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赛车

✍ dations ◷ 2025-08-18 11:04:21 #刺激赛车

《刺激赛车》(日语:ラッドモビール,英语:Rad Mobile)是由世嘉AM3(英语:Sega AM3)开发、世嘉发行的竞速游戏。街机版本最早于1990年10月3日在日本的“日本娱乐机器工业协会”(日本アミュ一ズメントマシン協会,JAMMA)展览上首次推出,并于1991年2月26日在全球发行,世嘉土星移植版之后于1994年以《飙风追逐》(日语:ゲイルレーサー,Gale Racer)之名发行。1991年,世嘉还推出了一款类似《刺激赛车》的双人街机游戏,名为《极速赛车》(ラッドラリー,Rad Rally)。

《刺激赛车》采用世嘉 System 32(英语:System 32 (arcade))电玩基板,是世嘉第一部32位游戏。游戏中的汽车后视镜悬挂有刺猬索尼克样式的吊饰,这是该角色首次亮相;八个月后(日本地区为九个月后),索尼克才于同名游戏正式登场。游戏评价褒贬不一,部分人称赞游戏3D视觉效果,但也有观点批评游戏性不足。

与世嘉另一款竞速游戏《超越》类似,玩家在《刺激赛车》中同其他选手竞赛驾车横穿美国。玩家飙车时必须避开警车。赛道特定地点有分叉口,玩家可跳过部分比赛路段。游戏中的天气及时间会变化,玩家可按情况打开雨刮器或车头大灯。汽车后视镜上的吊饰是刺猬索尼克。这是刺猬索尼克第一次登场,较同名世嘉Genesis游戏《刺猬索尼克》发行还早八个月。由Sonic Team(当时称为Sega AM8)希望大众见到他们的新角色,故同意刺猬索尼克于《刺激赛车》中先行登场。

曾开发《超越》的铃木裕及世嘉AM2(英语:Sega AM2)团队制定了《刺激赛车》的玩法公式,并通常被视为《刺激赛车》开发者;但铃木裕并没有将《刺激赛车》纳入他的官方作品中。玛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扎克·惠伦(Zach Whalen)于游戏源代码中找到一段文字,这暗示世嘉AM3(英语:Sega AM3)才是《刺激赛车》的真正开发者。世嘉AM3的负责人小口久雄(日语:小口久雄)1991年接受采访时,提到了世嘉AM3团队开发《刺激赛车》的过程。当时设计街机柜的世嘉AM4团队也参与了制作,他们设计了可左右倾斜的豪华街机柜,以及可点亮的制动灯;本作亦有以直立框体形式推出。《刺激赛车》是世嘉首款使用世嘉 System 32(英语:Sega System 32)街机主板的游戏;这是世嘉最后使用精灵图的主板,后续主板改用3D多边形显示图形。游戏发行前一个月,曾于英国国际娱乐展(英语:Amusement Trades Exhibition International)初次公演。1991年2月街机版本正式在全球发行。同年某一场日本展览上,世嘉曾在R360(英语:R360)游戏柜进行《刺激赛车》的游戏操作演示,不过现今没有相关版本记录。1991至1992年间,世嘉将《刺激赛车》修改后,推出可两人游戏的《极速赛车》。《极速赛车》以两座街机游戏柜运行。

1994年,世嘉将游戏移植至世嘉土星,并以《飙风追逐》为名于12月2日发行。因Mega Drive硬件不足以游玩《刺激赛车》,世嘉才于数年后将之移植于次世代游戏机世嘉土星。《飙风追逐》由曾开发《飞龙骑士系列(英语:Panzer Dragoon)》的近藤智弘(Tomohiro Kondo)执导,并由曾负责设计《忍者的复仇(英语:The Revenge of Shinobi)》的汤田高志(Takashi Yuda)设计。而移植至世嘉土星后,赛车又改用3D多边形图形,弃用精灵图。

《刺激赛车》发行之时,画面普遍获好评,游戏性则受到批评。英国游戏杂志《Sinclair User(英语:Sinclair User)》表示世嘉専注于研究游戏技术但忘记游戏性。评论员约翰·库克(John Cook)称《刺激赛车》的游戏玩法呆板单调,游戏中除了盯着画面,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库克亦在英国游戏杂志《The One(英语:The One (magazine))》评论《刺激赛车》,他指世嘉这款游戏视觉效果惊人,但游戏趣味及游戏性严重欠缺。他建议以《GP骑士(英语:GP Rider)》取代之:部分人喜欢音色响亮、视效惊艳的《刺激赛车》,但资深游戏迷仍会选择《GP骑士》。另一家英国游戏杂志《电脑与电子游戏》称赞《刺激赛车》技术精湛、3D影像非常逼真,但批评其没有任何刺激且上瘾的玩法。1991年3月,英国游戏杂志《Ace(英语:ACE (magazine))》测评称,游戏画面品质有余、趣味不足。而日本游戏杂志《Beep! MegaDrive》则赞扬了赛车在雨中使用雨刮器、夜间使用车头大灯的设计。

而电子游戏记者兼《世嘉街机革命,62款游戏之历史》(The Sega Arcade Revolution, A History in 62 Games)作者肯·霍罗威茨(Ken Horowitz)表示《刺激赛车》很难被公认为是一款有重大影响力的竞速赛车游戏,然而霍罗威茨认为《刺激赛车》仍值得被认可,它作为世嘉第一款32位赛车游戏,更是刺猬索尼克第一次亮相。英国游戏杂志Retro Gamer记者马丁·杜德(Martin Dodd)以《刺激赛车》的画面质量与《Power Drift(英语:Power Drift)》相比,《刺激赛车》在当时作为32位的情况下已经非常不错。

《飙风追逐》则完全获得负面评价,霍罗威茨认为基于移植至世嘉土星背后有大量人才,玩家会期待《飙风追逐》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赛车游戏,唯事实并非如此。《电脑与电子游戏》批评飙风追逐非常糟糕,不论是玩法以及视觉效果质量都很参差,并认为《飙风追逐》是为了配合世嘉土星的发行而仓促上架。

相关

  • 晚秋《晚秋》(韩语:만추,英语:Late Autumn)为1966年韩国爱情文艺电影,于1966年12月11日上映,片长95分钟,由韩国著名导演李晚熙执导,扈贤赞监制,大洋电影公司出品、制作及发行,由申星一(朝鲜
  • 鳍足亚目鳍足类(学名:Pinnipedia),是分类为鳍足亚目、鳍脚亚目或鳍足目的动物。“鳍足”是源自拉丁文,意思是“长着像鳍一样的脚”。这一类的动物身体成纺锤形,四肢为鳍状,高度适应水中的生
  • 兰利号兰利号(英语:USS Langley CV-1/AV-3)为美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由运煤舰朱比特号(USS Jupiter AC-3 )改装而成,为美国海军航空兵力的先驱。1936年退役,改装为水上机母舰,并改编号为AV
  • 阿兰·芬基尔克罗阿兰·芬基尔克罗(Alain Finkielkraut,1949年6月30日-),法国哲学家、作家、公共知识分子。其涉猎领域广泛,包括犹太身份与反犹主义、法国殖民主义、法国教育与移民同化、南斯拉夫
  • 琼·爱伦琼·爱伦(英语:Joan Allen,1956年8月20日-)是美国女演员。曾获三次奥斯卡提名,代表作包括《尼克松》、《谍影重重2》、《諜影重重3》、《愤怒之上》以及《竞争者》。
  • 德氏六线风鸟 Rothschild, 1900德氏六线风鸟(英文:Duivenbode's six-wired bird of paradise)是一种极乐鸟,是阿法六线风鸟(英语:Parotia sefilata)()与华美风鸟()的属间混种。其名字是为了纪念Maar
  • 雷蒙·巴尔雷蒙·巴尔(Raymond Barre,1924年4月12日-2007年8月25日)是法国中间偏右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从1976年至1981年在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下担任总理。他出生于法国海外省留尼
  • 公园坡公园坡(英语:Park Slope)是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西北部的一个社区,大致东到展望公园和展望公园西,西到第四大道,北到弗拉特布什大道,南到展望高速公路。一般来说,从弗拉特布什大道到加
  • 朱公谨朱公谨(1902年-1961年),中国数学家,专长应用数学,是中国数学物理学先驱之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人。朱公谨于1902年7月8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宁波余姚市)。家中世代书香,著名哲学家
  • 刘兴钦刘兴钦(1934年4月13日-),小名阿钦,生于日治台湾新竹州竹东郡橫山庄大山背(今新竹县横山乡丰乡村),台湾漫画家、发明家,其代表作为《阿三哥与大婶婆》、《机器人与阿金》系列。1934年,刘兴钦于今新竹县横山乡丰乡村出生,有一位哥哥四位姐姐和四位妹妹。1950年就读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科,毕业后任教于台北市永乐国民小学。1954年开始画漫画,其正式投入漫画是担任北市永乐国小教师期间。早期受到《台湾新生报》副总编辑童尚经提拔。1955年因参加《中央日报》举办的‘第一届反共美展’,因缘认识当时最有力的军系漫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