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猫(P. viverrinus)

✍ dations ◷ 2025-02-23 14:16:21 #渔猫(<i>P. viverrinus</i>)

Felis viverrinus (Bennett, 1833)

渔猫(学名:Prionailurus viverrinus、 fishing cat )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一般生活于林区的灌丛地带、沿河的芦苇丛以及热带海岸的常绿林。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渔猫学名的种加词“viverrinus”意为“灵猫”,这源于其外表与灵猫有些许相似。

渔猫全身棕灰或橄榄灰色,躯体分布有稀疏的棕黑色斑纹,头顶至颈后排列有平行的棕黑色带纹,脸部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扁平的鼻子。尾短粗,长度一般为躯体的一半至1/3,躯体强壮,下颚和脖子粗壮,齿较小,腿短,小耳白色,耳边缘有黑色环。爪有力,趾间具半蹼,向前伸直,且不能完全缩回,这是由于其爪鞘较短。其爪是区别于其他猫科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

渔猫体长65-85 cm,体重6-14 kg。其体型在不同地区的大小均有差异:印度渔猫体长80 cm,尾长30 cm;而印尼渔猫体长仅有65 cm,尾长25 cm。印度渔猫个体重量可达到11.7 kg,而印尼渔猫的一般重量为6 kg。雌性渔猫体型明显小于雄性渔猫。

如其近亲豹猫一样,渔猫居住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流、溪流、芦苇湿地及红树林湿地等淡水资源丰富区域。渔猫对其栖息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极擅长游泳和潜水。

渔猫一名反映了其主要猎物之一是鱼类,包括大概10种,不过其近亲扁头猫(Prionailurus planiceps)对鱼类的需求比其更甚;同时它也会捕食其他水生生物,包括蛙类、淡水龙虾、螃蟹、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以及陆地生物,包括啮齿类、鸟类、小牛、山羊、狗以及大型动物的尸体等。其趾间半蹼有助于渔猫在半水生环境,如沼泽与水流中产生更大的附着摩擦力,使其行动更自如。

与大部分猫科动物一样,渔猫喜夜行。其生性凶猛,敢于攻击体型比自己大的动物,不易人工驯养,野性难以磨灭;而要是驯养则需精心呵护。其捕鱼时动作迅速,在猎物靠近时可即刻将猎物从水中抛出至岸上。

渔猫一年四季都能繁殖,不过在印度东北部,繁殖期是3-6月的春夏之际,而高峰期是3月和5月。渔猫会将巢穴建在芦苇丛中。春季发情交配,妊娠期63-70日,一次产1-4崽。幼崽出生时双眼紧闭,约16日后睁开眼睛,一个多月大时可以离巢,53日后能够吃固体食物,如肉类,但直到4-6个月大时才会断奶。其生长迅速,小渔猫8-9个月时即达到成年体型,9-10个月后就能独立生活。渔猫是独居动物,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得知雄性渔猫会帮助小渔猫捕食。

渔猫的平均寿命为10-12年,但是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渔猫最长曾活到15年。

渔猫现在已被IUCN评定为濒危状态,主要的生存威胁来自其极为依赖的湿地和森林被大量破坏而成为农业用地,以及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目前在渔猫在阿富汗已经确定灭绝,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也已极为罕见,而在其现有的分布区数量大幅减少。其他的生存威胁包括水资源和化学污染、为获取其美丽毛皮或作野味食用而进行的捕杀等。其被CITES列入附录Ⅱ中。

北美洲有22个动物协会拥有笼养渔猫,截止至2005年12月,所有动物协会拥有的渔猫数量是72只。

在中国,渔猫已被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除不丹、马来西亚和越南外,渔猫分布区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对其采取了保护措施。

相关

  • 拔毛癖拔毛癖是一种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拔除头发、睫毛、胡须、鼻毛、耻毛、眉毛或其他体毛的冲动,有时会造成明显的光秃区块。过程中会试图停止拔毛,不过努力多半会失败。拔毛癖在
  • 金矿金矿开采是指从富含金的地层中开采黄金的过程。目前有多种技术可以从地层中开采出黄金,最原始的方法是淘金。目前工业上多用氰化法提纯金,但氰化物有毒,因此正在开发新的提金试
  • 卤键卤键(XB)是一种卤原子(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形成的非共价键,尽管卤原子已经形成其他化学键。卤键具体是指卤原子作亲电试剂时形成的相互作用。卤键与氢键的比较:在两种情况中,D都
  • 释气释气 (有时称为气体挥发,特别是参考室内空气质量) 是一些材料因为分解、通风、或吸收所释放出的气体。例如,研究显示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时和海洋的释气有所关联。它可以
  • 针灸铜人经络铜人又叫针灸铜人,是一种刻有穴位名称的人体铜像,有男女形体之分,是形象直观的针灸穴位模型。针灸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宋代以前,对针灸的经络腧穴只有以文字叙述或图形表示,而且
  • 塞浦路斯中央银行塞浦路斯中央银行(希腊语:Kεντρική Τράπεζα της Κύπρου;土耳其语:Kıbrıs Merkez Bankası),是塞浦路斯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位于首都尼科西亚,成语于1963年,在
  •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英语:circular economy)是一种再生系统,借由减缓、封闭与缩小物质与能量循环,使得资源的投入与废弃(英语:waste minimisation)、排放达成减量化的目标。循环经济有很多不同
  • 翁方纲翁方纲(1733年-1818年),字忠叙,一字正三,号覃谿,晚号苏斋,顺天府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国子
  • 围阻体核反应堆安全壳,或称反应堆安全壳、安全壳建筑或安全壳、围阻体、安全厂房、安全掩体,是构成压水反应堆最外围的建筑,指包容了核蒸汽供应系统的大部分系统和设备的外壳建筑,用以
  • 本杰明·韦斯特本杰明·韦斯特 PRA(1738年10月10日-1820年3月11日),英格兰裔美国画家,以绘制历史画和美国独立战争场景知名。曾担任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第二任院长。英国皇室曾授予他骑士头衔,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