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勒定理

✍ dations ◷ 2025-11-14 17:51:35 #电路学

密勒定理指的是建立等效电路的过程中,由两个电压源串联供电的高阻抗元件,可以拆成两个拥有相应阻抗的接地元件。还有一个双密勒定理是关于由两个并联电流源供电的阻抗的。这两个版本是基于两个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的。

密勒定理不仅是纯粹的数学表达式。这些处理能够解释更改阻抗的重要电路现象(密勒效应、虚地、自举、负阻抗等)并有助于设计和理解各种常见电路(反馈放大器、阻性和时间依赖性转换器、负阻抗转换器等)。定理在“电路分析”特别是分析反馈电路、和某些晶体放大器在高频的响应中很有用。

密勒定理和密勒效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密勒定理可以认为是密勒效应的推广,而密勒效应是密勒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

密勒定理规定,在一个线性电路中,如果存在一阻抗为 的分支,连接节点电压分别为 和 的两个节点,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相应节点和地,阻抗分别为 Z/(1 − K) 和 KZ/(K − 1) (其中 K = V2/V1)的分支来替代这个分支。密勒定理可以通过运用等效二端口网络的方法,将二端口网络替换成它的等效电路,并运用源吸收定理(source absorption theorem)来证明。密勒定理的这个版本是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因而,它的名字也叫。

密勒定理意味着阻抗元件是由两个任意(不一定相关)的通过大地串联的电压源供电的。在实践中,他们其中一个作为主(独立)电压源,电压为 ;另一个作为附加(线性独立)电压源,电压为 V 2 = K V 1 {\displaystyle V_{2}=K{V_{1}}} 是零(没有第二个电压源或者阻抗为 的元件右端直接接地),根据欧姆定律仅仅用到 可以确定流入元件的输入电流

而电路的输入阻抗就是

随着第二个电压源的加入,输入电流取决于这两个电压。根据它的极性, 决定从 中增加或减少 ;于是输入电流减小/增加为

从输入源这一侧看到的电路的输入阻抗也会随之增加/减少为

所以,密勒定理阐明了电压为 V 2 = K V 1 {\displaystyle V_{2}=K{V_{1}}} 作为辅助电压源协助或者阻止的主电压源来传递电流通过阻抗。

相关

  • 语法范畴语法范畴(Grammatical category),也称语法特征(Grammatical feature),是指通过句法或形态上的特征对各种语法意义的归类。语法范畴可以定义为通过句法或形态上的语法特征对各种语
  • 扁蚜科扁蚜科(Hormaphididae)是蚜总科下的一个科。 该科生物在世界上已发现43属215种,其中有将近一半发现与中国。其所有成员均为破坏严重的农业害虫,较著名者有居竹舞蚜、甘蔗粉角蚜
  • 抽搐 (消歧义)抽搐(抽动;颤动;Twitch)可能指的是:
  • Imitation Rain/D.D.《Imitation Rain/D.D.》及《D.D./Imitation Rain》为SixTONES及Snow Man的第1张单曲,于2020年1月22日在日本发行,唱片公司分别为Sony Music Labels及avex trax。6日 Gattan G
  • 热尔松Template:MedalMetal热尔松(葡萄牙语:Gérson,1941年1月11日-),全名为热尔松·德奥利韦拉·努内斯(Gérson de Oliveira Nunes),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的知名已退役巴西足球运动员,主要司
  • 康河康河(英语:River Cam),又译剑河,是英格兰东部大乌兹河的一条支流,两条河在伊利的南边教皇角会合,大奥希河让康河和英国的运河系统连结起来,早期命名为葛兰塔(Granta),但是在盎格鲁-撒克
  • 印卡王室述评《印卡王室述评》(西班牙语:),一译《王家评论》,是一部有关古代南美洲印加帝国史的文献,共9卷,下分262章,作者是西班牙与印加的混血儿史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父亲是西班牙殖民
  • 格雷戈里奥·里奇-库尔巴斯托罗格雷戈里奥·里奇-库尔巴斯托罗(意大利语:Gregorio Ricci Curbastro,1853年1月12日-1925年8月6日),意大利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张量分析创始人之一。
  • 巩珍巩珍,号“养素生”,明朝应天府人,生卒年不详。士兵出身,后升为幕僚。明宣德六年(143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被提拔为总制之幕(相当于秘书)随郑和下西洋。宣德九年(1434年)著《西洋番国
  • 侯子光侯子光(?-337年),中国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后赵安定(今中国甘肃省泾川县)人。侯子光二十岁左右就仪表堂堂,自称“佛太子”,又称从“大秦国”来,要当“小秦国”的国王,并改名李子杨。3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