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读性测试

✍ dations ◷ 2025-08-22 13:39:48 #可读性测试

可读性测试,或可读性公式、可读性计量,即运用公式对文本的可读性加以评估,其间一般需要计算音节、字词和句子的数量。可读性测试经常用于替代对待测文本实施自然人读者的实际统计调查(即“可读性调查”)。文字处理程序往往自带可读性测试的功能,在文档的编辑过程当中就可以运行。

但凡实用的可读性测试方案,在应用时都可以对单件作品给出粗略的可读性标示,并根据多件作品的可读性平均值增加其精准度。这类测试会生成一个根据作品的字词长度(一种反映语义难度的不可靠的指标)和句子长度的统计平均值(一种反映句法复杂程度的不可靠的指标)之类的特征计算出的分数。

有些可读性公式会涉及按难度分级的字词列表。这类公式试图克服像“television”(电视)这种一方面小孩子都很熟悉、一方面又由多个音节构成的词语的矛盾问题。因而在实际使用中,简单字词的运用以及句子长度的测量使得这些公式越发流行。可以把分数与根据核准过的语言学难度或阅读年级水平所划定的级别进行对照。大部分可读性测试都是按照音节数目而非字母数目来测量字词长度的,唯独SMOG测试所采用的可读性计算机程序,同时引入了一种精确的音节计数法。

因为可读性公式并不直接反映句法或语义的复杂程度,所以也不算是明确的可读性测量方法。

相关

  • 苏呼米坐标:43°00′05″N 41°01′24″E / 43.0015252°N 41.0234153°E / 43.0015252; 41.0234153苏呼米(阿布哈兹语:Аҟəа,格鲁吉亚语:სოხუმი,明格列尔语:სოხუმი,俄语:С
  • 词语搭配在语料库语言学中词语搭配(Collocation)是指按顺序排列的单字或者术语同时出现的次数比偶然的多。在片语学(phraseology)中词语搭配是惯用片语(phraseme)的子类别。一个措辞上的词
  • 大亚基核糖体大亚基(英文:Ribosomal Large Subunit,简称“LSU”)是核糖体中较大的核糖体亚基。每个核糖体都由一个核糖体大亚基与一个核糖体小亚基共同构成。原核细胞中的70S核糖体、
  • 精胺精胺(Spermine)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多胺类物质。呈碱性,在生理 pH 下以多质子化的形式存在。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早在1678年就已从人
  • 上党片上党片方言是晋语的八个片之一,根据去声分阴阳、入声次浊声母字的归属可分为长治小片和晋城小片,以长治话、晋城话为代表,主要使用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区的长治市及晋城市。上
  • 努南氏综合征努南氏综合征(Noonan syndrome)为一相对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该病得名自小儿心脏科医师贾桂琳·努南。该病的症状类似透纳氏症,但可能发生于男性及女性。努南氏综合征常
  •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德语:Friedrich Dürrenmatt,1921年1月5日-1990年12月14日),瑞士剧作家,小说家。迪伦马特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州西南的科诺尔芬根。父亲瑞恩豪德·迪伦马特是位
  • 王国祯王国祯,陕西西安府咸宁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登进士,试监察御史,后授保定府知府。万历三十七年,升任山东按察使、巡按直隶等地。此后降为山东按察
  • 刘曜垣刘曜垣(?-20世纪?),广东香山县人,清末立宪派政治人物。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顺天乡试第一百二十七名中举,以同知衔议叙分发知县。后任资政院议员。他在香山县曾经卷入农务分会
  • 长江三鲜长江三鲜是指在中国长江下游水域中出产的三种肉质鲜美的鱼类——河鲀、鲥鱼和刀鱼。自六朝以来,由于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撰写大量有关的诗词文章,长江下游城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