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气

✍ dations ◷ 2025-02-23 20:14:22 #双光气(DP)
双光气,即氯甲酸三氯甲酯,化学式为ClCO2CCl3,是无色具刺激性气味的透明液体。它是有机合成的常用试剂,用作光气的替代品。双光气是一种窒息性毒剂,性质不稳定,易变为光气,有催泪作用。一战时德军曾用双光气作为化学武器。双光气由紫外线照射氯甲酸甲酯发生自由基氯化得到:甲酸甲酯发生自由基氯化也可得到双光气:双光气在加热或催化下都会发生分解,生成光气。但光气为气体,双光气为液体,容易使用,因此常用作光气的替代品。它与胺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与仲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类,与羧酸反应生成酰氯,与甲酰胺反应生成异腈,相当于两分子的光气。根据条件不同,双光气与α-氨基酸的反应产物可以是氯甲酰基异氰酸酯(OCNCHRCOCl),或N-羧基氨基酸酐。温度升高时双光气逐渐水解,生成盐酸和二氧化碳,碱的催化使速度加快。ClCO2CCl3+2 H2O=2 CO2+4 HCl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是周皮的部分组织,也称为树皮形成层,存在于许多维管束植物中。木栓形成层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在根和茎次级生长后取代了表皮的保护功能。他可以在木本和一些草本双子
  • 种群遗传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末日事件世界末日包括以下几种层次:
  • 海马区海马体(英语:Hippocampus),是人类及脊椎动物脑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在有海马体的动物身上发现的海马体皆成对出现,分别位于左右脑半球。它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大脑皮质
  • PRAM相变化存储器(英语:Phase-change memory,英语:Ovonic Unified Memory,英语:Chalcogenide RAM,简称PCM, PRAM, PCRAM, CRAM),又译为相变位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设备。PRAM使用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这是一个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各事件的列表,按最高领导人在任时期划分。
  • 分离板块边缘分离板块边缘(divergent boundary)又称张裂型板块边界,是地壳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地幔上部经熔融作用冒出产生新的岩石圈。这个地区成为大陆的末端,最终形成大洋盆地。大
  • 效应量在统计学中,效应值(effect size,或译效果量)是量化现象强度的数值。效应值实际的统计量包括了二个变数间的相关程度、回归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不同处理间平均值的差异……等等。
  • 各国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时间表以下列出各国首次自主发射运载火箭时间表,即所有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或航天机构的首次成功发射记录。如下国家与机构属于“太空俱乐部”的成员。注意此列表记录人造卫星的
  • 幸州山城之战釜山镇 – 多大浦 – 东莱城 – 尚州 – 忠州弹琴台 – 玉浦 – 泗川 – 临津江 – 唐浦 – 唐项浦 – 闲山岛 – 龙仁 – 梨峙 – 平壤 – 釜山浦 – 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