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众部
✍ dations ◷ 2025-01-22 23:53:13 #大众部
最初僧伽
├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大众部(梵文:Mahāsāṃghika),音译摩诃僧祇部,略称僧祇部,又称圣大众部,一般认为大众部与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开端,大众部亦列为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异部宗轮论》记载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分裂,是因为大天五事而导致的。大乘佛教《文殊师利问经》称“根本二部从大乘出”,学术界普遍认为大乘佛教从大众部演变而来,根本分裂是因为大众部认为应修菩萨道成佛,斥责证得阿罗汉、辟支佛为非究竟。“律分五部”是关于部派早期分化的古老说法,义净去印度时已然无闻,大众部的此项记载见于法显《摩诃僧祇律私记》,上座部中最早与大众部分裂的是法藏部:传统上对于大众部的起源还有多种说法:在“律分五部”说法中,说一切有部是在分别说部三部之后分裂出的部派,此前的法藏部、化地部和饮光部都因某位上座长老与僧伽大众不合而分裂,此长老及其弟子形成的新僧伽以这位长老的名字来称呼。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最早提出“上座部”这个概念,并记载自身因大天五事而与大众部发生了根本分裂,后人因而认为说一切有部是最早与大众部并列的根本部派。赤铜鍱部《善见律毘婆沙》记载在佛灭二百余年后,阿育王时代,在华氏城僧团中有一位名望极高的大天比丘。阿育王长子摩哂陀以帝须尊者为和尚而出家,以大天为阿阇梨受十戒,以末田底迦为阿阇梨而受具足戒,因帝须是其和尚,摩哂陀传承了他的法统。因佛教僧伽不与外道一起和合诵戒,华氏城皇家寺院七年未举行布萨,故阿育王请回帝须尊者,在阿育王遣散外道之后,帝须主持了第三次结集,这次结集标志着佛教与其他沙门教派间的彻底分离。第三次结集后僧团派大天至南印度迈索尔传播佛教。赤铜鍱部《论事》记载了大天五事的五事,但未提及大天这个人物,《论事》的觉音注释称其多为案达罗派的观点。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还记载大众部曾借摩揭陀国国王的力量攻击说一切有部,又有传说此王就是阿育王,这个说法写入了的《异部宗轮论》。印度西方僧团与东方僧团发生的根本分裂,根据南传佛教《岛史》记载是不服第二次结集结论者的“大结集”所导致的。但因为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也记载了第二次集结的有关内容,显示大众部同样接受第二次集结的决议,因此时间应是在第二次集结之后。《岛史》称大众部是由第二次结集所批判的毘舍离僧团演变而来因而其发源地在毘舍离。就《阿育王传》所记载的巽伽王朝灭法残酷程度而言,位于摩揭陀国核心范围内的毘舍离当时的佛教传承不会幸存。现代学者综合南北传资料认为,根本分裂是因为戒律问题而引起;在阿育王时,上座部已分化出末田底迦所属的先上座部与帝须所属的分别说部,大众部也开始分化出大天所属的制多部等,因此现代学者多数支持,根本分裂时间应早于阿育王在位时。大众部《摩诃僧祇律》,法显《摩诃僧祇律私记》记载为自舍卫城祇园精舍传出,《高僧法显传》又称其是佛在世时大众所行之律,而《出三藏记集》引述的“律后记”称其为自五部律中的《婆麤富罗律》改名而成。在诸部律藏中对于第一次结集时阿难尊者传达佛陀遗教“小小戒可舍”这个重大事件,有三种版本:所有现存律藏对待戒律的原则都是不舍小小戒,《摩诃僧祇律》绝非例外。《摩诃僧祇律》记载在第一次结集和第二次结集中结集律藏前,都事先明确了结集原则并征得与会众人认同,要对诸比丘住处所作制限、国土法、某持戒比丘所行法和某长老比丘所行法这四者依四大教进行取舍,并且不得行本俗法,合称五净法:一制限净、二方法净、三戒行净、四长老净、五风俗净。上座部诸律记载中,第二次结集前毘舍离僧团所行十事,是在戒律上的十种开许,认可者称为“十净”,但反过来说,净法就是开许,则并不成立。净法有“开”有“遮”,相比上座部对待戒律的态度而言大众律要更加灵活,但绝非有人误读的那样一味开许。在所有律藏中,都明确规定僧侣自身不可受蓄金钱,并规定由净人来处理涉及金钱的事宜,在波罗提木叉中,规定比丘不得“捉取”金银,但并没有规定不得“求乞”金银。在诸上座部律藏记载中,因对能否求乞金钱的问题争议巨大,第二次结集前举行了灭诤羯磨。部分比丘引用《杂阿含经·摩尼珠髻聚落主经》的记载,主张需要什么就求乞什么,无条件的不得求乞金钱,如《十诵律·七百比丘集灭恶法品》:但是另一部分比丘所持此经的文句与之有所差异,认为可以为建造房屋购置建材而求乞金钱,如《四分律·七百集法毘尼》记载:由于第二次结集起因为毘舍离僧团为衣食等而求乞金钱,与之相比房屋不是比丘自身独自受用的,所以限制了不为自身而求乞也是对毘舍离僧团行为的否定。大众律记载第二次结集由优波离尊者亲传弟子陀娑婆罗主诵,七百大众合诵。在确定第二次结集是在佛灭百年后举行的前提下,有人怀疑陀娑婆罗主诵律藏的可能性。大众律没有宣称第二次结集是佛灭一百年后才举行的,只记载其发生时间在阿难尊者入灭之后。大众部律藏记载第二次结集只因“求乞金钱”一事。大众律未记载诤论具体内容,只简单的记载大众合诵律藏,重申了无条件的不得求乞金钱,并强调了诸长老应当随顺受学,《摩诃僧祇律·杂诵跋渠法·七百集法藏》:就文献记载而言,后世没有如毘舍离僧团在第二次结集前做过的那样,认为可以为衣食等而求乞金钱的部派戒律传统,当然严格规定的戒律是否被严格的执行则需另当别论。对是否无条件的不得求乞金钱的根本分歧,导致了第二次结集后的第一次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结合上“律分五部”说法,就是法藏上座及其弟子与僧伽大众的分裂。尽管现存五部律藏内容不尽相同,但均源自第二次结集所再次诵出的律藏,至于法藏,同为优波离尊者法统的《善见律毘婆沙·跋阇子品第二集法藏》记载了第二次结集法藏:于集众中,二万比丘集,长老耶斯那比丘,发起此事。于跋阇子比丘众中,长老离婆多问萨婆迦,萨婆迦比丘答。律藏中,断十非法,及消灭诤法。大德!我等辈,今应出法及毘尼,择取通三藏者,至三达智比丘。择取已,于毘舍离婆利迦园中,众已聚集,如迦叶初集法藏无异。一切佛法中,垢洗除已,依藏更问,依阿含问,依枝叶问,依诸法聚问。一切法及毘尼藏尽出,此是大众,于八月日,得集竟。赤铜鍱部《善见律毘婆沙》记载中未提及跋阇子比丘对第二次结集结论和诵出的经律有异议,而第三次结集前僧伽不合是混入的“外道”引起的,而在此前后佛陀弟子本身是一味和合的。南传佛教《岛史》转载并加工了律藏注释的有关记载,称跋阇子比丘反对第二次结集结论并举行了自己的“大结集”,并称佛灭二百多年后的第三次结集前就分裂成了十八部或二十余部,这些对几百年前历史事件的新说法的更确切来源不明。大众部是释迦牟尼佛涅槃百年第二次结集之后,根本分裂所形成的两大根本部派之一。据《异部宗轮论》、《异部宗轮论述记》等记载,大众部主张:佛陀是离情绝欲、威力无边、寿量无穷的。佛陀的言论都是正法教理,应该全盘接受。现在实有,过去、未来没有实体。无为法有九种:虚空无为(指无边无际、永不变易、无任何质碍而能容纳一切的空间)、择灭无为(通过智慧的简择断灭烦恼后所证得的道果)、非择灭无为(非由正智简择力,由缘缺不生等而显示的寂灭),空无边处无为、识无边处无为、无所有处无为、非想非非想处无为,缘起支性无为、圣道支性无为。心性本净,无始以来为烦恼等污染,修习佛法可去染返净。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记载了大众部的宗义:颇有二心展转相因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或复有执:一补特伽罗,有二心俱生,如大众部。为止彼宗,明一补特伽罗,无二心俱生。
世第一法,当言欲界?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复次、为止他宗差别执故。谓大众部执:世第一法,通欲、色界系,所以者何?彼谓:若地有现观边诸世俗智,此地即有世第一法。……为止如是他宗别执,显示己宗故作此论。世第一法,当言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耶?答:应言色界系。《异部宗轮论》记载的大众部本宗同义:一切菩萨入母胎中,皆不执受羯刺蓝、頞部昙、闭尸、键南为自体。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一切菩萨出母胎时,皆从右胁。一切菩萨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
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眼等五识身有染有离染。色、无色界具六识身。五种色根肉团为体。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觉触。在等引位有发语言,亦有调伏心,亦有诤作意。所作已办无容受法。诸预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
有阿罗汉为余所诱,犹有无知,亦有犹豫,他令悟入,道因声起。苦能引道。苦言能助。慧为加行,能灭众苦,亦能引乐。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预流者有退义,阿罗汉无退义。无世间正见,无世间信根。无无记法。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诸预流者造一切恶,唯除无间。
佛所说经皆是了义。无为法有九种。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
心性本净,客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过去未来非实有体。一切法处非所知,非所识量,非所通达。都无中有。诸预流者亦得静虑。如是等是本宗同义。《异部宗轮论》记载的大众部末宗异义:大众部末派提出的根本识,成为唯识学派阿赖耶识学说的前身之一。大众部的经典,大部分都没有流传到后世。现存的经典有:
相关
- KUNV昆津病毒(英语:Kunjin virus,缩写作 KUNV)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英语:Flavivirus),是一种西尼罗河病毒亚型,只分布在大洋洲。昆津病毒最早是在1960年从澳大利亚环
- 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军官团人员及应变部 马里兰州罗克威尔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是美国公共卫生局隶下的联邦制服部队(英语:Uniformed serv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亦是美国七支制服军种之一
- 同一性与变化在哲学的形而上学领域中,同一性与变化的关系是看似简单却复杂的议题。本条目是要探讨“变化与同一性的问题”。当一个物体变化,它总是在某个特定方面变化。一个婴儿成长,他是在
- 皮亚杰让·皮亚杰(法语: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全名让·威廉·弗里兹·皮亚杰(法语:Jean William Fritz Piaget),瑞士人,是近代最有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他的
- 讯号处理在计算机科学、药物分析、电子学等学科中,信号处理(英语:signal processing)是指对信号表示、变换、运算等进行处理的过程。信号处理可以用于沟通人类之间,或人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 线粒体嵴1 线粒体外膜 2 膜间隙5 内层11 线粒体 DNA 12 基质颗粒 13 核糖体 14 ATP 合酶 15 孔蛋白线粒体嵴(英语:mitochondrial cristae)简称“嵴”,是线粒体内膜向线粒体基质折褶形成
- 韋韦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七十八个(九划的则为第三个)。就正体中文中,韦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四划。韦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北爱尔兰–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英国(绿色)北爱尔兰(英语:Northern Ireland;爱尔兰语:Tuaisceart Éireann;低地苏格兰语:Norlin Airlann)是英国的政治实体之一,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面积14,13
- 猩猩猩猩是一群与人类在演化关系上最为密切的动物的统称。这个词汇包括除人属外的全部现存人科(又叫猩猩科)动物,如下:
- 巫医神医,又称巫医,是透过神明、邪灵、符咒、巫蛊等超自然力量来行医治病的人。巫医起源甚早,《大荒西经》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彭、巫姑……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