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复冰现象
✍ dations ◷ 2025-05-16 23:19:38 #复冰现象
复冰现象(Regelation)是指固体在受到压力时熔化,在压力消失后又重新凝固的现象。有些来源的描述方式是“将细的金属线绑在一块冰上,线上再拉着重物,细线对冰所施加的压力会使冰局部熔化,让细线可以进入熔化的冰中,冰在没有压力后会立刻再凝固,因此细线会卡在冰里。”此实验可以用零下10度(或更低温)的冰进行,在概念上合理,但在细绳穿过冰时的过程细节其实很复杂
此现象在细线材料的热传导良好(例如铜)时格外明显,原因是上方冰块熔化时所要的潜热需要由下方冰块提供。此现象是由麦可·法拉第所发现。此现象只会发生在凝固时体积会膨胀的物质(例如冰)。因此若外在压力上升,物质的熔点会下降。压力每增加一大气压力,冰的熔点会下降0.0072 °C 。若压力到达500大气压,若要让冰在−4 °C时熔化,所需要的压力要到500大气压。“当冰受的压力增加时,熔点降低”是由詹姆斯·汤姆森提出,其兄弟威廉·汤姆森(开尔文勋爵)实验证明。冰川本身的重量会使得其他方表面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冰熔化成水。即使在温度在凝固点以下时,冰川仍可以由较高处移动到较低处。以往的教科书常用滑冰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不过需要的压力比滑冰者重量可以产生的压力要大很多。以往的教科书也会用制作雪球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其实手所施打的压力无法造成复冰现象。另一个反例是汽车在通过雪地时,不会因为施打压力而将雪熔化。
相关
-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会焦虑症、人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
- PHWR重水反应堆简称“重水堆”或“HWR”(Heavy Water Reactors),是一类利用重水作为中子慢化剂的核反应堆。最常见的重水反应堆是CANDU反应堆。重水反应堆中利用的慢化剂——重水是
- 前驱物前体(英文:precursor),又称前驱物。在化学领域,前体是一种可以参与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其反应结果是生成另一种化学物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甲烷可称作一氯甲烷的前体。在生物化学
- 孕激素孕激素(英语:progestogens)是一类包括孕酮在内的激素。孕激素是五大类类固醇激素中的一大类,其他四种分别是雌激素、雄激素、盐皮质激素与糖皮质激素。所有孕激素都有着基于二十
- ACEI类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英语:ACE inhibitor,简称为ACEI)是一类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有着及其
- 湖沼学湖沼学是水文地理学的分支,从化学、物理、水文、地质角度研究内陆水体,包括天然和人造的:湖、沼、塘、溪、河、湿地、地下水等。欧洲文字的“湖沼学”大多源于希腊文“Λίμν
- 正子断层造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
- 硫化铅硫化铅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bS,分子量239.26。不溶于水、碱溶液和乙醇,溶于硝酸、浓盐酸等。可由铅盐溶液中通入硫化氢而得。硫化铅是一种重要的窄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室温
- 主龙形下纲见内文主龙形下纲(Archosauromorpha)又名初龙形下纲,是双孔类爬行动物的一个下纲,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在三叠纪更为繁盛。此下纲包括:喙头龙目(Rhynchosauria)、三棱龙目(Trilophosau
- 大不列颠王国大不列颠王国(英语:Kingdom of Great Britain),曾经为英国历史上的正式国名,位于西欧大不列颠岛及其附属岛屿,存在于1707年—1800年。是根据《1707年联合法案》,由英格兰王国与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