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狐(V. velox)

✍ dations ◷ 2025-04-26 09:40:36 #草原狐(<i>V. velox</i>)

草原狐(英语:Swift Fox;学名:Vulpes velox),是一种小型的棕黄色狐狸,主要栖息在北美洲的西部草原,如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得克萨斯州。它们也栖息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它们曾一度被学者认为已在这些地方灭绝。

草原狐与北美狐(kit Fox)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两个物种通常认为是同一个狐狸亚种,因为在它们共同居住的地方经常出现两个物种的杂交。

草原狐有黑色、浅灰色或黄褐色的皮毛,颈部、胸部和腹部由白色到浅黄,尾巴是黑色的,嘴部有黑色的斑点,耳朵明显地大。高大约有30cm,长大约79厘米(从头顶到尾尖),大小相当于一只家猫,重5到7磅(1磅等于0.4536千克)。雄性和雌性草原狐的外表差不多,但雄性相对大一点。

草原狐主要生活在北美的短草草原(short-grass prairies)以及沙漠地区。

和很多犬科动物一样,草原狐也是一种杂食动物,进食草和水果,以及小型哺乳动物、腐肉和昆虫。野生草原狐的寿命一般为3到6年,不过被俘后它们有可能活到 14年。它们每年繁殖一次,由于生活区域的不同,繁殖时间也出现差异,一般为为每年的12月到下一年的3月。幼狐出生于3月到5月中旬,母狐可以在任何地方生下她们的孩子。6至7周岁后,幼狐开始断奶。

它们只会在夜间行动,白天只是在洞穴中。草原狐比其他北美犬科动物更加依赖洞穴,因为它们需要用来躲避食肉动物——这些洞穴通常有2到4米长。草原狐奔跑很快,时速超过31英里(50公里/小时)。郊狼是它们的主要天敌,其他天敌有括獾、鹫、山猫等。

在遗传基因上,草原狐与北美狐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它们生存的地理范围不同,历史上这两种生物一直被视为同一物种。北美狐比草原狐略小,而且前者有着一个窄长的鼻子。然而,在它们共同的生存地区发现的杂交品种,使一些哺乳动物学家将它们划分为同一个物种的两个不同的亚种,一般都将它们统称为“Vulpes velox”。来自于分子遗传学的证据并不充分,但其中一些信息被用来研究它们之间分离开来的物种。

相关

  • 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情根除脊髓灰质炎计划(英语:Polio eradication)是一项在1988年发起的一场公共卫生计划,旨在全球范围内永久性消除脊髓灰质炎。目前这一计划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扶
  • 语干在语言学中,词干(stem),或语干,是词的一部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其含义有差异。词干的其中一种含义,是指词缀所附着的部分。 例如在英语单词friendships中包含了词干friend,词缀-shi
  • 伦敦大瘟疫伦敦大瘟疫是一场1665年至1666年间发生在英国的大规模传染病爆发,超过10万人死于这次瘟疫之中,足足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该次的疾病后来被确认为是淋巴腺鼠疫,一种由
  • 凡尔赛花园凡尔赛花园(法语:Jardins du château de Versailles)曾经是凡尔赛皇家领地的一部分,位于凡尔赛宫以西,面积800公顷,为经典的法国园林,园内是精心修剪整齐的草坪,花坛,雕塑喷泉。其周
  • 梵王梵天(梵语:Brahmā,义为清净、离欲),又称大梵天王或大梵天(梵语:Mahā-brahmā(-deva),义为大梵天;音译为摩诃梵)、梵天主、净天、梵童子(梵语:Brahmā-sanaṃkumāra)、娑婆世界主(梵语:Br
  • 女雄女雄是一个外来词,来自英文中的“Shemale”这个词汇,近似于东南亚习惯用词的“Ladyboy”。意指上半身拥有女性的第二性征(乳房),下半身仍保有男性完整的生殖器,或者是只有阴茎。通
  • 汉族台湾汉人,或称台湾汉族,是指出生或居住在台湾本岛及澎湖群岛的汉人,由17-19世纪间、1945年-1949年间等两大批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移民构成。明末至清代零星由山东、江苏、浙江、
  • 红皇后假说红皇后假说 (英语:Red Queen hypothesis),一种关于生物协同进化的假说,由演化生物学家Leigh Van Valen(英语:Leigh Van Valen)于1973年提出。其中心为物种间为了抢夺资源,必须不停歇
  • 古无舌上音古无舌上音是音韵学中的一个假说,认为中古汉语中属于舌上音的知、彻、澄三个声母在上古汉语中不存在,是后来才从属于舌头音的端、透、定三纽中分化而来的。这一论断最早由清代
  • 都江堰市坐标:30°59′53″N 103°37′09″E / 30.99806°N 103.61917°E / 30.99806; 103.61917都江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的一个县级市,地理位置上位于成都平原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