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峰

✍ dations ◷ 2025-04-03 12:11:28 #共振峰
共振峰(formant)是用来描述声学共振现象的一种概念,在语音科学及语音学中,描述的是人类声道中的共振情形。常用的量测方法是由频谱分析或声谱图(spectrogram,见右图)中,寻找频谱中的峰值。但假如说话者,用比较高的基频发出元音,例如小孩或女性的声音,则频谱上看起来比较像是宽带状,比较无法看出明显的峰值。在声学中,共振峰是用来描述声源内部的共振,特别是对乐器而言,指的是共鸣箱内的共振。我们也可以讨论室内空气的共振峰频率,例如 Alvin Lucier 就在他的作品 I Am Sitting in a Room 中使用了这个概念。人类说话或唱歌产生的声音包含许多不同的频率,共振峰是这些频率中较有意义的部分。定义上,人类若想分辨几个不同的元音,我们所需要的资讯是完全可以被量化的。共振峰是使听者能够区分元音的关键泛音。大部分的这些共振峰是由管内或腔体的共振产生,但是有些哨音是由文丘里效应中的低压区域周期性回缩产生。频率最低的共振峰频率称为 f1,第二低的是 f2,而第三低的是 f3(基频一般以 f0 标示)。绝大多部分的情形是,前两个共振峰,f1 和 f2 就足以划分不同元音。这两个共振峰可以描述元音的开/闭、前/后两个维度(过去传统上把这和舌头的位置联结在一起,不过这并不完全精确)。因此开元音如 有比较高的第一共振峰频率f1,而闭元音如 的则比较低;前元音如 的第二共振峰频率 f2 较高,后元音如 的则比较低。元音几乎都有四个以上的共振峰,有时还会超过六个。然而,前两个共振峰还是最关键的。通常我们会用第一共振峰对第二共振峰的 关系图描述不同元音的性质。 但这不足以描述某些元音的性质,例如圆唇与否。圆唇会降低 f3,该效果对高前元音最明显。鼻音通常在 2500 Hz 附近会有额外的共振峰,第二共振峰较弱甚至消失。流音 则通常在 1500 Hz 附近有额外的共振峰,其第二共振峰以上的共振峰都比较弱。而英语的"r"音()则是用非常低的第三共振峰分辨(低于 2000 Hz)。塞音(在某种程度上,其他辅音如擦音也是)会对相邻元音与之相连部分的的共振峰产生影响,元音受影响的部分称为音征。塞音一发即逝,所以音征对于识别塞音来说十分关键。双唇音例如 使这部分共振峰向 700Hz 靠近,主要体现为降低共振峰;软腭音如 使共振峰向 3000Hz 靠近,主要体现为提高共振峰(发音之前f2 和 f3 几乎都会互相接近,在软腭音结束后才再分开);齿龈音如 使共振峰向 1800 Hz 靠近,因此所造成的共振峰变化部分视元音种类而定。各共振峰所指向的共同轨迹,比如上述的 700 Hz、1800 Hz、3000 Hz,称为“音轨”。需要注意的是,辅音反过来很大程度上也受临近元音影响,元音造成的辅音圆唇以及发音部位的前移,会改变辅音的形态进而改变其音轨,如 的音轨就不同于 。上述元音共振峰频率的变化称为“共振峰转变”(formant transition)。假如声波的基频比系统的共振波基频还高,则共振峰频率所展现出的大部分特质会流失。最明显的例子是歌剧中的女高音,她们的音高到很高,以至于元音很难分辨。控制共振峰是泛音唱法这种歌唱技巧的重要环节,歌手必须唱出一个基频很低的音,然后产生尖锐的共振并选择泛音,让人感觉同时有两种不同的音调。声谱图可以用来观察共振峰。研究歌手的频谱时,特别是男歌手的,发现在 3000 Hz 附近有清楚的共振峰(在 2800 到 3400 Hz 之间),而在平常说话或是没受过训练的歌手的频谱中则没有。这个现象就是使歌手从交响乐团中能突显出来的原因。因为交响乐团的共振峰大约在500Hz附近,比 3000 Hz 要低得多。歌唱训练会特别发展这个共振峰,例如透过“voce di strega”(女巫的声音)这个练习,使声道的一部分成为共振器(resonator)。

相关

  • 多个多关节炎(英语:polyarthritis)是一次有五个或五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炎的关节炎。自身免疫是常见的病因。多关节炎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且没有特别的性别偏向。若一次只有一个关节受
  • 婴儿死亡婴儿死亡率(英语:infant mortality rate,缩写为IMR)是指每1000名活产儿中在一岁前死亡的人口数。这个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指标。由于婴儿死亡率只统计一岁以下的数据,
  • 人口论《人口论》(英语: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于1798年由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为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马尔萨斯注意到许多人误用他的理
  •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英语:Department of Peacekeeping Operations,缩写DPO,简称维和部)为联合国致力于协助会员国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单位。维和部向世界各地的联合国维和行
  • 聚变中子中子(英语:Neutron)是一种电中性的粒子,具有略大于质子的质量。中子属于重子类,由两个下夸克、一个上夸克和用于在它们三者之间作用的胶子共同构成。夸克的静质量只贡献出大约1%
  • LNB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919年8月29日,是拉脱维亚的国家级文化机构。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简称NLL,参加有众多国际性的图书馆组织。拉脱维亚国家图书馆在里加共拥有八处馆区。
  • 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希腊语:Ἐυριπίδης,前480年-前406年)与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九十二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十七部。对于欧里庇得斯的评价
  • 基督基督来自于希腊语Χριστός或Christos,是亚伯拉罕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中东地区肤发易干裂,古代的以色列王即位时必须将油倒在国王的头上,滋润肤发,象征这是神用来
  • 突变原突变原(英语:Mutagen,又译致变原、致突变原、致突变剂或诱变剂等)是指一些能使生物体内的遗传讯息(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变化的物理或化学因子。生物若处于这些因子的作用下,发
  • 真骨附类真骨下纲(学名:Teleostei)或真骨部是辐鳍鱼纲的演化支之一。此一多样的类群诞生于三叠纪,有两万多个现存物种,分布在40个目之中。辐鳍鱼纲的另外两个演化支(全骨下纲和软质亚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