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复冰现象
✍ dations ◷ 2025-09-06 05:20:54 #复冰现象
复冰现象(Regelation)是指固体在受到压力时熔化,在压力消失后又重新凝固的现象。有些来源的描述方式是“将细的金属线绑在一块冰上,线上再拉着重物,细线对冰所施加的压力会使冰局部熔化,让细线可以进入熔化的冰中,冰在没有压力后会立刻再凝固,因此细线会卡在冰里。”此实验可以用零下10度(或更低温)的冰进行,在概念上合理,但在细绳穿过冰时的过程细节其实很复杂
此现象在细线材料的热传导良好(例如铜)时格外明显,原因是上方冰块熔化时所要的潜热需要由下方冰块提供。此现象是由麦可·法拉第所发现。此现象只会发生在凝固时体积会膨胀的物质(例如冰)。因此若外在压力上升,物质的熔点会下降。压力每增加一大气压力,冰的熔点会下降0.0072 °C 。若压力到达500大气压,若要让冰在−4 °C时熔化,所需要的压力要到500大气压。“当冰受的压力增加时,熔点降低”是由詹姆斯·汤姆森提出,其兄弟威廉·汤姆森(开尔文勋爵)实验证明。冰川本身的重量会使得其他方表面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冰熔化成水。即使在温度在凝固点以下时,冰川仍可以由较高处移动到较低处。以往的教科书常用滑冰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不过需要的压力比滑冰者重量可以产生的压力要大很多。以往的教科书也会用制作雪球作为复冰现象的例子,其实手所施打的压力无法造成复冰现象。另一个反例是汽车在通过雪地时,不会因为施打压力而将雪熔化。
相关
- 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或包含体,是无定形的蛋白质的聚集,被膜所包围。细胞破碎后,包涵体呈颗粒状,致密,低速离心就可以沉淀。包涵体难溶于水中,在变性剂溶液(如盐酸胍、脲)中才能溶
- 多巴胺多巴胺(英语:dopamine,撷取自3,4-dihydroxyphenethylamine);化学式:C6H3(OH)2-CH2-CH2-NH2)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
- 制霉素6-dideoxy-β-L-mannopyranosyl)oxy]-1, 3,4,7,9,11,17,37-octahydroxy-15, 16,18-trimethyl-13-oxo-14, 39-dioxabicyclononatriaconta-19, 21,25,27,29,31-hexaene-36-ca
- 黑山县黑山县是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辽宁省西部。明代名为镇远堡,清初又叫小河山,小黑山。县城东北隅有小黑山,古上帝庙建于其颠。该山虽不甚高,但登临其上,远望群山,近瞻
- 儿童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简称 RMS)是发生自胚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低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占儿童实体肿瘤的15%,软组织肉瘤的50%。儿童、青年
- 全色盲色盲(英语:Color blindness),又称色觉辨认障碍(英语:Color vision deficiency),是指看见颜色及辨别颜色的能力减退的状况。色盲有可能造成学习困难 ,购买水果、挑选衣物,及辨识交通号
- 蛛形纲见内文蛛形纲(学名:Arachnida)又名蜘蛛纲,是节肢动物下的一个纲,有65,000~73,000左右的物种,包括了蜘蛛、蝎子、壁虱、螨等。蜘蛛、蝎子等常被大众误解为昆虫,虽然同属节肢动物门,可
- Der Doktor Schnabel von Rom瘟疫医生(Plague doctor)是中世纪时期负责治疗黑死病患者的医师。当时流行病肆虐严重的欧洲城镇往往会自行聘雇这些医师来减缓瘟疫扩散的状况。他们的薪资是由城镇政府支付的,
- 囊性纤维变性囊肿性纤维化(英语:cystic fibrosis,缩写作 CF),亦称为囊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变性、囊肿纤维症、纤维性囊肿或囊纤维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此病症最常影响肺脏,但也常发生于胰
- 炭疽菌炭疽杆菌是一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菌,长约1至6微米,这种细菌通常以内孢子之型态出现在土壤中,并可借此状态存活数十年之久,一旦由牲畜摄入,孢子便开始在动物体内大量复制,最后造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