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

✍ dations ◷ 2025-10-19 14:19:31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语: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并广述菩萨道的甚深见和广大行,由唐朝玄奘法师译出,共600卷。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慧到彼岸或者自性到彼岸以及明度到彼岸,由于含义太多属于翻译师五不翻,此经主旨在阐明万事万物都出于“因缘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后世也称“空经”。一般认为《般若经》在印度贵霜王朝时在南印度广为流行,梵文本多数仍存。后来在北印度开始普及,经于阗传入中国。最初流传在中国的,是由东汉支娄迦谶译出的《道行般若经》十卷(又称“八千颂般若经”),后来三国时期曹魏僧人朱士行在甘露五年(260年)到于阗求得《放光般若波罗蜜多经》梵文原本(又称“两万五千颂般若经”),由无罗叉和竺叔兰共同翻译。此后,这两种般若经又有多种异译本。最著名的是由后秦译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04年)译出的《大品般若经》(两万五千颂本)和弘始十年(408年)的《小品般若经》(八千颂本),这两部经又题名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此外,还有其他的般若经也从印度传译至中国,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密教的《般若理趣经》等等。唐朝玄奘从显庆五年(660年)至龙朔三年(663年)所译出的《大般若经》共计六百卷,分成十六会,除了重译上面所提到过的《小品》和《大品》外,还包括了佛陀在王舍城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和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处讲法时的全部般若经。之后宋朝的施护、天息灾等人除了再译《心经》、《小品经》、《理趣经》外,又新译出了诸多教授陀罗尼的般若经,以及具纲要性质的般若经。大般若经分为九部十六会二百七十五分,其中《初会》字数约355万字,分量占比最广,《第八会》《第十会》《第十三会》《第十四会》都不及1万字。《大般若经》的十六会,可以分为三大类。前五会是第一类:前三会内容与古说的《大品》相同。四会与五会,是古说的《小品》。第一类内容都有共同的部分,是同一原本的分化。近代学者研究认为,应该是先有四、五会的《小品》,而后扩展为前三会的《大品》。中五会为第二类:这是彼此不同的五部经,从《天王般若经》至《理趣般若经》。后六会为第三类:这是从般若法门的立场,分别阐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波罗蜜。中观派创始人龙树曾注疏解释《大品般若经》,而成《大智度论》,来阐释该经所表达的性空实相的义理。藏传佛教传说《现观庄严论》是瑜伽行唯识学派鼻祖弥勒菩萨根据般若经的义理撰成,来阐释般若经的实践行证之道。陈那菩萨则根据本经第四会撰成《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论》,总数该经的主旨。汉传佛教方面,三论宗的主要典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皆继承般若经旨意。经过多位佛经翻译家的传写讲述后,般若学逐渐开始流行,《大品》、《小品》、《金刚般若》、《大智度论》、《中论》、《百论》等使般若学发展到一个高峰,使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主要论题,并影响到隋唐有关宗派。本经第九会“金刚能断分”的异译本《金刚般若》,成为禅宗传心的法本;天台宗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大智度论》为指南,在其化法四教中判为“通教”。

相关

  • 脚气病脚气病是一种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感官功能衰退,体虚,间歇性心律失常。西方诸语言中的脚气病多为Beriberi一词,它是由僧伽罗语引用过来,在僧伽罗语
  • 会旗联合国会旗,亦称联合国旗,启用于1946年12月7日,以蓝色为底,中央的白色标志同时为联合国标志。标志主题为采用方位等距投影(英语:Azimuthal equidistant projection)绘制、从北极下
  • 妊娠分级怀孕分级(英语:Pregnancy category)是药物学中用来评估女性在怀孕期间服用药物对胎儿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程度,但是在母乳中出现药物或是出现药物代谢物所可能造成的伤害则不包括
  • 冰,也就是冻结成固态的水。或者是由甲烷和二氧化碳形成,取决于冰内含的杂质(如土壤或气泡颗粒),冰可以是透明的、或著带有一点不透明的蓝白色。在太阳系中冰的含量非常丰富。从最
  • 未解读文字未解读文字(undeciphered writing systems)是指人类还未能解读的文字。其中有些文字声称已经被解读,但没有被独立的研究者所确认。有些文字系统,虽然有象征意义,但可能不是文字。
  • 克日什托夫·凯希洛夫斯基第67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第67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第4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导演(提名)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第48届英国电影
  • 碧姬·芭铎碧姬·芭铎(法语:Brigitte Bardot,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舞蹈印度古典式舞蹈其实是很多种类舞蹈方式的总称。这些舞蹈在某些时代在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地区流行。然而在现代,由于印度宝莱坞电影事业的发达,新的更加流行的舞蹈形式被从古典
  • 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中华民国早期最重要的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培植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执掌政权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雄霸一方,在1916年袁世凯死后,因无人
  • 费维扬费维扬(1939年7月3日-),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