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冰现象

✍ dations ◷ 2025-11-28 16:57:28 #复冰现象
复冰现象(Regelation)是指固体在受到压力时熔化,在压力消失后又重新凝固的现象。有些来源的描述方式是“将细的金属线绑在一块冰上,线上再拉着重物,细线对冰所施加的压力会使冰局部熔化,让细线可以进入熔化的冰中,冰在没有压力后会立刻再凝固,因此细线会卡在冰里。”此实验可以用零下10度(或更低温)的冰进行,在概念上合理,但在细绳穿过冰时的过程细节其实很复杂 此现象在细线材料的热传导良好(例如铜)时格外明显,原因是上方冰块熔化时所要的潜热需要由下方冰块提供。此现象是由麦可·法拉第所发现。此现象只会发生在凝固时体积会膨胀的物质(例如冰)。因此若外在压力上升,物质的熔点会下降。压力每增加一大气压力,冰的熔点会下降0.0072 °C 。若压力到达500大气压,若要让冰在−4 °C时熔化,所需要的压力要到500大气压。“当冰受的压力增加时,熔点降低”是由詹姆斯·汤姆森提出,其兄弟威廉·汤姆森(开尔文勋爵)实验证明。冰川本身的重量会使得其他方表面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冰熔化成水。即使在温度在凝固点以下时,冰川仍可以由较高处移动到较低处。以往的教科书常用滑冰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不过需要的压力比滑冰者重量可以产生的压力要大很多。以往的教科书也会用制作雪球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其实手所施打的压力无法造成复冰现象。另一个反例是汽车在通过雪地时,不会因为施打压力而将雪熔化。

相关

  • 担子菌担子菌门(学名:Basidiomycota)是一类高等真菌,构成双核亚界,包含2万多种,包括蘑菇、木耳等主要食用菌。更具体地说,担子菌门包括以下组:蘑菇,马勃,stinkhorns(鬼笔科),支架真菌(英语:Bracke
  • ODD对立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简称ODD,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英语:DSM-5))中列在“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Disruptive, impulse-control, and con
  • 塞法迪犹太人塞法迪犹太人(西班牙语:Sefardí,希伯来语:סְפָרַדִּי,提比里安注音法:Səp̄āraddî),指在十五世纪被驱逐前那些祖籍伊比利半岛,遵守西班牙裔犹太人生活习惯的犹太人,是犹
  •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First-tier City)是中国民间对城市分级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城市的称谓,最初来源于房地产业。目前,普遍被公认为中国一线城市的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上海,以及广东省省会广
  • 脑波图脑电图、脑波图(英语: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是透过医学仪器脑电图描记仪,将人体脑部自身产生的微弱生物电于头皮处收集,并放大记录而得到的曲线图。脑电图所测量的是众多
  • 拉奎拉拉奎拉(意大利语:L'Aquila,意为“鹰”)是一座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布鲁佐大区和拉奎拉省首府,人口72,913人,但是加上每天在境内就读、就业和旅游者,人数达到10万。拉奎拉坐落在一个山谷
  • 波士顿环球报《波士顿环球报》(英语:The Boston Globe,有时会缩写为“环球报(The Globe)”)是总部设于麻省波士顿的一间美国报章机构,由查尔斯‧泰勒(英语:Charles H. Taylor (publisher))于1872年
  • span style=color:black;b冰河时期/b/span大冰期(英语:Ice Age),又称“冰川期”或“冰川期”,是指地球大气和地表长期低温导致极地和山地冰盖大幅扩展甚至覆盖整个大陆的时期。大冰期内部又分为几次冰期(glacial period、g
  • 侵蚀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语: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
  • 虞舜.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