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罗·帕格尼尼

✍ dations ◷ 2025-05-17 16:46:41 #尼科罗·帕格尼尼
尼科罗·帕格尼尼(意大利语: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小提琴家、作曲家,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尼科罗·帕格尼尼出生于在现今意大利的热那亚,是Antonio和Teresa Paganini之子,根据Peter Lichtenthal为他写的传记,帕格尼尼在五岁的时候,他父亲开始敎他曼陀铃,七岁时便开始学习小提琴,更在十岁时就开始作曲了,十三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公开演出。从十余岁起,帕格尼尼跟着许多不同的老师学习,包括了Giovanni Servetto和Alessandro Rolla,但是对于这早来的成功,他没有办法妥善的处理;在他十六岁时,他就开始赌博和酗酒,就在这个时候,一位不知名的女性救了他,把他带到她的家去,在那里他又开始学习小提琴,共学了三年;在这三年之中,他也弹奏吉他。在他23岁的时候,他又重新出现在乐坛,当他不再旅游时,他成为了PRINCESS LUCCA的宫廷乐队总监,他在米兰(1813年)、维也纳(1828年)、伦敦和巴黎(1831年)首演以后,他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在人们之间广为流传,帕格尼尼是世界上第一个不须别人资助而可以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的音乐家,而且他还非常聪明。他成为一个超级巨星,并用他那魔鬼般的技巧演奏。有一个传说:帕格尼尼将他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换来他那高超的技巧,对于这个传说帕格尼尼很满意,甚至有人说这是他自己说的,在他演奏时,他会翻白眼,他摇晃的站姿、长而零乱的头发、苍白的脸庞、憔悴的身躯都让这个传说显得更加真实,他充满热情激烈的演出让观众流泪,有的人甚至还晕倒。帕格尼尼给那他唯一曾经拥有过的小提琴取名叫大炮,主要是反映这琴本身所发出来的声音有如大炮一般,这把小提琴的弦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这和其它为了避免演奏到其它弦而有个曲度的提琴是完全相反的,而这把特别的提琴确也让帕格尼尼能够一次拉出两条或许是三条弦的乐音。他在1833年的巴黎受柏辽兹——一位曾经帮帕格尼尼谱过一首叫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曲子的乐家——演出一场中提琴协奏曲。他的健康逐渐恶化是由于长期使用水银混合物而导致水银中毒,这个病促使他无法再继续演奏小提琴,于是只能在1834年退休,并于1840年5月27日病逝于意大利的尼斯(现属法国)。他给后人留下的作品有奏鸣曲、狂想曲系列,六首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数个吉他作品等。帕格尼尼在交响乐团中的成就是令人感到优雅的。配合稳当的配乐,有他在乐团里是非常鼓舞的,有批评说帕格尼尼的协奏曲是既冗长而乏味:一首快板回旋曲的结尾可以重复几遍,在他的生涯中,所有协奏曲中,演奏小提琴的部分都是保密的,他也从不在与交响乐团的排练中演奏小提琴独奏,一直到他死时也不过只有两首曲被出版,然而,帕格尼尼的弟子却也机伶地在他死后每年出版一首曲,每一次在舞台上的成功,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再成功而铺路,现今已知的协奏曲虽然只有六首(其中最后两首的交响乐部分已失传),但他的吉他、弦乐器、尤其是小提琴的作品,都已使他那独特的技巧成为后世标准的准则。法国小提琴家吉特利斯曾说:“帕格尼尼不只是一个发展……先是有了前面的这些(小提琴家),然后帕格尼尼横空出世了。”尽管帕格尼尼所采用的一些小提琴技巧在当时已经出现,技巧发展却已经停滞不前。科莱里(1653年-1713年)被认为是小提琴技巧之父,他将小提琴的地位从伴奏乐器提升到了独奏乐器。巴赫(1685年-1750年)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BWV 1001-1006)奠定了小提琴的复调演奏能力。第一部对小提琴技巧进行系统研究的作品是卢卡特里(1693-1764)的24首随想曲,尽管在今天演奏起来没有问题,在创作的时代却因难度过高而无法被演奏。当时的杰出小提琴家们更为关注的是音调和弓法(弦乐演奏家们称为“右手技巧”)这两个最基本但是很关键的问题。帕格尼尼则为演奏家和作曲家们引入了更先进的技巧。通过他的贡献,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具有非常丰富和高难度的指法和弓法以取悦听众,并对他当时的同行们构成挑战。他的音乐会作品中有连顿弓、和声、拨弦(双手),和丰富的音程(最多达到大十度)。帕格尼尼的作品不被认为是完美的对位法创作:(伊萨依曾抱怨说在帕格尼尼的音乐中钢琴和管弦乐伴奏太像吉他了,缺乏个性和对位)。但是,他将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帕格尼尼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并为这件乐器创作了超过200部作品。帕格尼尼可以在一个把位上用四根弦演奏出三个八度,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灵活性也许是由于马凡氏综合症或Ehlers-Danlos综合征。他的指法,比如双音技巧,换指八度(和十度)和左手拨弦在当时都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却是现在的年轻小提琴家们的常规训练科目。几乎半个世纪后才由约阿希姆和伊萨伊带来了可以和帕格尼尼相提并论的小提琴技巧跳跃式发展。很多作曲家都对帕格尼尼的a小调第24随想曲很感兴趣。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马尼诺夫、卢托斯瓦夫斯基、洛伊韦伯和很多其它作曲家都为这个作品的旋律创作了变奏曲。

相关

  • 甲基绿煌绿(英语:Ethyl Green 或Brilliant Green)也称为甲基绿,分子式C27H35N3ClBr,是具有金属光泽的绿色微结晶(英语:Microcrystalline)或亮绿色粉末。溶于水,显蓝绿色。稍溶于乙醇,不溶于
  • 吉瓦瓦特(符号:W)是国际单位制的功率单位。瓦特的定义是1焦耳/秒(1 J/s),即每秒钟转换,使用或耗散的(以安培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日常生活中更常用千瓦作为单位,1千瓦=1000瓦特,千瓦又可合
  • 赤道反气旋赤道反气旋(英语:Anticyclone in the Equator,又称“赤道高压脊”,Near Equatorial Ridge)是指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反气旋。夏季(主要是1979年)的资料分析表示,当西北太平洋有一个或数
  • 林登·詹森林登·贝恩斯·约翰逊(英语: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时常缩写称LBJ,美国政治人物,1963年至1969年担任第36任美国总统,1961年至1963年于约翰·肯尼迪任下
  • 鸡尾鹦鹉鸡尾鹦鹉(学名:Nymphicus hollandicus),凤头鹦鹉科鸡尾鹦鹉属的一种鸟类,也称作玄凤鹦鹉。因日本于明治后期(约1910年)引进,因此在台湾又名;欧卡妹(“オカメインコ”的音译,日名源自此
  •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一种医用内窥镜,用于女性阴道、子宫颈以及外阴的医学诊断观察。阴道镜于1925年由德国医师汉斯·欣塞尔曼(Hans Hinselmann)发明。亦有一种特制的阴道镜用于强奸案的证据
  • 彼得伯勒彼得伯勒(英语:Peterborough)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区域剑桥郡,英格兰的单一管理区、城市。2007年时约有人口161,800人。在这里发现了青铜器时期的遗迹。曾属罗马帝国统治。距离伦敦
  • 人名泰语人名的次序是先名后姓,这个传统来源于印度。泰语的姓氏数量庞大,几乎每个家族的姓氏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泰人亦会相对频繁地更改姓氏。1913年泰国(时称暹罗)法律规定每一名公民
  • 人防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人防局,位于北京市,是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下属局,负责中国人民防空(简称“人防”)工作。2016年改革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下设中国
  • CVL-49 莱特号莱特号航空母舰(USS Wright,CVL-49),是美国海军两艘塞班岛级航空母舰的2号舰。在二战期间建造,由巡洋舰舰体改建而成,后期因美国海军更大吨位的航母过多而再度改装成指挥舰 C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