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淮官话
✍ dations ◷ 2025-10-21 19:06:52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又称宁白、下江官话、下江话、江淮话、江北话、淮语,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全保留了入声系统,其他官话几乎完全失去入声。由于江淮官话含有入声,和中古音传承明显,所以其中分尖团、分平翘的南京官话清末之前一直是官话标准音。其他官话,包括北京官话,清末以前都被视作官话旁枝,不是合格的标准官话。清末以后,从政治角度而不是语言学角度,逐渐以北京话为普通话基础,北京官话被当作官话典范,于是有汉语言学者认为江淮方言应该和晋语一样独立出官话,和吴语、粤语等为同层级。江淮话的使用者约有7000多万,如果将其划出官话,其使用者将在中国语言中排第3位,仅次于官话、吴语。现今,江淮话的定位是同等于吴语的独立的汉语族语言,还是划入官话作为次方言,依旧存在很大争议。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苏、皖两省中部、鄂东,此外还有赣北、豫南及其它省份的少量方言岛。江淮官话下面分3个方言片:洪巢片、通泰片、黄孝片。分片的主要依据是古入声字的今读:洪巢片有入声韵,除庐江无为等地入不分阴阳;通泰片有入声韵,分阴入、阳入;黄孝片多数地区古入声字不分阴阳,读舒声韵,归于单独的入声调类,但枞阳桐城等地有少量字归入阳入,非咸山入声韵不混舒声韵。黄孝片的武穴黄梅蕲春以及枞阳桐城部分地区入声短促且多数有喉塞音,如下表:291-292:(通泰拼音)洪巢片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从连云港到铜陵(市区)的广大地区,东部淮东片以扬州话、淮安话为代表,西部淮西片以南京话、合肥话为代表。苏北黄河古道一线,是淮语向中原官话的过度地区,往往语言交杂。通泰片(通州-泰州片),又称泰如片(泰州-如东片),分布在泰州地区(除靖江中东部)和南通地区(除启东、海门、通州东部、如东东南部兵房一带)、盐城地区(东台、大丰、盐都南角)、扬州市江都东部及高邮东南角、镇江市扬中,常州、江阴、张家港沿江也有分布,和普通话差异非常大,随着地区层层递进和洪巢片也有较大程度差异。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江西九江、安徽安庆(市区及东北部)和河南信阳南部一带,其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可以算典型的楚语”。在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中,原第一版里属于洪巢片的安庆市区、枞阳县、桐城市被划至黄孝片。另,湖北西北部与陕西交界处竹山、竹溪二县的方言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与黄冈、孝感等地方言归为与同一类;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被标成与长江南岸的黄石方言相同的类型,未标出与江北的黄冈方言的联系。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
相关
- 政党美国一直有两大主要政党。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最大的两大政党一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目前共和党是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而美国国会众议院多数党则是民主党。除两党外,还有
- 宪法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总纲/超纲纲(英语:class,拉丁语:classis,复数:classe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以及该级别中的分类法的分类单元。其他众所周知的级别按照大小降序排列是生物、域、界、门、科、属和物
- 花园十字蛛十字园蛛(学名:Araneus diadematus),又名园圃蜘蛛、花园十字蛛或园蛛,是一种在西欧很普遍的鬼蛛属。它们亦分布在北美洲,由新英格兰及美国东南部至西北部及毗邻的加拿大。十字园蛛
- 墨西哥菜墨西哥菜,是中部美洲印地安菜肴和欧洲菜肴,特别是西班牙菜菜肴的混合,那是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帝国后添加的新元素。当地的基本食材为玉米、豆类和辣椒等;欧洲人加入了许
- HfClsub4/sub四氯化铪,无机化合物,化学式HfCl4。这种无色固体是大多数有机铪化合物的前体。它可用于多种特定用途,主要集中于材料科学中,或作为催化剂。可以用几种相近的方法来制备HfCl4:铪和
- 恐龙生理学恐龙生理学一直是个高度争议的领域,尤其是体温调节。在恐龙的早期研究中,恐龙被重建为大型、四足、慵懒的爬行动物。自19世纪中期之后,科学界对于恐龙的生活方式、代谢、体温调
- 1072年
- 玉玺清朝仿明制,大量制作帝王用玺以冲淡无传国玉玺之虚。清朝玉玺使用满汉双文篆书样,左满文,右汉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玺称清二十五宝。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
- font style=text-decoration: overlinev/fontsubτ/subτ中微子(Tau neutrino)是基本粒子中微子的一类,不带电荷,符号为ντ;与τ子一起共同组成了第三代轻子,因此称作τ中微子。马丁·佩尔与其同事在1974年到1977年间于SLAC 国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