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

✍ dations ◷ 2025-04-04 18:01:27 #仪礼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先秦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仪礼》与《周礼》、《礼记》,并称《三礼》。据黄以周《礼书通故》卷一考证,《礼》这一经典的名称在历史上变动不一,且互相混淆。西汉时,目前被称为仪礼的经书彼时被称为《今礼》与古礼五十六篇《礼》相对,阐释它的有大戴、小戴、庆氏三家学派。至东汉,《三礼》的称呼出现,“礼”便不再专指这十七篇了。而礼与记最初是分开的,并非合称礼记。郑玄在东汉时注解了这十七篇礼的四十九篇记,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将四十九篇“记”称为《小戴礼》,将本来是《小戴礼》的这十七篇“礼”称为仪礼,是混淆了礼与记的区别,而这一讹误则保留了下来。在郑玄的时代,尚没有仪礼这一称呼,约至东晋时,人们才将这十七篇被剥夺了名称的《小戴礼》称为仪礼,而小戴礼这一名称则一直被冠在四十九篇“记”之上。殷商、周朝时有名目繁多的典礼,素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称,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礼》已不传,只有高堂生能背诵,汉代只剩《仪礼》十七篇,分为冠婚、朝聘、丧祭、射乡等四类。《仪礼》十七篇,除《士相见礼》、《大射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四篇之外,其余各篇之末都有“记”。《丧服》一篇其下又有“传”,相传是孔子门人子夏所作。汉代初只称为《礼》,为礼的经,又称“士礼”。礼学家彭林先生分析说:“一般认为,高堂生把《仪礼》传给萧奋,萧奋传给孟卿,孟卿传给后苍,后苍传给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这就是汉代的《礼》学的所谓五传弟子。但是,《史记·儒林传》所记,在萧奋之前还有徐氏,萧奋之《礼》当得自徐氏,徐氏与高堂生的关系不详。”汉代五经中的《礼经》即为《仪礼》,“仪礼”一名最早出现在范晔《后汉书》中。晋代正式称汉代《仪礼》的传本有四种,即大戴本、小戴本、庆普本和刘向《别录》本。今《仪礼》所存文本为今文本。今文经只有十七篇。比古文经少三十九篇。《仪礼》详尽地记述了古代宫室、服饰、饮食、丧葬之制,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唐贾公彦撰《仪礼疏》十七卷,南宋时与郑玄之注合刊为《仪礼注疏》。元人敖继公《仪礼集说》一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张淳撰《仪礼识误》。胡培翚有《仪礼正义》。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王莽新简《仪礼》,是迄今所见最古写本。共有469枚木、竹简,字体为隶书,简正面或背面编有顺序号码,简面有削改和勾画圈点的记号。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含《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

相关

  • 花粉症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热暴流在气象学中,热暴流是一种罕见的现象,特征是会有阵风,温度迅速升高,露点(湿度)降低。 热暴流通常发生在夜间。虽然这个现象还没有被完全理解,但是理论上这个事件是在雨水蒸发的时候
  • 熔点熔点、液化点(M.P.)是在大气压下晶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的温度;各种晶体的熔点不同,对同一种晶体,熔点又与所受压强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高。不过,与沸点
  • 奥尔比亚奥尔比亚(意大利语:Olbia)是位于意大利撒丁岛上奥尔比亚-坦皮奥省的一个城市。人口约有5.1万人。自2005年起,奥尔比亚成为奥尔比亚-坦皮奥省的首府之一。奥尔比亚据传说很可能是
  • 纳-德内语系纳-德内语系(英语:Na-Dené languages),或作纳-得内语系、纳-达内语系或纳-德内诸语言,都是指北美洲原住民的一个建议中的语系,主要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包括西北地区、育空地区及其邻
  • 氯化铵氯化铵(化学式:NH4Cl)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其味咸凉有微苦。易溶于水和液氨,并微溶于醇;但不溶于丙酮和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时酸性增强。由于铵离子的配位性,氯化铵溶液对
  • 虾黄赤蜻虾黄赤蜻(学名:Sympetrum flaveolum),又名黄翅赤蜻,是分布在欧洲及中国中及北部的蜻蜓。它们只在死水中繁殖,尤其是在泥煤沼。它们虽然并非住在英国,但有些有时会迁徙至此。于1906
  • 约阿希姆·弗兰克约阿希姆·弗兰克(德语:Joachim Frank,1940年9月12日-),德美双籍生物学家。现于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他被公认为“低温电子显微镜之父”。2017年与雅克·杜布歇、理查德·亨德森获得
  • 列奥那多·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
  • 已测序的生物已测序的生物指其基因组已经被完全测序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的DNA序列已经被完全注释,功能性的片段(如基因等)已作图。借助于基因组研究及高通量处理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生物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