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吸血鬼乌贼
✍ dations ◷ 2025-09-10 11:07:55 #吸血鬼乌贼
吸血乌贼(学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意指来自地狱的吸血鬼),又名幽灵蛸、蝙蝠蛸,是一种居住在深海的头足类,它其实是八腕总目也就是章鱼的一种,和墨鱼、鱿鱼是远亲,它和章鱼科一样都是有八只触手。而它名字中虽有“乌贼”一词,但其实和乌贼目、乌贼科、乌贼(即十腕总目)无关,和墨鱼、鱿鱼这些十只触手的动物关系较远。吸血乌贼身长30厘米、颜色为深红或紫红色、有8只触手和两只像耳朵的鳍状物。明显的八只触手上长著一排尖刺,使它们在英文中得名“吸血鬼鱿鱼(Vampire squid)”,还有一对触手变成了细状体,长度可以拉长到身体长度的2倍,这对细触手可和其他短触手合作捕食。吸血乌贼不像大部分头足类会吐墨,遇到危险时把有刺的触手往外翻盖,形成一个保护网
。吸血乌贼是一种发光生物,身体上覆盖着发光器,使它们能随时把自己点亮和熄灭,发光器停止时,就能让自己生存的黑暗环境中完全不可见。吸血乌贼可说是活化石,亿年前因躲避掠食者猎食,从浅海移居到深海,亿年来其形态不曾改变。科学家们相信古代的吸血乌贼生活在浅海,当时的掠食者之一蛇颈龙类体型大又行动迅捷,没有硬壳保护的乌贼很容易成为蛇颈龙的食物,蛇颈龙的出现使得吸血乌贼不得不向深海迁徙。吸血乌贼适应深海环境几千万年外表未有任何改变,它们的生理构造在缺氧情况下发生巨大变化,一种特殊色素让血液可贮藏比其他乌贼多五倍氧气,以及它们的生物光又利于深海生存。当感觉到有危险存在的时候,就会发光迷惑掠食者
。研究发现吸血乌贼是海洋的垃圾处理机,吸血乌贼借助细长触手捕获飘荡海洋碎屑,其中包括动物残骸及粪便,在吞食前会用粘液覆盖海洋碎屑。当碎屑下落且经过细丝时就会被上面的粘性体毛捕获,然后吸血乌贼就把食物拉过来刷到自己触手上,触手会用粘液连同食物黏到一起,接着借助卷毛把食物移到嘴中。
相关
- L01-L02ATC代码L(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
- 在子宫内In utero是拉丁词汇,字面意思是“在子宫里”。在生物学里它常被用来描述胚胎或胎儿状态。法律上指未出生婴儿。
-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英语: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拥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功效,降低第二信使(cAMP或cGMP)的水解,因而提升细胞内cAMP或cGMP的浓度。有些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选
- 鬼火鬼火古称“粦”(音“临”)。古人认为的“粦”是古战场人马尸体的血,经年落入草木后产生的奇特物质。与人接触即会发光,进入空气会产生鬼火。现代科学证明是动物骨骼进入地下发生
- 爱沙尼亚语爱沙尼亚语(eesti keel),中文也称爱沙尼亚文,是爱沙尼亚的国语,2012年约有120万人日常使用,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最接近芬兰语,这两种语言近似到可以相通的地步——至少
- 李白李白(701年5月19日-762年11月30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
- 46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头索纲头索动物亚门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头索动物的脊索延伸到背神经管的前方,故名。其咽鳃裂众多。头索动物一般称为文昌鱼,故又名狭心纲及文昌鱼纲。因无真正的头部,又称为无头
- 免疫遗传学 (期刊)《免疫遗传学》(英语:Immunogenetics)是一个关于免疫遗传学的同行评审科学期刊,研究免疫系统和遗传之间的关系。本期刊出版关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组织分化的免疫遗传学;同种抗原
- 中都大兴府金中都,即中国金朝的都城中都,行政区划上属中都路大兴府,故又名大兴城,位于今北京西城至丰台一带,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1153年4月21日)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此,是北京建都之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