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克里斯纳

✍ dations ◷ 2025-05-20 00:29:27 #Articles having same image on Wikidata and Wikipedia,Pages using infobox Hindu l

拉玛克里斯纳,或译罗摩奎师那、罗摩克里希那(本篇均简称拉玛,孟加拉语: রামকৃষ্ণ পরমহংস,,1836年2月18日-1886年8月16日),原名Gadadhar Chatterji或Gadadhar Chattopadhyay (),是19世纪极富影响力的印度神秘家暨瑜伽士。他在青年时期就已有过神秘的狂喜经验,曾就教于各种教派,包括时母女神、谭崔、毘湿奴,以及不二论等。

拉玛的言行举止受到孟加拉社会菁英认可,视之为典范,因而促成拉玛克里斯纳传道会(英语:Ramakrishna Mission)的成立,这个机构由其大弟子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所创,该组织将印度教的现代教义传扬到全世界。不二论继承者Totapuri(英语:Totapuri)为他起了Ramakrishna Paramahamsa之名。

拉玛1836年二月18日诞生于西孟加拉胡格利区伽玛尔普古尔(英语:Kamarpukur)村的贫户,尽管贫穷,这户人家却是虔敬的纯正婆罗门血统。伽玛尔普古尔村远离五光十色的城镇,村内有稻田、高耸的棕榈树、皇贵的榕树、几座湖泊和两个火葬场。拉玛的生父和生母分别是Khudiram Chattopadhyay和Chandramani Devi。据其信徒所述,在他诞生前父母皆曾经验到超自然事件和异象。他父亲Khudiram在加雅梦到主神Gadadhara(英语:Gadadhara)(毗湿奴的分身)晓谕他将有一个不凡的儿子。其母Chandramani Devi则在异象中看见湿婆神庙有光进到她的子宫。

拉玛约有12年的时间固定会到村庄学校上课,之后却拒绝再接受任何的传统学校教育,他说自己对这种“糊口教育”不感兴趣。伽玛尔普古尔(英语:Kamarpukur)村位在由来已久的普里朝圣路转接点上,这条路日后也将他带往弃世者和圣人身边。他从游方僧和卡萨克(英语:Kathak)口中听闻《往世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及《薄伽梵往世书(英语:Bhagavata Purana)》,渐熟稔这些经典,也能读写孟加拉语。官方传记写道,拉玛之名系由时母庙的主赞助人Mathura Biswas所起,但也有一说是他的父母起的。

拉玛回忆他第一次的狂喜经验发生在6岁那年:他沿着稻田走着,一群白鹭衬著深色乌云的背景飞过他眼前,这幅景象深深攫住他,他的心神不自觉内转融入其中,在那个状态之下体验到无法言喻的喜乐。

据说他童年时期还有几次类似的经验-当时他在湿婆节表演崇拜Vishalakshi(英语:Vishalakshi)女神(雪山神女帕尔瓦蒂的一个化身)、描绘湿婆主神。自他10-11岁起,拉玛常陷入出神状态,他生命最后几年也几乎每天都处在三摩地状态(英语:Ramakrishna's samadhi)。稍早,这些经验被判读为脑颞叶癫痫症(英语:Temporal lobe epilepsy),但他本人却不以为然。

1843年拉玛之父死后,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他的兄长Ramkumar肩头。失恃也让他跟母亲更亲,而他也将时间花在家务、阵日膜拜家中供奉的神明,沉浸在诸如阅读印度史诗(英语:Indian epic poetry)等内省活动上。到了青少年时期,因家境变得更差,便在加尔各答起草开办了一间梵语学校,同时也兼任家祭(英语:purohit)。1852年拉玛与兄长Ramkumar搬到加尔各答协助庙祭工作。

1855年拉玛受任为达克希涅斯瓦时母庙的祭司,该寺是由加尔各答kaivarta(英语:Mahishya)社群一名富裕女人Rani Rashmoni(英语:Rani Rashmoni)所盖。拉玛随同他的侄子Hriday成为其兄Ramkumar的助手,他被派遣的工作是妆点神像。1856年Ramkumar死后,拉玛取而代之成为时母庙的祭司。

Ramkumar的死也让拉玛便得更加沉默寡言。他开始仰望时母的影像,视之为生母、宇宙之母。据说拉玛曾在异象中看到时母即为宇宙之母,他描述道:“...房子、门扉、寺庙,其他一切都一并消失了,无论何处都是空无一物!我看到无尽无边的光之洋,那光即为意识。举目所及都是闪烁的波浪,一波又一波地向我涌来。”

谣言传回伽玛尔普古尔(英语:Kamarpukur)村,说他在达克希涅斯神庙的灵修导致他精神状态不稳。拉玛之母及兄长Rameswar决定让他结婚,他们认为婚姻能稳定他的心神,也能迫使他承担应负的责任,让他将注意力转到日常事务,而非灵修和异象上。拉玛本人则向他们提到能在伽玛尔普古尔村西北方3英哩远处Jayrambati(英语:Jayrambati)镇Ramchandra Mukherjee的屋子找到他的新娘。而他们也真找到一名5岁女童Sarada Devi(英语:Sarada Devi),并在1859年拉玛23岁那年举行正式婚礼,在19世纪的孟加拉乡野,老少配是很常见的。他们随后在伽玛尔普古尔一块儿待了三个月,Sarada Devi当时14岁,拉玛32岁。拉玛渐成为Sarada一生当中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而她也变成拉玛的虔诚信徒。婚后,Sarada继续待在Jayrambati,直到18岁才前往达克希涅斯瓦寺和拉玛会合。

当他的新娘来找他时,拉玛已习于桑雅士的僧侣生活,因此他俩也从未圆房。身为祭司,拉玛负责宗教仪式Shodashi Puja,Sarada Devi在仪式中会坐在时母的席位上受到膜拜。拉玛也将Sarada当作神圣母亲的化身,尊称她为圣母,拉玛的弟子也以此名称呼她。Sarada Devi比拉玛多活了34年,在初期的宗教运动中扮演要角。

拉玛曾有段时间持续装扮成女人,言谈举止也如同女人那样。

婚后拉玛回到加尔各答继续主持寺务,同时也接续他的实修。根据拉玛的官方传记作者所述,他在谭崔导师Vedanta及Vaishnava的指导下接续他的实修。

从拉玛频繁看见时母异象到他结婚的那段期间, 他开始进行实修 ,其间,他以猴神哈奴曼的举止姿态崇敬罗摩,在民间,猴神被视为罗摩的虔诚仆人。根据罗摩的说法,那段实修期接近尾声时,他在异象中看见罗摩的爱人悉多融入他体内。

1861年,拉玛认身着橘袍的中年苦行女僧贝拉维(Bhairavi Brahmani)为他的导师。她随身带着一颗象征罗摩及毘湿奴派诸神祇的石符-Raghuvir Shila。她深谙高迪亚毗湿奴派(英语:Gaudiya Vaishnavism)教典也修练谭崔。按贝拉维所述,拉玛经验到是伴随的现象,即对圣神展现无上虔爱的态度,她引述《奉爱经句》()所言,指出拉达和柴坦尼亚·摩诃巴布等其他宗教的人物也有过相似经验。

贝拉维启引拉玛修练谭崔。谭崔致力于崇拜夏克提,而谭崔训练的目标是超越圣俗的隔阂,作为达至解脱的方法,并视自然的一切面向为神圣夏克提的显化。在她的引导下,拉玛通过了64套主要的谭崔实修,1863年终功德圆满。接着他开始投入japa(英语:japa)、purascarana等曼特罗仪式和其他用来净化、内控身心的仪式。其后他着手进行谭崔实修,通常包含了一组非正统的修练谓之左道性力,借由食用烘谷(英语:parched grain)、鱼肉、酒、性交等达至解脱。

相关

  • CRb有机铷化学是研究碳-铷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铷化学多年来发展很慢,这是因为有机铷化合物难于制备,也难以使用,其化学活性比相应的有机钠(或钾)化合物还高。铷的价格昂贵也
  • 抽屉抽屉通常作为家具的组成,是一个盒状的容器放置在家具中,使其可以背水平拉出、获取储藏物品的空间。抽屉的构造分为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板,板材接合的方式有分为钉接
  • 肌肉崇拜肌肉崇拜是一种身体崇拜(Body worship)的形式,其崇拜者以各种包含磨蹭、按摩、亲吻与舔舐等性刺激方式接触所谓的主导者的肌肉。主导者几乎总是一名健美运动者,要么是一名健美身
  • 丹伯里坐标:41°24′08″N 73°28′16″W / 41.40222°N 73.47111°W / 41.40222; -73.47111丹伯里(英语:Danbury),是美国康乃狄克州费尔菲尔德县的一个城市,西邻纽约州。面积114.7平方
  • MH-53低空铺路者式直升机西科斯基HH-53“超级快乐绿巨人”(Super Jolly Green Giant)或MH-53J“低空铺路者”(Pave Low)是一种美国空军用的CH-53直升机发展版,专门加强战斗搜索与救援能力(CSAR)最初预计替
  • 宁边宁边郡(朝鲜语:녕변군/寧邊郡 Nyŏngbyŏn gun */?)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的一个郡,面积504平方公里。李氏朝鲜时代,该郡为宁边大都护府,属平安道。为该道东部的首府
  •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位于同济大学的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1991年对外开放。是土木工程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有振动台试验室
  • 中观中观(梵语:मध्यमिका,转写:madhyamakā),大乘佛教术语,以观察中道作为修行。其思想起源于《杂阿含经》,即八正道中的正见。龙树著《中论》以此为理论核心,为中观派的核心思想
  • 尚云祥尚云祥(1864年-1937年),山东省乐陵县尚家村人,清末武术大家,李存义弟子,精于形意拳,为尚氏形意拳的创始者。尚云祥身材短小,个性争强好胜,喜爱武术,常有人以“小糖瓜”讥讽他,但他自许“
  • 峨螺科见内文峨螺科(学名:Buccinidae)是新腹足目之下一个物种非常丰富、分布范围极广的科。本科共有超过1500个不同物种,当中绝大多数均生活在海洋里,但有8到10个物种在淡水生活。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