥的描述是直线向上的而非曲线。
代表服从的斯劳莎(英语:Sraosha)、代表誓约的密特拉(英语:Mithra)和代表正义的拉什努(英语:Rashnu)被认为是钦瓦特桥的三位守护神。在西方文献中,Chinvat有诸如Chinwad、Cinvat、Chinvar或Chinavat等不同的写法。钦瓦特桥的概念也与伊斯兰教中的绥拉特桥(英语:As-Sirāt)相似。
在经书《阿维斯塔》第二卷《亚斯纳》的第46章第10节提及了钦瓦特桥:
在第四卷《万迪达德》中也有对钦瓦特桥的描述。因无正式的中文译文,此处不再赘述。
季米特里斯·利亚科斯(英语:Dimitris Lyacos)《失落之痛》()三部曲之二《与桥上的人一起(英语:With the People from the Bridge)》中提到了钦瓦特桥。在书中,桥梁作为临时演出的一部分,也作为一种叙事元素,连接着活人的世界和死者的世界。
美国诗人查尔斯·奥尔森(英语:Charles Olson)在他的史诗作品《马克西姆斯诗篇》(The Maximus Poems)中引述了钦瓦特桥。
在中世纪早期粟特葬具中的桥梁形象已确定为钦瓦特桥。其中最著名的是在西安发掘的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石堂(石椁)东壁的钦瓦特桥。另外一个残片出现在美秀美术馆的粟特葬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