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定理

✍ dations ◷ 2025-10-25 12:10:06 #电路学

密勒定理指的是建立等效电路的过程中,由两个电压源串联供电的高阻抗元件,可以拆成两个拥有相应阻抗的接地元件。还有一个双密勒定理是关于由两个并联电流源供电的阻抗的。这两个版本是基于两个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的。

密勒定理不仅是纯粹的数学表达式。这些处理能够解释更改阻抗的重要电路现象(密勒效应、虚地、自举、负阻抗等)并有助于设计和理解各种常见电路(反馈放大器、阻性和时间依赖性转换器、负阻抗转换器等)。定理在“电路分析”特别是分析反馈电路、和某些晶体放大器在高频的响应中很有用。

密勒定理和密勒效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密勒定理可以认为是密勒效应的推广,而密勒效应是密勒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密勒定理规定,在一个线性电路中,如果存在一阻抗为 的分支,连接节点电压分别为 和 的两个节点,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相应节点和地,阻抗分别为 Z/(1 − K) 和 KZ/(K − 1) (其中 K = V2/V1)的分支来替代这个分支。密勒定理可以通过运用等效二端口网络的方法,将二端口网络替换成它的等效电路,并运用源吸收定理(source absorption theorem)来证明。密勒定理的这个版本是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因而,它的名字也叫。

密勒定理意味着阻抗元件是由两个任意(不一定相关)的通过大地串联的电压源供电的。在实践中,他们其中一个作为主(独立)电压源,电压为 ;另一个作为附加(线性独立)电压源,电压为 V 2 = K V 1 {\displaystyle V_{2}=K{V_{1}}} 是零(没有第二个电压源或者阻抗为 的元件右端直接接地),根据欧姆定律仅仅用到 可以确定流入元件的输入电流

而电路的输入阻抗就是

随着第二个电压源的加入,输入电流取决于这两个电压。根据它的极性, 决定从 中增加或减少 ;于是输入电流减小/增加为

从输入源这一侧看到的电路的输入阻抗也会随之增加/减少为

所以,密勒定理阐明了电压为 V 2 = K V 1 {\displaystyle V_{2}=K{V_{1}}} 作为辅助电压源协助或者阻止的主电压源来传递电流通过阻抗。

相关

  •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英语:Lidocaine)又称为苦息乐卡因(英语:xylocaine)或里格卡因(英语:lignocaine),为一种局部麻醉药且可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英语:ventricular tachycardia)。它可被用于神经传
  • 媒体研究媒体研究(Media studies)是种学术性的研究探讨及资料收集,研究各种媒体的内容、历史、意义及影响。媒体研究学者以研究大众传播主题的理论及方法,包含媒体在政治、社会、经济及
  • 令和令和(日语:令和/れいわ Reiwa */?)是日本今上天皇德仁的年号,也是日本现行使用的纪年称号,选自日本古籍《万叶集》当中的诗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为日本首个引用典故非中国传统
  • 杨思标杨思标(1920年6月4日-,英语:Sze-Piao Yang),台湾呼吸内科医师,日本东京新潟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台大医院院长、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慈济护专(今慈济科技大学)首任校长。杨思标于1920
  •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日语:安藤忠雄/あんどう ただお ,1941年9月13日-),日本建筑师,1995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21世纪临调特别顾问,东日本大震灾复兴构想会议议长代理,大阪府与大阪
  • 网点网点是用于印刷上灰色调的点状表现,漫画制作上通常是以网点纸(或称作网点贴纸)达成此目的。网点纸是一种透明的薄贴纸,上有花纹,常用点状构成的,也有其他花纹或图案,画漫画时常用它
  • 皮埃尔·伽桑狄皮埃尔·伽桑狄(Pierre Gassendi,1592年1月22日-1655年8月24日),法国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传教士、天文学家。他在法国的教堂拥有一份工作,并且在巴黎领导一群自由思想派的知
  • 埃德·伦德尔爱德华·金·“埃德”·伦德尔 (Edward Gene "Ed" Rendell,1944年1月5日-)美国律师。曾任费城市长 (1992年—1999年),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民主党籍。
  • 绅士袜绅士袜,又被称为男丝袜,男丝袜在诞生之初,因为产量稀少,多为欧洲宫廷内的贵族男性所穿。比较著名的丝袜消费者是法国的皇帝路易十四。进入20世纪后,在上半叶,因为西装的普及和流
  • 爱德蒙·佩文西爱德蒙·佩文西(英语:Edmund Pevensie)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所著奇幻小说《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虚构人物,在《狮子·女巫·魔衣橱》、《凯斯宾王子》、《黎明破浪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