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严格传输安全

✍ dations ◷ 2025-05-20 01:19:42 #HTTP,网络安全,互联网标准,电脑安全,密码学,传输层安全协议

HTTP严格传输安全(英语: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缩写:HSTS)是一套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发布的互联网安全策略机制。网站可以选择使用HSTS策略,来让浏览器强制使用HTTPS与网站进行通信,以减少会话劫持风险。

其征求修正意见书文件编号是RFC 6797,发布于2012年11月。

HSTS的作用是强制客户端(如浏览器)使用HTTPS与服务器创建连接。服务器开启HSTS的方法是,当客户端通过HTTPS发出请求时,在服务器返回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响应头中包含Strict-Transport-Security字段。非加密传输时设置的HSTS字段无效。

比如,https://example.com/ 的响应头含有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includeSubDomains。这意味着两点:

HSTS的雏形来自于2008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万维网大会(英语: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上柯林·杰克逊(Collin Jackson)和亚当·巴斯(Adam Barth)的题为“ForceHTTPS: Protecting High-Security Web Sites from Network Attacks”的演讲。他们的提议是使用“ForceHTTPS” Cookie来强制浏览器使用HTTPS。

2009年9月18日,他们和杰夫·霍奇斯(Jeff Hodges)发布了最初的草案,题目为"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这个草案基于ForceHTTPS,并有所修改。

2010年6月17日,这三位作者经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发布了首版互联网草案(英语:Internet Draft),"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

2012年10月2日,互联网工程指导组(英语: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批准了将第14版HSTS草案发布为RFC的请求。

2012年11月19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发布RFC 6797。

HSTS可以用来抵御SSL剥离攻击。SSL剥离攻击是中间人攻击的一种,由Moxie Marlinspike(英语:Moxie Marlinspike)于2009年发明。他在当年的黑帽大会上发表的题为“New Tricks For Defeating SSL In Practice”的演讲中将这种攻击方式公开。SSL剥离的实施方法是阻止浏览器与服务器创建HTTPS连接。它的前提是用户很少直接在地址栏输入https://,用户总是通过点击链接或3xx重定向,从HTTP页面进入HTTPS页面。所以攻击者可以在用户访问HTTP页面时替换所有https://开头的链接为http://,达到阻止HTTPS的目的。

HSTS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SSL剥离攻击,因为只要浏览器曾经与服务器创建过一次安全连接,之后浏览器会强制使用HTTPS,即使链接被换成了HTTP。

另外,如果中间人使用自己的自签名证书来进行攻击,浏览器会给出警告,但是许多用户会忽略警告。HSTS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旦服务器发送了HSTS字段,将不再允许用户忽略警告。

用户首次访问某网站是不受HSTS保护的。这是因为首次访问时,浏览器还未收到HSTS,所以仍有可能通过明文HTTP来访问。解决这个不足目前有两种方案,一是浏览器预置HSTS域名列表,Google Chrome、Firefox、Internet Explorer和Microsoft Edge实现了这一方案。二是将HSTS信息加入到域名系统记录中。但这需要保证DNS的安全性,也就是需要部署域名系统安全扩展。截至2016年这一方案没有大规模部署。

由于HSTS会在一定时间后失效(有效期由max-age指定),所以浏览器是否强制HSTS策略取决于当前系统时间。部分操作系统经常通过网络时间协议更新系统时间,如Ubuntu每次连接网络时、OS X Lion每隔9分钟会自动连接时间服务器。攻击者可以通过伪造NTP信息,设置错误时间来绕过HSTS。解决方法是认证NTP信息,或者禁止NTP大幅度增减时间。比如Windows 8每7天更新一次时间,并且要求每次NTP设置的时间与当前时间不得超过15小时。

根据SSL Pulse的调查,截至2015年2月,仅有2.7%的网站开启了HSTS。目前支持HSTS的主流网站有:支付宝、PayPal、Twitter、维基百科邮件列表等。

相关

  • 菲利普·莱纳德菲利普·冯·莱纳德(德语:Philipp von Lenard,1862年6月7日-1947年5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纳德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曾获得卓越成果,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他
  • 卵黄动脉卵黄动脉(vitelline arteries)是人体胚胎的动脉之一,是对应卵黄静脉(英语:vitelline veins)的动脉。卵黄动脉在卵黄循环(英语:vitelline circulation)中重要的部分,提供卵黄囊的血液。
  • 热固性塑料热固性聚合物(英语:Thermosetting polymer,又称为热固性塑料)指具有加热后固化并且不可溶解,不融化特性的塑料,例如环氧树脂。这种塑料只可以成型一次。脲甲醛(Urea-formaldehyde)
  • 黑色星期一2020年黑色星期一是指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及2020年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石油价格战等因素,造成的两次发生于星期一的股市崩盘:
  • 水萍紫萍(学名:Spirodela polyrhiza)又名水萍,为天南星科紫萍属下的一个种,过去曾被归类于浮萍属(Lemna)。维基物种中有关紫萍的数据
  • 阴部生殖器官是指在复杂生物体上任何与有性繁殖及组成生殖系统有关的组织(严格意义上,不一定都属于器官)。另外有相关的性器官一词,广义地说是指会带来性快感的器官。生殖腺是指产生
  • 花粉花粉(pollen)是种子植物的微小孢子堆,成熟的花粉粒实为其小配子体,能产生雄性配子。花粉由雄蕊中的花药产生,由各种方法到达雌蕊,使胚珠授粉。花粉通常是对称的,多为球形;大叶藻(Zost
  • 五氧化二氯五氧化二氯是一种假想的氯的氧化物,化学式 Cl 2
  • 拉尔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松拉尔斯·弗雷德里克·尼尔松(1840年5月27日 – 1899年5月14日),瑞典化学家,1879年发现元素钪。尼尔松生于东约特兰南雪平市,曾就读于乌普萨拉大学。1874年,成为化学副教授。
  • 长城构造期长城构造期,简称长城期,是元古宙长城纪(18-14亿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长城运动或称长城事件。长城期是以长城纪命名的。长城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