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

✍ dations ◷ 2025-04-25 21:38:24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出现于清朝的中医学派,始于薛雪、叶天士及其门徒,流行于中国南方,著名代表有吴鞠通、王孟英等人。与伤寒学派并称,形成中医两大主流。温病,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伤寒论》中也曾提及温病,但缺少相关内容及治疗方法。金朝刘完素认为诸病皆起于火,因此擅用寒凉药治疗。明末吴又可于其著作《温疫论》中,认为疫病起源于戾气,从口、鼻而入。他主张沿用刘完素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温热病与温疫,认为不应该采用传统伤寒学派主张的热性药物。叶天士结合之前的传统,提出三焦辨证与治法,是温病学派确立的开端。固守《伤寒论》的医家,自称为“经方派”,反对温病学派,形成了清朝末年的中医两大主流。

相关

  • 变应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联合国法律事务厅联合国法律事务厅(United Nations Office of Legal Affairs,UNOLA)是由联合国秘书处副秘书长管理的一个负责法律事务及法律顾问的单位。联合国法律事务厅成立于1946年,为秘书处
  • 吸入吸入是指动物进行呼吸时,空气或其他物质经由气管进入肺泡的运动。主要是由横膈膜的收缩与舒张来控制。当吸入空气时,横隔膜会呈平形,肺里的空气体积会增加,气压则会减少。
  • 下目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时亚目和科之间会再分下目(又译作次目)。亚目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
  • 滨海塞纳省滨海塞纳省(法语:Seine-Maritime)是法国上诺曼底大区所辖的省份,西邻大西洋。该省编号为76。5个海外省及大区
  • 巴西-印度巴西-印度关系指的是巴西联邦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外交关系。巴西和印度两国都曾为葡萄牙帝国的殖民地,故此两国在很早以前就建立了关系。巴西与印度在国际贸易、气候
  • 量子技术量子技术(英语:Quantum Technology)是一门新兴的物理和工程领域,它的原理基于量子力学的种种特性,如量子纠缠、量子叠加和量子隧穿 ,应用在如量子计算、量子传感器、量子密码学 、
  • 统计法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英语: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简写为SMT)是机器翻译的一种,也是当前非限定领域机器翻译中性能较佳的一种方法。统计机器翻译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大量的平行
  • 斯门代斯一世斯门代斯(英语:Smendes)(或译为思满迪斯)是古埃及法老(约公元前1077/1076年—约公元前1052年在位),埃及第三中间期第二十一王朝创建者。长期在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塔尼斯建立都城,而
  • 溴酸钾溴酸钾是一个无机盐,室温下为无色晶体,分子式为KBrO3。其在发酵、醒发及焙烤工艺过程中起到一种氧化剂的作用,使用了溴酸钾后的面粉更白,制作的面包能快速膨胀,更具有弹性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