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

✍ dations ◷ 2025-08-14 10:12:21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出现于清朝的中医学派,始于薛雪、叶天士及其门徒,流行于中国南方,著名代表有吴鞠通、王孟英等人。与伤寒学派并称,形成中医两大主流。温病,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伤寒论》中也曾提及温病,但缺少相关内容及治疗方法。金朝刘完素认为诸病皆起于火,因此擅用寒凉药治疗。明末吴又可于其著作《温疫论》中,认为疫病起源于戾气,从口、鼻而入。他主张沿用刘完素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温热病与温疫,认为不应该采用传统伤寒学派主张的热性药物。叶天士结合之前的传统,提出三焦辨证与治法,是温病学派确立的开端。固守《伤寒论》的医家,自称为“经方派”,反对温病学派,形成了清朝末年的中医两大主流。

相关

  • 正义单链RNA病毒正链单股RNA病毒(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或(+)ssRNA virus;阳性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为一条正链RNA单股。网巢病毒目(Nidovirales):成套(套式)病毒目小核糖核酸目(Pi
  • 胞吞内吞作用(Endocytosis)是大分子物质(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或其他细胞(如细菌)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它区别于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等)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或主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联军的入侵带来的破坏和南方的失败,连同战后在占领区经济的萧条,使得南方人对联邦政府长期心怀不满。面对着战后受到战争破坏的南方,重建成了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重建是在美国内
  • 珍妮特·罗利珍妮特·戴维森·罗利(英语:Janet Davison Rowley,1925年4月5日-2013年12月17日),美国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血液学家和教授。她于1946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学士学位,2年后
  • 钠的同位素钠(原子量:22.98976928(2))共有22个同位素,其中有1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让·魏森巴赫让·魏森巴赫(法语:Jean Weissenbach,1946年2月13日-),法国遗传学家。魏斯巴赫擅长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分析,创造共同的遗传图谱,与映射和几种疾病基因的克隆分析。由魏森巴赫领导的G
  • 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器是一种小型的手持或桌面的设备,用于完成数学计算。一般的数学电子计算器与电脑是不一样,数学计算器通常仅能完成算术运算和少量逻辑操作并显示其结果,但一般不能修改
  • 朱章赓朱章赓(1900年12月5日-1978年5月17日),字季青,浙江省义乌县人,公共卫生学家,曾任国民政府卫生部次长,代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
  • 年代记年代记(Chronicle)是一种用年代来排序的来记录历史事实和事件的文献记载方法。通常同时考虑历史上重要事件和本地事件的权重,此用来记录发生的和年代记编纂者的观点。对比故事
  • 眼眶额叶皮质回路眶额皮质(英语:orbitofrontal cortex,缩写OFC),又译为眼窝前额皮质、眼眶额叶皮质、前额叶基底部,是位于大脑额叶前下方的前额叶皮质,是与决策的认知过程有关的一个脑区。非人类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