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亚皇后”号战列舰

✍ dations ◷ 2025-02-22 17:07:39 #“玛丽亚皇后”号战列舰

“玛丽亚皇后”号战列舰(俄语:Императрица Мария)[b]是三艘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罗斯帝国海军玛利亚皇后级无畏舰中的首舰。一战期间,该舰隶属于黑海舰队,并在1915年掩护俄国海军老式前无畏舰轰炸奥斯曼帝国军事设施。该舰曾多次与奥斯曼帝国海军轻巡洋舰“米迪利”号(原德意志帝国海军“布雷斯劳”号)交火,但并未造成严重的损害。1916年末,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锚地因弹药库爆炸而沉没,造成228名舰员丧生。之后该舰被打捞起来,但其状态非常糟糕,不堪再用。在俄国内战结束后的1926年,该舰最终被拆解。

“玛丽亚皇后”号水线长168米(551英尺2英寸),舷宽27.43米(90英尺0英寸),吃水深8.36米(27英尺5英寸)[2]。满载时,该舰排水量为23,600长吨(23,979公吨),比设计排水量22,600长吨(22,963公吨)多出1,000长吨(1,016公吨)[2]。服役期间,该舰被证实前倾严重,导致前部炮廓大量进水[3]。为了补偿前倾,前部炮塔的12英寸(305毫米)炮弹装载量从每门100发减少到70发,130毫米(5.1英寸)炮弹量从每门245发减少到100发[4]。但这并未完全解决问题,而在进一步改善落实前,“玛丽亚皇后”号就已经失事[4]。

该舰装备了四台从英国约翰·布朗公司进口的帕森斯式蒸汽涡轮机。它们的总设计功率为26,000匹轴马力(19,000千瓦特),但在海试中,通过使用20台三角形亚罗式混合燃烧锅炉产生的蒸汽, 工作压力为17.5标准大气压(1,770千帕斯卡尔;260磅力每平方英寸),产生33,200匹轴马力(24,757千瓦特)功率。设计速度为21节(39千米每小时;24英里每小时)。其最大煤炭容量为1,700长吨(1,727公吨),再加上500长吨(510公吨)的燃油,使其在最大速度下的航程达1,640海里(3,040千米;1,890英里)。舰上所有电力均由三台柯蒂斯360千瓦特(480匹马力)主发电机和两台200千瓦特(270匹马力)的辅助单元产生。[5]

该舰的主武装包括12门12英寸奥布霍夫1907型炮,安装在舰船长度上分布的四座三联装炮塔上。副武装包括安装在炮廓中的20门130毫米B7型1913年式炮。它们被分成两组,从前炮塔到后烟囱每侧各6门,剩余的4门集中布置在后炮塔周围。该舰还配备了四门75毫米(3英寸)高射炮,每座炮塔的顶部各安装一门。此外还装备了4具17.7英寸(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每侧前弹药库后方各安装两具。[6]

“玛丽亚女皇”号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的名字命名[7],由俄罗斯帝国尼古拉耶夫的鲁苏德造船厂建造。该舰于1911年10月30日与其姊妹舰“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号一起安放龙骨。但这仅是一场仪式性事件,因为其最终设计方案尚未确定,合同也未签署。该舰于1913年10月19日下水,并于1915年7月13日抵达塞瓦斯托波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完成了舾装并进行了海试。10月1日,该舰加入黑海舰队并掩护俄罗斯帝国海军旗下老式的前无畏舰队轰击科兹鲁、宗古尔达克和卡拉德尼兹埃雷利的战略目标。当月20日至22日,该舰随同当旧式战列舰炮击保加利亚的军事目标,然后在10月27日独自轰击了瓦尔纳。1916年4月4日,奥斯曼帝国轻巡洋舰“米迪利”号与“玛丽亚皇后”号遭遇,在对手逃离前,“玛丽亚皇后”号曾数次险些命中目标。三个月后,由于拦截到的无线电信号,“玛丽亚皇后”号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号从塞瓦斯托波尔出动,试图拦截1916年7月4日从俄罗斯港口图阿普谢返航的奥斯曼战列巡洋舰“严君塞利姆苏丹”号。但“严君塞利姆苏丹”号向北沿着保加利亚海岸线向博斯普鲁斯海峡航行,成功避开了俄罗斯舰队。“米迪利”号在7月21日在新罗西斯克港口布设水雷,但俄军再次拦截到的无线电信息,并试图在“米迪利”号返回途中将其拦截。次日,“米迪利”号在追击俄罗斯驱逐舰“幸福”号时,被引诱进入了“玛丽亚皇后”号的火力射程。但“米迪利”号最终还是成功逃脱,仅受到些许擦伤。[8]

1916年10月20日上午,当“玛丽亚皇后”号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锚地时被发现舰首弹药库起火,但还没来得及采取任何行动舰体就发生了爆炸[9]。然而,由机械工程师中尉伊格纳季耶夫带领的水手们设法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在爆炸发生之前就开闸放水淹没了舰首弹药库。他们的行动可能阻止了一场灾难性的爆炸,所有其他弹药库都被预防性地放水灌没。在第一次爆炸约四十分钟后,鱼雷舱附近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破坏了其余前舱壁的水密性。“玛丽亚皇后”号开始舰首下沉并向右倾斜。几分钟后,该舰倾覆,228名水手全部遇难。随后的调查确定,爆炸可能是硝化纤维素基推进剂分解导致自燃并最终引发火灾。[10]

经过复杂的打捞行动,该船最终于1918年5月18日重新浮出水面,并于5月31日移入塞瓦斯托波尔北干船坞,当时舰体仍然处于翻覆状态。随后舰上的130毫米炮备拆除,但俄国革命和内战的混乱阻碍了进一步的修复工作。到了1923年,支撑舰体停放的木块已经腐烂。同年,该舰被再次打捞起并搁浅在浅水区。1925年6月,该舰获准报废并于1925年11月21日正式除籍。但直到1926年该舰才被被重新浮起并移回干船坞。舰上的炮塔在倾覆时已经从掉落,后来被打捞上来。其中两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期间用作第30号海岸防御炮台以保卫城市。[11]

相关

  • NIH/3T3纤维母细胞NIH 3T3,亦称3T3,是一个由纽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的乔治·托达洛(George Todaro)以及哈沃德·格林(Howard Green)两名研究人员于1962年构建的永生化细胞系。NIH 3T3细胞的来源是NI
  • 克拉辛斯基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Zygmunt Krasiński)(1812年2月- 1859年2月23日),波兰贵族,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与亚当·密茨凯维奇和尤利乌什·斯沃瓦茨基并列为波兰
  • 王树增王树增(1952年2月-),北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一级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学历。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少将军衔。1968年赴山西临汾乡村插队务农。1970年
  • 包宝宝《包宝宝》(英语:)是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电脑动画短片。由加拿大华人石之予编剧和导演,于2018年6月15日在北美作为《超人总动员2》的贴片短片上映。2019年拿下奥斯卡最佳
  • 人生乃歌谣《人生乃歌谣》是一出由昭和时代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做为题材的短篇电影集。本片选取包括片头片尾共12首昭和歌谣,由11位导演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十支时长十几分钟风格各异的短片
  •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英语:China Wildlife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缩写:CWCA)于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成立,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社会团体,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行
  • 上莱瑟山坐标:48°33′32″N 16°22′19″E / 48.55889°N 16.37194°E / 48.55889; 16.37194上莱瑟山(德语:Oberleiser Berg),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东北部,由下奥地利州负责管辖,属于莱
  • TERA Online《TERA》(又译“神谕之战”)是一款由韩国蓝洞工作室开发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由NHN Games发行,最初于2009年8月22日在韩国进行封闭测试。游戏名称源自于希腊语。游
  • 耗散耗散是出现在非匀相热力学系统中不可逆过程的结果。耗散过程是指能量(内能、动能或势能)由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而且后者可以作的功少于前者。例如将能量转换为热是一种耗散过程,因为热会由较热的物体转移到较冷的物体,二者的温度差会减少,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様会使二者物体所组成系统可作的机械功减少。热力学的耗散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不可逆的,此过程以固定的速率产生熵(英语:entropy production)。若一个过程的温度都有明确的定义,单位体积内温度乘以熵的变化率即为单位体积耗散的能量。不可逆过程包括: 一
  • CycCyc是一个致力于将各个领域的本体及常识知识综合地集成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推理的人工智能项目。其目标是使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以类似人类推理的方式工作。这个项目是由道格拉斯·莱纳特在1984年设立的,由Cycor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司开发并维护。该项目的一部分以OpenCyc形式发布,OpenCyc项目以开源许可的形式向开发者和使用者提供API,可下载的数据集(特别是为语义万维网实践者提供了OWL版本的数据集)等。Cyc项目始于1984年,由当时的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公司开发。该项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