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子太郎

✍ dations ◷ 2025-11-12 14:16:58 #日本儿童文学,文学原作的电影作品,1979年日本剧场动画,浦山桐郎导演电影,东映动画,龙题材作品

《龙子太郎》(日语:龍の子太郎),是松谷美代子所作的儿童文学。本故事以原作被制作成动画电影,人偶剧、平直戏剧、音乐剧、面具戏剧、舞剧等等,也被舞台化。

本作品以长野县内所流传的信州上田民间故事《小泉小太郎》和松本民间故事《泉小太郎》为中心,与在秋田和日本各地流传的其它民间故事相组合,并加以重新论述。关于创作过程,详见松谷著作《民话的世界》。

本作品曾获得第1届“讲谈社儿童文学新人奖”、“国际安徒生奖优良奖”等殊荣。

另外,另有其相关流传于民间故事的其中一版本内容。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个地方,住着一个名叫彦一的男子。在某天夜里他遇到一位没地方住的女子・于龙,好心的他让她留宿一晚。隔天于龙并未离开彦一家,并在他家里帮忙做事,看到于龙这么体贴的彦一,决定要娶她为妻。在两人成为夫妻后,两人都很勤快的工作,生活过的很快乐。但有一天于龙怀孕要生产时告诉彦一说,她在房间生产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去偷看,彦一答应了于她的请求。彦一虽然答应了于龙,可是最后还是按耐不住打开房门偷看,他发现房间里有一只大龙和一个小宝宝,惊讶的彦一不明白为何于龙是一只龙。不久后龙变回于龙的样子,并对彦一说被你看到了,那我就不能留下了,请你好好照顾这个孩子。接着于龙就把自己的一个眼珠拿给彦一,告诉他说如果孩子在哭的话,请他舔食这个,说完就离开回到山里去了。彦一把小宝宝给取名为太郎,并且细心的养育他,可是有一天眼珠舔完了,彦一他只好带着孩子到山里去了。他在山里的沼泽碰到一只独眼龙,让彦一知道那一定是于龙。他告诉于龙说眼珠已经被太郎舔完了,听到这事的龙只好把剩下的眼珠也拿给彦一,然后由于她看不到了,也无法知道早晨和夜晚的到来,所以希望能借由钟声得知早晨和夜晚。之后彦一就在沼泽边建一个钟塔,每天早晨和夜晚就一起去敲钟,故事结束。

1979年3月17日的东映漫画祭公开播映。导演是以“有化铁炉的街”为知名的浦山桐郎。动画方面所使用的真实电影导演,而担任剧本以外的实际作业动画员工为多,浦山导演是制作分镜,原画检查等相关方面的制作。2010年2月21日DVD被发售。

大家都传说龙子太郎是妖怪的小孩,其实他的母亲是因为在多年前怀他的时候,因为触犯了村规被山神给变成一条龙,她又为了要喂饱自己的孩子,便把眼珠拿给还在襁褓中的太郎舔食,之后交给外婆带大,长大后的太郎从外婆口中得知他的母亲还可能尚在世间,于是就到山里展开了寻母的旅程,一路上遇到许多事的太郎也因此成长不少,最后因为他的爱甚至救了自己的母亲。

※人偶剧・面具戏剧除外

相关

  •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指包含海马体及杏仁体在内,支援多种功能例如情绪、行为及长期记忆的大脑结构。这种被描述为边缘系统的脑部结构与嗅觉结构相近。术语“limbic”源自拉
  • 朱位秋朱位秋(1938年9月5日-),中国力学专家。生于浙江义乌。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64年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浙江大学力学系教授。2003年当选
  • 前庭蜗神经前庭耳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8对,同时也称作听神经。它是支配内耳的脑神经,其中又可分为掌管听力的耳蜗神经、掌管平衡的前庭神经。本神经位在颞
  • 丁酰苯丁酰苯是一类抗精神分裂药。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弱于塞吨类药物,对运动的抑制也较弱。此类药物的发现有一定的偶然性,在研究中枢镇痛药哌替啶的衍生物过程中,人们发现哌替啶
  • 凯鲁比尼马里亚·路易吉·卡洛·泽诺比奥·萨尔瓦多·凯鲁比尼(意大利语: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1760年9月8日-1842年3月15日) 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在法国渡过
  • 普罗维登斯普洛威顿斯学院(英语:Providence College)是一所位于美国罗德岛州普洛威顿斯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917年。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其列在“北部地区大学”排名中的第
  • 阿尔塔·达戴阿尔塔·达戴(阿尔巴尼亚语:Arta Dade)是阿尔巴尼亚议会的阿尔巴尼亚社会党议员。她从1997年开始成为国会议员。在其从政生涯中,她曾任职于文化部(英语:Ministry of Cultural Affa
  • 李培南李培南(1905年-1993年),男,江苏邳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代理校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赫伯特·奥斯本·亚德利赫伯特·奥斯本·亚德利(英语:Herbert Osborn Yardley,1889年4月13日-1958年8月7日)是美国的电报密码破译之父。二战中他在中国重庆工作,破译出了日军轰炸重庆的重要情报,为抗日战
  • 淘气三胞胎《淘气三胞胎》(加泰罗尼亚语:Les tres bessones、西班牙语:Las tres mellizas、奥克语:Es tres bessones、英语:The Triplets),又译作《三顽童》、《三胞胎》,是由出身西班牙加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