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

✍ dations ◷ 2025-07-22 03:43:44 #1436年出生,1516年逝世,天顺八年甲申科进士,天顺三年己卯科举人,明朝湖广乡试解元,明朝庶吉士,明朝兵部主事,明朝兵部郎中,明朝福建布政使司参政,明朝广东

《甲申十同年图》之刘大夏像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自号东山居士,湖广华容县(今属湖南)人。明朝政治人物,天顺己卯湖广解元,甲申进士。弘治年间,官至兵部尚书。

父亲刘仁宅,由乡举知瑞昌县,有三子:刘大中、刘大夏、刘大奇。

天顺三年(1459年),刘大夏高中中湖广乡试解元。天顺八年(1464年)成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宪宗成化初年馆试,大夏本可留任翰林官,但他自请改部职,被任命为职方司主事,升兵部车驾司郎中。成化十九年(1483),升福建右参政,有政绩。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担任过广东布政使。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刘大夏前往平息。弘治十五年(1502年)官至兵部尚书。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上疏请求归隐。

正德三年,九月,以岑猛事,入北镇抚狱,刘瑾欲置之死地。幸赖左都御史屠滽和宰相李东阳相救,改判处充军肃州(今甘肃酒泉)。在肃州的官吏怕得罪刘瑾,不敢供给膳宿,只有三名学生供养他。正德五年(1510)夏,遇赦归。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卒。赠太保,谥忠宣。葬于华容县胜峰乡话岗村的山坡上。

大夏先后辅佐英、宪、孝、武四朝,与王恕、马文升称“弘治三君子”。《明史》称“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于权幸多所裁抑。”

弘治六年(1493年),黄河决堤张秋(今山东东阿县境),治黄河水患,筑长堤360华里,又筑黄陵冈,水患遂止。

宪宗成化间,有太监劝皇帝效仿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明代一些史籍,如万表《灼艾余集》、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车驾郎中刘大夏藏匿郑和下西洋档案,而顾起元《客座赘语》则说刘忠宜公大夏焚毁郑和下西洋档案;究竟是藏匿还是焚毁,至今仍然是个谜。

相关

  • 意第绪语意第绪语(ייִדיש yidiš,又译“依地语”)属于日耳曼语族。全球大约有三百万人在使用,大部分的使用者是犹太人,而且其中主要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在操用此语。意第绪(语)这个称
  • span style=color:#ffffff;人民/span13,0006,500 (2002)希腊人(希腊语: Έλληνες, 国际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 吖啶吖啶(英语:Acridine,汉语发音为“阿定”)是一种含氮的杂环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3H9N。吖啶的分子结构与蒽类似,可视作蒽的中间环系上的一个CH被氮取代后形成的物质,因此也被称为
  • 潮汐力潮汐力是将物体压缩或拉伸的一种假想力,是由于引力场强度不同所导致的。潮汐力引发的现象如潮汐,潮汐锁定,天体分解,在洛西极限内环的生成,并在极端的情况下,造成物体的面条化。潮
  • 海蕾纲隙管海蕾目 Fissiculata 喷管海蕾目 Spiraculata 地位未定: †Macurdablastus海蕾(blastoids)是一类已灭绝的棘皮动物。多为梨形,有茎和腕羽,萼部较小。它们用很薄的茎节附着在基
  • 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白垩纪-古近纪界线(K-Pg界线)旧名白垩纪-第三纪界线(K-T界线),K代表希腊文的kreta,是白垩的意思。是介于白垩纪和古近纪之间的界线,富含铱的黏土层,大约出现在六千五百万年前。这段期
  • 挪动门柱歧义谬误是由于语言歧义导致无效推理的现象,是一种言词谬误。歧义是一个字词或语句可理解为多种意思的现象。歧义容易造成误解与误会,比如某甲用某语句想表达 A 意思,某乙却理
  • 南斯拉夫解体解体 · 内战南斯拉夫解体是指一系列的冲突和政治动荡使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的过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领土自中欧延伸到一个历史上多次发生民族
  • 乔瓦尼·纳托利乔瓦尼·纳托利(法语:Giovanni Forti Natoli Lanza Moncada Orioles Alifia e Luna),生于墨西拿广域市,斯佩尔林加王子,纳托利王室,领导者和斯佩尔林加的公国家元首.约翰·纳托利标
  • 伦古伦古(爱沙尼亚语:Rõngu),是爱沙尼亚的城镇,位于该国东南部,由塔尔图县负责管辖,是伦古乡的首府,处于首都塔林东南面170公里,海拔高度84米,2012年该城镇人口738。坐标:58°08′29″N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