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皇后”号战列舰

✍ dations ◷ 2025-11-07 13:24:48 #“玛丽亚皇后”号战列舰

“玛丽亚皇后”号战列舰(俄语:Императрица Мария)[b]是三艘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罗斯帝国海军玛利亚皇后级无畏舰中的首舰。一战期间,该舰隶属于黑海舰队,并在1915年掩护俄国海军老式前无畏舰轰炸奥斯曼帝国军事设施。该舰曾多次与奥斯曼帝国海军轻巡洋舰“米迪利”号(原德意志帝国海军“布雷斯劳”号)交火,但并未造成严重的损害。1916年末,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锚地因弹药库爆炸而沉没,造成228名舰员丧生。之后该舰被打捞起来,但其状态非常糟糕,不堪再用。在俄国内战结束后的1926年,该舰最终被拆解。

“玛丽亚皇后”号水线长168米(551英尺2英寸),舷宽27.43米(90英尺0英寸),吃水深8.36米(27英尺5英寸)[2]。满载时,该舰排水量为23,600长吨(23,979公吨),比设计排水量22,600长吨(22,963公吨)多出1,000长吨(1,016公吨)[2]。服役期间,该舰被证实前倾严重,导致前部炮廓大量进水[3]。为了补偿前倾,前部炮塔的12英寸(305毫米)炮弹装载量从每门100发减少到70发,130毫米(5.1英寸)炮弹量从每门245发减少到100发[4]。但这并未完全解决问题,而在进一步改善落实前,“玛丽亚皇后”号就已经失事[4]。

该舰装备了四台从英国约翰·布朗公司进口的帕森斯式蒸汽涡轮机。它们的总设计功率为26,000匹轴马力(19,000千瓦特),但在海试中,通过使用20台三角形亚罗式混合燃烧锅炉产生的蒸汽, 工作压力为17.5标准大气压(1,770千帕斯卡尔;260磅力每平方英寸),产生33,200匹轴马力(24,757千瓦特)功率。设计速度为21节(39千米每小时;24英里每小时)。其最大煤炭容量为1,700长吨(1,727公吨),再加上500长吨(510公吨)的燃油,使其在最大速度下的航程达1,640海里(3,040千米;1,890英里)。舰上所有电力均由三台柯蒂斯360千瓦特(480匹马力)主发电机和两台200千瓦特(270匹马力)的辅助单元产生。[5]

该舰的主武装包括12门12英寸奥布霍夫1907型炮,安装在舰船长度上分布的四座三联装炮塔上。副武装包括安装在炮廓中的20门130毫米B7型1913年式炮。它们被分成两组,从前炮塔到后烟囱每侧各6门,剩余的4门集中布置在后炮塔周围。该舰还配备了四门75毫米(3英寸)高射炮,每座炮塔的顶部各安装一门。此外还装备了4具17.7英寸(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每侧前弹药库后方各安装两具。[6]

“玛丽亚女皇”号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的名字命名[7],由俄罗斯帝国尼古拉耶夫的鲁苏德造船厂建造。该舰于1911年10月30日与其姊妹舰“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号一起安放龙骨。但这仅是一场仪式性事件,因为其最终设计方案尚未确定,合同也未签署。该舰于1913年10月19日下水,并于1915年7月13日抵达塞瓦斯托波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完成了舾装并进行了海试。10月1日,该舰加入黑海舰队并掩护俄罗斯帝国海军旗下老式的前无畏舰队轰击科兹鲁、宗古尔达克和卡拉德尼兹埃雷利的战略目标。当月20日至22日,该舰随同当旧式战列舰炮击保加利亚的军事目标,然后在10月27日独自轰击了瓦尔纳。1916年4月4日,奥斯曼帝国轻巡洋舰“米迪利”号与“玛丽亚皇后”号遭遇,在对手逃离前,“玛丽亚皇后”号曾数次险些命中目标。三个月后,由于拦截到的无线电信号,“玛丽亚皇后”号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号从塞瓦斯托波尔出动,试图拦截1916年7月4日从俄罗斯港口图阿普谢返航的奥斯曼战列巡洋舰“严君塞利姆苏丹”号。但“严君塞利姆苏丹”号向北沿着保加利亚海岸线向博斯普鲁斯海峡航行,成功避开了俄罗斯舰队。“米迪利”号在7月21日在新罗西斯克港口布设水雷,但俄军再次拦截到的无线电信息,并试图在“米迪利”号返回途中将其拦截。次日,“米迪利”号在追击俄罗斯驱逐舰“幸福”号时,被引诱进入了“玛丽亚皇后”号的火力射程。但“米迪利”号最终还是成功逃脱,仅受到些许擦伤。[8]

1916年10月20日上午,当“玛丽亚皇后”号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锚地时被发现舰首弹药库起火,但还没来得及采取任何行动舰体就发生了爆炸[9]。然而,由机械工程师中尉伊格纳季耶夫带领的水手们设法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在爆炸发生之前就开闸放水淹没了舰首弹药库。他们的行动可能阻止了一场灾难性的爆炸,所有其他弹药库都被预防性地放水灌没。在第一次爆炸约四十分钟后,鱼雷舱附近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破坏了其余前舱壁的水密性。“玛丽亚皇后”号开始舰首下沉并向右倾斜。几分钟后,该舰倾覆,228名水手全部遇难。随后的调查确定,爆炸可能是硝化纤维素基推进剂分解导致自燃并最终引发火灾。[10]

经过复杂的打捞行动,该船最终于1918年5月18日重新浮出水面,并于5月31日移入塞瓦斯托波尔北干船坞,当时舰体仍然处于翻覆状态。随后舰上的130毫米炮备拆除,但俄国革命和内战的混乱阻碍了进一步的修复工作。到了1923年,支撑舰体停放的木块已经腐烂。同年,该舰被再次打捞起并搁浅在浅水区。1925年6月,该舰获准报废并于1925年11月21日正式除籍。但直到1926年该舰才被被重新浮起并移回干船坞。舰上的炮塔在倾覆时已经从掉落,后来被打捞上来。其中两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期间用作第30号海岸防御炮台以保卫城市。[11]

相关

  • 肺循环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是心血管循环系统中,携带缺氧血离开心脏,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将含氧血带回心脏的部分。其他部分的血液循环则称为体循环。其循环式如下:右心房→右心室→
  • 小渊惠三小渊惠三(日语:小渕 恵三/おぶち けいぞう Obuchi Keizō,1937年6月25日-2000年5月14日),出生于日本群马县中之条町,日本政治人物。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第8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 拉克希米·米塔尔拉克希米·米塔尔(印地语:लक्ष्मी निवास मित्तल;,1950年6月15日-)是一位以伦敦为基地的印度亿万富翁及工业家,在印度拉贾斯坦邦楚卢县的Sadulpur村出生,现时于伦
  • 第251海军航空队 (日本海军)第251海军航空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之大日本帝国海军之一航空部队。飞行分科=舰上战斗机、陆上侦察机、夜间战斗机(月光)开队=昭和17年11月1日原队=台南海军航空队原驻在地=
  • 奇怪的休假《奇怪的休假》(韩语:수상한휴가)是韩国KBS的综艺节目,制作组邀请来宾一同旅行,纪录旅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与各种突发状况,同时也纪录来宾与当地人们交流的过程,属于真人秀综艺节目
  • 维利·艾希霍恩维利·艾希霍恩(德语:Willi Eichhorn,1908年8月23日-1994年5月25日),德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他曾代表德国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艇比赛,获得男子双人单桨无舵手金牌。
  • 光时域反射仪光时域反射仪(英语: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缩写:OTDR)是电信领域中用来量测光纤特性的仪器。光时域反射仪会打入一连串的光突波进入光纤来检验。检验的方式是由打入突波的同一侧接收光讯号,因为打入的讯号遇到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会散射(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及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光讯号强度会被量测到,并且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可以将之转算成光纤的长度。光时域反射仪可以用来量测光纤的长度、衰减,包括光纤的熔接处及转接处皆可量测。在光纤断掉时也可以
  • 范雎范雎(?—前255年),姬姓、范氏。又作范睢、范且,字叔,化名为张禄,芮城(今山西芮城)人,东周战国时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昭襄王宰相。封地在应邑(今河南鲁山东),所以又称为应侯。《史记》本传作范睢(音“虽”,“目字部”),而按《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十五年范睢下……”。胡三省注云:“睢,音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范且(音“居”)。王先慎集解引顾广圻曰:“范且,范雎也,且、雎同字;”钱大昕《通鉴注辨正》云:“考武梁祠画像作范且,且与雎同字,宜从且不从目,注读为虽,失之甚矣。”范雎是魏国公族支庶子弟
  •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简称CCTV财经频道,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旗下的专业财经类电视频道。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电视媒体之一,CCTV财经频道致力于报道和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商业等领域的新闻与信息。该频道的开办旨在为观众提供及时、全面、专业的财经资讯,促进金融知识的普及,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推出了以财经为主题的《财经半小时》节目,为中国的经济类报道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经济的日益复杂,对于深入解析财经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