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熔凝器
✍ dations ◷ 2025-07-18 06:02:15 #熔凝器
Fusor是一种实验装置,它以电场来加热离子,直到产生适合核聚变的情况。这是一种惯性静电约束装置,主体内部呈真空状态,当中有两个带着电极的金属笼子,产生电压。带着正电的离子进入这个装置,会被电场牵引而加速、发热,并集中在中心位置。当达到适合的温度,离子在装置中心的浓度也增加,若发生相互碰撞,且燃料适当(氘)即会发生核聚变。这种实验装置,最常见的类型,是Farnsworth–Hirsch fusor。这个装置由美国发明家费罗·法恩斯沃斯(1964年)和罗泊特·赫舍(英语:Robert L. Hirsch)在1967年发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William Elmore,James L. Tuck与Ken Watson,曾经提出另一个构想,但是没有实际作出来。目前这种装置的输出功率远小于输入功率,还不能作为能源,但是可以用作实际的中子源。Fusor这个装置包含两个用金属线作成的笼子,外层的金属笼子为阳极,而内层的笼子为阴极,这两个笼子被包覆起来,装置内形成真空。当带着正电的离子进入装置,会被内层外层电极形成的电场牵引,向内部加速。随着离子的速度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增加。电场牵引著离子,使它的速度上升,温度也上升,一直加热到可能发生核聚变的状态。在装置中心位置,离子浓度会增高,若发生碰撞,可能有几个离子发生核聚变。每增加1伏特的电压,可以使离子温度增加11,604开尔文。典型的磁约束聚变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约为15 keV或是170 megakelvin。只要有15,000伏特的电压,就可以使带着正电的离子加热到这个程度。但因为这个装置的电阻会使能量产生很高的耗损,因此类似的装置,输入功率都会大于输出功率,通常无法实际产出能量。这种核聚变装置的设计概念,最早由费罗·法恩斯沃斯提出,使用惯性静电约束(IEC)的原理。费罗·法恩斯沃斯在自己的实验室中进行设计,并取得专利。惯性静电约束这个名称也是由他选定。1949年,ITT公司并购了法恩斯沃斯实验室,核聚变计划被认为无利可图,因此遭到搁置。1962年,费罗·法恩斯沃斯提出一项专利,以线栅间的电压差,来牵引离子,使离子加速到发生核聚变。1964年至1967年间,罗泊特·赫舍(英语:Robert L. Hirsch)提出一个修改过后的设计,并开始实际建造。
相关
- 类语辞典索引典(英语:thesaurus),也称为叙词表或类语辞典,同义词辞典,是主题分析的一种实作方法。所谓主题分析是指辨识某作品之知识内涵,分析其特性,并使用某些文字、代号描述其主题。主题
- 史蒂芬·古尔德史蒂芬·杰伊·古尔德(英语:Stephen Jay Gould,1941年9月10日-2002年5月20日)是一名美国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与科普作家,职业生涯中大多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并曾在
- 外毒素外毒素(英语:Exotoxin)是细菌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能损坏宿主细胞或引起宿主细胞代谢紊乱,其毒性甚强,可造成重大损害。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 嘴唇嘴唇是在人类及许多动物的脸上一个明显易见的器官,由上下两唇构成。两唇皆为凸出而柔软、并能由内部肌肉牵引而自由移动。唇是一个触觉器官,主要功能为帮助进食以及准确闭合发
- 星裂菌纲星裂菌目 Arthoniales星裂菌纲(学名:Arthoniomycetes)是子囊菌门盘菌亚门下的一纲。本纲仅包含了星裂菌目(Arthoniales)一个目。这一纲的真菌大多是热带与亚热带的地衣。系统发生
- 眼球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腺苷脱氨酶缺乏症腺苷脱氨酶缺乏症(英语:Adenosine deaminase deficiency)缺乏症是一种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会破坏免疫系统并导致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SCID)。此病的病因是腺苷脱氨酶(ADA)缺乏导
- 雷尼替丁雷尼替丁(Ranitidine、中华药典名:雷尼替定),常用商品名Zantac,是一种抑制胃酸产生的组胺类H2受体阻抗剂。它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食管反流病。此外
- 猪只猪科(学名:Suidae)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共有约20种现生物种与许多化石物种,包括家猪以及疣猪和鹿豚等多种野猪。所有物种均原产于亚洲、欧洲、非洲等旧大陆地区。已知最早的猪科化石
- 独立战争十三殖民地(1776年之前) 美利坚(1776年之后) 法兰西 西班牙 佛蒙特支援: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属美洲 汉诺威盟友:德意志雇佣兵(黑森佣兵): 黑森-卡塞尔 黑森-哈瑙(英语:Hesse-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