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

✍ dations ◷ 2025-09-11 21:25:32 #意大利文学,1532年书籍,政治哲学书籍,政治学书籍,马基雅维利作品,作者死后出版的书籍

《君主论》(意大利语:,或翻译为《君王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论著,1513年献给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但此书在马基雅维利死后第五年的1532年才出版。这是在美第奇教皇克莱门特七世的允许下进行的。但事实上,自从《君主论》的手稿首次面世以来,关于他的著作的争议就不断的增加。

尽管《君主论》仿佛是传统风格的作品,但人们普遍认为它特别具有创新性。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是用意大利语而不是拉丁语编写的,自从但丁的《神曲》和其他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出版以来,这种做法就越来越流行。

《君主论》有时被称为是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政治哲学的第一批著作。

虽然此书篇幅相当短,但是贬义词“马基雅维利主义”正由此书衍生出来,而且也使“政治”和“政客”也含有了贬义。

《君主论》中的总体主题是为实现君主的目标(例如荣誉和生存),可以证明使用不道德的手段实现这些目标是合理的:

“谁忽略了应做的事,就提早了他的毁灭。”

君主必须表明自己是爱才的人,起用有才之人,对于各个行业中杰出的人物授予荣誉,激励公民在职业上能安心地从事其职务,给人民以欢乐。君主对待臣下一方面要使他感恩戴德、分享荣誉、分担职责,另一方面要避开谄媚者。总之,君主不应相信命运,要使自己的做法符合时代的特性,完成“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出来”的伟业。

马基雅维利强调,有必要研究“有效真理”(verita effetuale),而不是依靠“想像中的共和国和公国”。他用比喻了光荣的行为和犯罪的行为之间的区别,他说:“有两种竞争方式,一种是依法进行的,另一种是通过武力进行的;第一种适用于人,第二种适用于人和野兽”。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也没有解释何为至善的道德或政治目标。马基雅维利认为,将来的领导人自然会以荣誉或生存为目标。他将这些目标与美德和审慎视为良好政治所必不可少的。更多的美德,意味着更少的依赖偶然的机会,是马基雅维利时代受古典影响所产生的“人文常识”,即使这有争议。

然而,马基雅维利的进步远远超出了其他作家。他使用“美德”和“审慎”一词来指代追求荣誉和进取的品格,这与基督徒对这些用语的传统用法形成强烈反差,但更符合皈依基督信仰前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原始概念,马基雅维利鼓励野心和冒险精神。因此,在与传统的另一次突破中,他不仅考虑了稳定性,还考虑了彻底的创新。进行重大改革可以显君主的美德并赋予他荣耀。马基雅维利显然认为意大利在他的时代需要重大改革,并且他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

马基雅维利的描述鼓励领导人光荣地控制自己的命运,在某些情况下,尽管存在危险和必要的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重新定义“模式和秩序”。

这本书曾被视为改变世界的16本书之一(美国学者道恩斯《改变世界的书》),与《圣经》、《资本论》等书并列。本书是西方许多君主、领袖学习统治术的经典。相传本书是“英王查理一世爱不释手;英国护国公克伦威尔珍藏着它的手稿影本;法王亨利四世被刺杀时,人们发现他贴身带的,竟然是一部染血的《君主论》;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把它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路易十四,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国君主,每晚必温习此书,并说:“不读此书不能高枕而眠”;拿破仑对《君主论》也百读不厌,胜利的联军在清扫滑铁卢战场时,从缴获的拿破仑的御车中,发现了一本他写满批注的《君主论》;希特勒放在床边经常从中汲取力量;墨索里尼称之为政治家的指南……”。

主流的观点认为《君主论》的政治理论邪恶而令人震惊。即使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看,仍然是过分而不可接受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一词因而产生,特地描绘“为达到目而不择手段”,以及“表面仁厚实则残忍的虚伪政治”等等特质。

但是,也有人认为“为达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观点是对于马基雅维利的误读,因为马基雅维利也指出了邪恶手段的一些限制,首先,他指出只有维持稳定和繁荣才是国家可以追求的正当目标,个人为了其利益而不择手段则不是正当的目标,而且也不能正当化邪恶的手段。再者,马基雅维利并没有完全否定道德的存在,也并非鼓吹完全的自私或堕落。英国政治哲学家昆汀·斯金纳(Quentin Skinner)在《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中指出过:“对于马基雅维利就像对于其他人文主义者一样,美德这个概念被用来指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这种品质能使统治者使令人的厌恶命运的打击和箭头转向并从而立志取得荣誉、荣耀和名声。”(第194页)在“意大利的君主为什么丧失了他们的国家”一章中,马基雅维利认为新君主巩固新政权首先需要意识到的是:“使用那些建立在你自己的行动和美德之上的方法才是“唯一正确和持久的方法。”(第129页)。此外马基雅维利明白澄清了他的定义,以及采取残忍手段的前提(必须要快速、有效、而且短期)。

有学者认为该书的目的是对君主专制的讽刺。卢梭在《民约论》中提到该书是为了向读者展示自由共和国相对君主专制的优点。安东尼奥·葛兰西认为该书不是写给统治阶级看的,而是写给老百姓看的。因为统治阶级本来就会接受这种教育,不需要这本书。

相关

  • 2001年美国炭疽攻击事件2001年美国炭疽攻击事件是在美国发生的一起从2001年9月18日开始为期数周的生物恐怖袭击。从2001年9月18日开始有人把含有炭疽杆菌的信件寄给数个新闻媒体办公室以及两名民主
  • 365年克里特大地震365年克里特大地震是公元365年7月21日早上发生在地中海东部的海底地震,地质学家估计地震强度达里氏震级8级,对希腊中部和南部、利比亚北部、塞浦路斯和西西里岛造成严重破坏,其
  • 经济日报《经济日报》为台湾的经济专业报纸,隶属联合报系。《经济日报》最早借用李万居的《公论报》执照登记营业;1967年4月17日至4月19日发行试版第1号~第3号(不对外贩卖),同年1967年4月
  • 若望·皮科·德拉·米兰多拉乔瓦尼·皮科,米兰多拉领主及康科迪亚伯爵 (Giovanni Pico dei conti della Mirandola e della Concordia,1463年2月24日-1494年11月17日),通称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 意大
  • 亚尔发法亚尔发法县(Alfalfa County, Oklahoma)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北部的一个县,北邻堪萨斯州。面积2,28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6,105。县治切罗基。成立于1907年,县
  • 江西行中书省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中书省、江西行省、江西省或江西),是直属元朝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为汉地的10个行中书省(不含征东行省)之一,,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江西省、江西行省。辖
  • 藤野朋子藤野朋子(日语:藤野 とも子,1976年5月30日-),日本女性配音员。出身于滋贺县。身高160cm。A型血。青二Production所属,青二塾东京校第16期毕业。善长方言有关西方言、京都方言。为人
  • 性感象征性感象征(英语:sex symbol),指某一个著名的女性或男性被大众发现非常有性魅力或非常有性吸引力,而成为性感的代言人。汉语中的尤物多被认为是女性性感象征。一般来说性感象征多是
  • 1,3,3,3-四氟丙烯1,3,3,3-四氟丙烯 (HFO-1234ze(E)) 是一种氢氟烯烃。它是"第四代" 冷媒,用来取代以前的R-134a,并用作气雾剂和发泡剂。由于R-134a的全球变暖潜能高,因此正在逐步淘汰其使用。HF
  • 亚瑟·麦克阿瑟三世美菲战争 镇压义和团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亚瑟·麦克阿瑟三世 (英语:Arthur MacArthur III, 1876年6月1日-1923年12月2日)是一位美国海军上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西战争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