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瑞士历史
✍ dations ◷ 2025-11-25 17:02:38 #瑞士历史
当今瑞士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91年旧瑞士邦联的建立。起初它包括三个州(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之后逐步扩大直到1815年的现今疆域。现在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凯尔特人曾经是欧洲中部的土著居民,他们的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曾经扩展到今天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莱茵河流域的广大范围,在他们的全盛时期还曾经成功地攻占罗马城。现今聚居在瑞士国土内的是凯尔特人海尔维的部落。公元前后分布于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断向凯尔特人居住区域扩张,公元前70年,感受到日耳曼人压力的海尔维部落决定向西撤离到高卢西南的大西洋沿岸,因而向凯撒统治的罗马帝国借道;考虑到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潜在威胁,凯撒决定在瑞士建立一个受罗马控制的海尔维人国家。罗马军队不仅没有同意凯尔特人借道通行的请求,反而向他们发起攻击,迫使后者成为罗马帝国的同盟者,获得罗马帝国支持的凯尔特人击败南侵的日耳曼人。凯撒死后,奥古斯都将海尔维的人部落并入帝国行省,今天瑞士的范围正式纳入罗马帝国,当地的凯尔特人进入了罗马化时代。罗马瑞士时期当地建立罗马式的行政系统,兴起一系列城市,修建通向罗马城的帝国大道。罗马人还为瑞士引入地中海沿岸的农作物和亚平宁半岛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基督教。100年至250年是罗马瑞士的黄金时代,结束于259年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入侵。259年,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联盟渡过莱茵河,攻克了罗马帝国在瑞士北部的边塞,使罗马瑞士进入战乱的年代,直到401年帝国军队撤出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从此日耳曼人统治瑞士的时代开始。日耳曼人统治的瑞士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由勃艮第部落联盟统治,他们人口数量少,文化落后在占领瑞士之后接受当地的罗马-凯尔特人语言和文化传统;中部和东部由阿勒曼尼部落联盟统治,他们所占领的是瑞士的山区和罗马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在那里日耳曼语言取得胜利,这种东西分治也是如今瑞士法语区和德语区的雏形。日耳曼人治下的瑞士地区先后产生很多小的王国,这些王国相互征伐,最终于536年统一于法兰克王国。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瑞士再度分裂而分属为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1033年,分裂的瑞士再度同归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治下,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皇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王权衰落,地方诸侯势力上升,各路诸侯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建立大批城市,在今天瑞士的区域,策林根家族推动建立众多的城市,形成瑞士特有的城镇自治体制,为日后瑞士邦联的建立埋下伏笔。哈布斯堡家族缘起于瑞士北部阿尔高州(Aargau),逐渐强盛的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瑞士中部阿尔萨斯、阿尔高和瑞士中央区,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最有影响力的诸侯之一。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束从1254年开始的大空位时代,继位后的鲁道夫一世致力于扩大王权和家族势力,瑞士各个自由领地自主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强大压力下,1291年8月,瑞士的三个谷地共同体: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签订三州同盟协定。同盟条约规定三者须相互帮助对抗一切内外敌人;通过共同的法律来保证地方安定;同盟之间的分歧须以协商方式和平解决,并规定同盟的缔约方均不得接受非本地的或者为了贪图钱财而被任命的执法官员。这份同盟协议是瑞士历史上有案可查的最早协议,因此现今的瑞士人习惯把1291年8月视为瑞士联邦的诞生日,每年的8月1日被定为瑞士国庆日。但是有学者认为,1291年的同盟协议从文本上看是更早前另一个协议的重申和加强,有可能在此之前还有其他类似的协议,那么瑞士联邦的历史应当比现在所知道的更加久远,但迄今尚未找到更早的同盟协议文本。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军队曾侵入瑞士,并建立赫尔维蒂共和国。它具有一个中央政府的形式,但在各州的中影响很小。由城市资产阶级和自由民组成的激进自由主义党在19世纪40年的联邦议会占大多数,他们提议通过一个新的宪法,来使瑞士联邦各州的关系更为紧密。1843年,由城市贵族和天主教徒组成的保守派反对此宪法。新宪法除了包括瑞士政府的中央集权,还有贸易保护和渐进的改革措施。1847年,天主教各州建立了独立联盟。激进自由主义派利用控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命令独立联盟解散。被拒绝后,一场小规模的内战爆发。独立联盟在一个月内被轻易地击败。除了之后一些骚乱之外,这是瑞士参与的最后一场武装冲突。在内战之后,1848年,瑞士通过一部新宪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拟定计划侵略瑞士,但最终计划取消,这使得瑞士得以在大战期间保持中立。2006年12月13日,米舍利娜·卡尔米-雷伊当选瑞士联邦主席。
相关
- 亚洲人亚洲人可以指:亚洲人的定义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各有不同:例如在古埃及的文献中,“亚洲人”指的是埃及国境以外、非洲大陆以东的人们,指的是今日的中东人。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
- 沃斯托克站东方站(俄语:Станция Восток),是俄罗斯位于南极大陆内陆伊丽莎白公主地的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在南磁极附近。该站于1957年由苏联建立,位于南极高原内部,以记录到地球
- 国际计量大会国际计量大会(法语:Conférence générale des poids et mesures,简称CGPM)是依1875年订定的《米制公约》为维护国际单位制(SI制)所设立的3个组织中的1个。另外2个组织是国际计量
- DNA聚合酶δDNA聚合酶δ(DNA polymerase delta)为真核生物体内的一种酶复合体,可进行DNA复制及修复。DNA聚合酶δ由四个次单元组成:POLD1(英语:POLD1)、POLD2(英语:POLD2)、POLD3(英语:POLD3),以及POL
- 饭岛澄男饭岛澄男(日语:飯島澄男/いいじますみお Iijima Sumio ?,1939年5月2日-),日本物理学家暨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NEC特别主任研究员、名城大学教授、名古
- 浮点数在计算机科学中,浮点(英语:floating point,缩写为FP)是一种对于实数的近似值数值表现法,由一个有效数字(即尾数)加上幂数来表示,通常是乘以某个基数的整数次指数得到。以这种表示法表
- 灰树花多糖蕈伞平版状灰树花(学名:Grifola frondosa),又名舞菇、贝叶多孔菌、云蕈、栗子蘑、栗蘑、千佛菌、莲花菌、甜瓜板、奇果菌、叶奇果菌,日本《今昔物语集》中记载野生灰树花有轻微毒
- 麦里特塞盖尔在埃及神话中,麦里特塞盖尔(Meretseger),意思是“喜欢沉默的人”。新王国时期,在底比斯墓地(英语:Theban Necropolis)影响力很大,被认为是一名既危险、又仁慈的女神。她与埃尔-库尔
- 威尔特郡威尔特郡(英语:Wiltshire,英文简称:Wilts),英国英格兰西南区域的名誉郡和单一管理区。以人口计算,索尔茲伯里是第1大(亦是唯一一个)城市;斯温登是第1大镇、特罗布里奇是第2大镇(亦是郡
- 香皂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但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中指出,茶箍是用压榨茶油时所剩下来的渣滓,再把它压制成坚硬的饼形,可当肥皂用,但与肥皂其实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