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默多克

✍ dations ◷ 2024-07-03 00:17:15 #威廉·默多克
威廉·麦克马斯特·默多克(英语:William McMaster Murdoch,1873年2月28日 – 1912年4月15日)是苏格兰海员,也是英国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一副和皇家海军后备队上尉。威廉·默多克出生于一个海员世家,他于1900年起受雇于白星航运,并迅速晋升为船副。1903年,当他成功避免与阿拉伯人号(英语:SS Arabic (1902))发生碰撞时,他的领导才得到认可。1912年4月,默多克担任泰坦尼克号的一副。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时,他正好是舰桥的值班指挥官;他也是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中丧生的1,514人之一。默多克死后成为苏格兰的标志性英雄,他的家乡达尔比蒂为此建立了纪念碑,反映了这一地位。然而,在针对泰坦尼克号事故的辩论中,始终围绕着默多克为避免撞上冰山而给出的指示是否正确。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一些目击者的证词表示,在最后一艘救生艇下水期间有一位海官开枪自杀。虽然这些证词未经证实,但默多克有可能是那名海官。默多克不但成为一个英雄人物,他的死亡情况和他在撞上冰山时的指挥都充满了神秘色彩。默多克出生于苏格兰达尔比蒂(英语:Dalbeattie),他是船长山缪·默多克(Samuel Murdoch)和珍·穆尔黑德(Jane Muirhead)的第四个儿子。早在19世纪,默多克家族中就有许多人是苏格兰航海界的著名人物,他们航行于全世界,默多克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船长。1888年,15岁的默多克从达尔比蒂高中毕业后,他遵循家族的航海传统,并在William Joyce & Coy公司担任了五年学徒。经过四年后,他因为称职表现而获得了二副证书。之后加入了利物浦的Charles Cosworth公司,他上船航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旧金山,之后在南美洲西海岸航行。从1895年5月起,他通过考试,成为圣卡斯伯特号(St. Cuthbert)的一副。1896年,23岁的默多克在利物浦获得航海长(英语:Master (naval))证书,成为一位通过所有英国贸易委员会(英语:Board of Trade)考试的优秀海员。从1897年到1899年,他都在J. Joyce & Co.公司旗下担任一副,在纽约到上海之间航行。1899年底,默多克加入白星航运,在该公司旗下的多艘船只担任一副,包括美迪克号(英语:SS Medic)(1899–1900年)、卢恩号(1901–1903年)、阿拉伯人号(英语:SS Arabic (1902))(1903年)、凯尔特号(英语:RMS Celtic (1901))(1904年)、日耳曼号(英语:SS Germanic (1874))(1904年)、海洋号(英语:RMS Oceanic (1899))(1905年)、统帅号(英语:Cedric)(1906年)、亚得里亚号(英语:RMS Adriatic (1906))(1907–1911年)和奥林匹克号(1911–1912年)。1903年初,默多克遇到了一位29岁的新西兰学校老师,名叫艾达·佛罗伦萨(Ada Florence)。他们开始交往,并于1907年9月2日在南安普敦的圣丹尼教堂结婚。1901年,默多克在白星航运任职的第二艘船中担任三副,他与同一艘船的四副查尔斯·莱托勒很快就成了朋友,这两人的友情后来非常紧密,直到默多克逝世为止。1903年6月,默多克担任北大西洋航线的阿拉伯人号二副。当船员在黑暗中发现一艘船掠过时,他冷静、敏捷的思维和专业判断避免灾难发生。他不理会一副下达的“左满舵”命令,推开舵手自己掌舵驾驶。因为他的果决判断,这两艘船停下时仅相距几寸,任何不同的操作都会导致碰撞。1904年1月起,威廉在凯尔特号担任二副,后来晋升为一副,这艘船在首航时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船,也是白星航运四巨头(英语:Big Four (White Star Line))的第一艘,显见当时的默多克已经进入公司的最佳航海团队。1905年,默多克转移到旗舰船海洋号任职,再次与他的好友兼同事查尔斯·莱托勒一起共事。1907年5月,默多克成为全新的亚得里亚号一副,当时是白星航运最大的船舶和旗舰船,这次首航路线与后来的泰坦尼克号一样,是他第二次担任首航时的高级海官。默多克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始于1911年5月,当时他在打破世界纪录的45,000吨级奥林匹克号上担任船副。白星航运希望以豪华内部和船体大小的新船来超越对手冠达航运,因此公司需要最有经验的船员负责指挥新船。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组建了一个海官团队,其中包括大副亨利·魏尔德、一副威廉·默多克。1911年6月14日,奥林匹克号首航前往美国纽约,于6月21日抵达。这是默多克参加的第四次新船首航。9月20日,奥林匹克号正要展开第五次航行,随即在港口与英国皇家海军防护巡洋舰霍克号(英语:HMS Hawke (1891))发生碰撞并损坏了船尾。由于默多克在这次碰撞中位于船尾——他在后来的事故调查中成为证人。这一事件变成了白星航运的资金灾难,因为奥林匹克号暂时无法航行,只能带到贝尔法斯特进行耗时六周的维修,这起事故也连带影响到泰坦尼克号的完工日期。因此,默多克直到1911年12月11日才重新加入了这艘船。在他担任一副期间(直到1912年3月),还有两次较小的事故发生,该船撞到沉船残骸,不得不更换螺旋桨,并在离开贝尔法斯特时几乎搁浅。在抵达南安普敦后,默多克接获新的人事任命——担任奥林匹克号姊妹舰泰坦尼克号的大副,这是全世界最大、最豪华的船只。他的朋友查尔斯·莱托勒和大卫·布莱尔(英语:David Blair (mariner))同样也获得泰坦尼克号一副和二副的职位,查尔斯·莱托勒后来回忆说:“三个非常满足的人”高兴的前往贝尔法斯特报到。等待他们的是亚得里亚号老手——四副约瑟·博士尔,以及其他熟悉的同事,包括担任船长并即将退休的爱德华·约翰·史密斯。1912年4月2日,这批白星航运的资深海官负责进行泰坦尼克号的试航。默多克凭着多张正式资格证书和“精明可靠之人”的美誉,已经成为白星航运最重要的高级海官之一,他获选为泰坦尼克号大副时,拥有16年的海事经验。然而在正式首航之前,当泰坦尼克号的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带来奥林匹克号大副亨利·魏尔德后,默多克的职位只能降为一副,而查尔斯·莱特勒降为二副。最初任命的二副大卫·布莱尔完全排除在航程之外,船上其余人员的职位则保持不变。查尔斯·莱特勒多年后在自传《泰坦尼克号和其他的船》(Titanic and Other Ships)中表示:“不幸的是,在南安普敦,我们在高级海官人事中重新洗牌。由于奥林匹克号(螺旋桨故障)被搁置,白星航运高层认为,泰坦尼克号首航可以派出奥林匹克号的大副,这项经历对姊妹舰的第一次航行有帮助。然而,令人疑惑的政策让默多克和我手忙脚乱;而且,除了不得不把我们的职位降级之外,还引起了一些混乱。首先,(试航时的)大副默多克取代了我的职位,我则取代了布莱尔的二副职位,并且要立即衔接他的许多工作内容——最后想不到对他来说反而是件幸运的事——他被排除在首航外了。其他海官人事保持不变。然而,在南安普敦的几天里,我们每个人都在新职位上工作并忙碌于熟悉我们的职责”。这是默多克的第五次首航、第四次担任高级船副、第三次在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的麾下工作、第二次在奥林匹克级邮轮任职。从1905年1月到1912年4月,他一直担任最新旗舰船只的高级船副,是白星航运唯一有此待遇的海员;若有所谓的“旗舰级高级海官”,那个人一定是默多克。1912年4月14日22时起,默多克是舰桥上的值班指挥官,23时39分接获瞭望员通知后,他与舵手罗伯特·希琴斯和四副约瑟·博士尔都在航行路径上直接看见一座巨大的冰山。两人都表示默多克发出转向命令,试图让泰坦尼克号闪避冰山。当时英国船只的转向指示通常仍遵循帆船时代的操作方式,蒸汽轮船时代的转向命令则是相反方向。正如美国作家沃尔特·路德(英语:Walter Lord)在著作《那一夜的生命》(The Night Lives On)中指出的那样,直到1924年,船舶的方向指令系统仍然没有完全改变为相同方向。2010年,查尔斯·莱托勒的孙女路易丝·帕顿(英语:Louise Patten)公开指出,默多克希望将船右转,但是舵手罗伯特·希琴斯因为恐慌而将舵轮的方向打反,最终使船左转。四副约瑟·博士尔还指出,默多克同时用蒸汽机指令传输电报机(英语:Engine order telegraph)下令机舱“所有发动机全速反转!(Full Astern)”,尽管他的证词与加油工范德瑞克·威廉·史考特(Frederick William Scott)和生火长范德瑞克·威廉·巴瑞特(Frederick William Barrett)相矛盾,后者表示指令电报机上的指标从“Full”变为“Stop”,而不是“Full Astern”。在碰撞时或碰撞后,默多克也可能已经发出命令(正如舵手阿尔弗雷德·约翰·奥利弗在碰撞中途走到舰桥时所听到的)“左满舵”,尝试“摆动绕行”;这个指令要求舵手将舵轮向左转到底,让船尾部分远离冰山,从而避免持续的擦撞损害。这个说法可以解释默多克随后向船长报告“我打算绕过它”。这种当机立断的命令执行,事实上得到了其他生还船员的支持,他们都作证表示,泰坦尼克号的船尾从未撞上冰山。然而,默多克为避开冰山所做的命令仍受到质议;根据随后来到舰桥的另一位舵手阿尔弗雷德·约翰·奥利弗表示,默多克立即命令舵手“左满舵”以闪避冰山。舵手罗伯特·希琴斯和四副约瑟·博士尔并没有在听证会上提到这则命令。然而,由于船尾确实避开了冰山,很可能是默多克下达命令,完成了“摆动绕行”,否则左转后方向不变的泰坦尼克号将会右侧外壳全毁、向右边倾覆,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无人生还。尽管默多克做了这些努力,但在看到冰山之后的37秒内,泰坦尼克号仍与冰山发生了致命的碰撞。船首右舷与冰山擦撞,冰山挫曲了一系列船体外壳,沿着接合处的铆钉施加应力,致使铆钉松开、让让海水在前面5个水密隔舱找到了入口,逐渐淹没船舱。碰撞后,默多克负责在右舷撤离乘客、指挥救生艇的人员承载秩序,在此期间他成功降下了10艘救生艇,占生还总人数将近75%。根据生还者的证词,默多克并不像指挥左舷的查尔斯·莱特勒那样扩大解释“女人和小孩优先(英语:Women and children first)”原则,他在妇孺登艇后,也会合理的让男性乘客登艇逃生,因此在他的指挥下,获救人数提高了。虽然位于右舷的1号救生艇只有12人乘坐(可容纳40人),引起争议,但经过英国沉船专员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后,证实当时指挥下水的是五副哈罗德·罗威。根据资历规则,在周围没有更高级别的海官监督时,哈罗德·罗威只能指挥撤离。默多克最终在沉没中丧生。默多克的死亡永远是一个谜,他的遗体从未寻获。部分生还者的证词表示,他在最后失踪前,正与其他人合力尝试启用A折叠艇,随即遭到海水冲走,在沉没中丧生。在事故后的几周内,人们普遍传言——默多克在最后时刻用左轮手枪自杀——包括三等舱乘客尤金·帕特里克·戴利(Eugene Patrick Daly)和头等舱乘客乔治·亚历山大·卢西恩·兰斯(George Alexander Lucien Rheims)在内的几名乘客表示,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最后时刻,默多克开枪射击两名试图硬闯救生艇的乘客后,也举枪自杀了。默多克当时是右舷指挥官,另一些表示有海官举枪自杀的生还乘客表示——枪声来自右舷前方的吊艇架附近。二副查尔斯·莱特勒则反驳了这些谣言,表示他看到默多克正在努力解开A折叠艇的绳索,当时默多克遭到小艇甲板上的波浪扫入海中,并强调:“关于(默多克)最终命运的其他报告绝对都是假的”。然而,查尔斯·莱特勒在美国参议院泰坦尼克号沉没调查中的证词表明,他无法证实默多克最后是否遭海水卷入。查尔斯·莱特勒也许想隐瞒默多克自杀的说法,在他晚年时,查尔斯·莱特勒承认他“知道当晚有人自杀”,但从未说过自杀者是谁。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不久,《纽约先驱报(英语:New York Herald)》报导了关于默多克拥有的一只狗,报导内容指出这只狗在事故中拯救了一些生还者。虽然这个故事受到广泛传播,但当代的分析曾怀疑这只狗是否真实存在。无论默多克的死亡原因是什么,他临死前尽了最大努力救人的事实已经无庸置疑,因为710名生还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因他获救。在默多克的家乡达尔比蒂,市政厅以一座纪念碑表彰他的英雄事迹,当地学校也以他的名义成立了慈善奖项。由于1997年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出现一个描绘默多克举枪自杀的桥段,因此在达尔比蒂居民抱怨之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向慈善奖项捐赠。2012年4月,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公司(英语:Premier_Exhibitions#RMS_Titanic_Inc.)(又称美国第一展览公司)从泰坦尼克号残骸中找回的遗物中——有一个压印着“W.M.”缩写的皮制用品包、一颗备用的白星航运海官钮扣、一支剃刀、一支鞋刷、一支烟斗和一对长衬裤。凭皮包缩写、白星钮扣和一张默多克生前的照片——他正好拿着那支烟斗,因此这批遗物的主人极有可能就是默多克。由于1912年媒体曾经报导默多克自杀,这已经在1996年的迷你电视剧《泰坦尼克号》和1997年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描绘出来。当默多克的侄子史考特看到后者时,他反对这部电影的描写方式,认为这将摧毁默多克的英雄声誉。制片方的主管后来飞往默多克的家乡,为此描述道歉。根据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说法,他对默多克的描述不是一个“变坏的人”,也不是一个“懦弱的凶手”,而是一个“光荣的人”。导演认为,默多克对他们所处的困境和1500人即将面临的死亡,承担了集体责任。他被绝望的感觉所压倒,并以牺牲自己生命来付出最终的代价。他补充说:“我不确定你今天是否还能找到同样的责任感。一半的救生艇在他的指挥下,已经在沉没之前成功下水了。这说明了一些关于角色的事情和英雄主义”。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默多克有幸成为电影结尾时萝丝·狄威特·布克特(英语:Rose DeWitt Bukater)“连续镜头”中的人物,这代表他的英雄声誉——他站在总设计师汤玛斯·安德鲁斯旁边微笑着,当萝丝和杰克·道森(英语:Jack Dawson (Titanic character))亲吻时,镜头环绕并显示默多克与其他罹难者一起高兴的拍手庆祝。

相关

  • 语义网络语义网络(英语:Semantic Network)常常用作知识表示的一种形式。它其实是一种有向图;其中,顶点代表的是概念,而边则表示的是这些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语义网络是机读型字典(machine-
  • 帕尼培南帕尼培南(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Panipenem”)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该抗生素与有机离子运送抑制剂倍他米隆以1∶1的比例合成为复合制剂(帕尼培南-倍他
  • 塔梅县塔梅县(越南语:Huyện Tháp Mười)是越南同塔省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同塔梅平原,此地多芦苇。1976年,美安县并入高岭县,隶属同塔省。1981年1月5日,高岭县以兴盛社、美安社、美和社、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英语: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常缩写为CABG)或心脏绕道手术,俗称冠脉搭桥或搭桥,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缓解心绞痛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搭桥
  • 美国社会安全保险美国社会安全保险(Social Security),为美国联邦政府对老年人、遗属和部分残疾人提供的全国范围的财政补助金。据估计,2014年社会安全保险的开销约占美国联邦政府当年预算的24%。
  • 伊巴密浓达伊巴密浓达(英语: Epaminondas;希腊语:Ἐπαμεινώνδας,又译作埃帕米农达、义巴敏诺达,前418年-前362年),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将军与政治家。其领导底比斯脱离斯巴达的控制,
  • 日耳曼民族日耳曼人(拉丁语:Germani,德语:Germanen)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公元前2千年到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纪时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
  • 1934年193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于1934年5月27日至6月10日在意大利举行。本次比赛首次采用预选赛来决定决赛阶段参赛队伍。本届比赛的参赛国家比首届增加了一倍多,其中有 10 支球队来自
  • 杜勒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德语:Albrecht Dürer,1471年5月21日-1528年4月6日)德国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及艺术理论家。他在二十多岁时高水准的木刻版
  • 半金属半金属,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