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大辐射

✍ dations ◷ 2025-02-23 14:30:08 #奥陶纪大辐射
奥陶纪大辐射(英语:Ordovician Radiation)是指在早古生代奥陶纪时期(485-443Ma)主要发生在海洋生态系统的一次大型辐射事件。这也是地质历史上仅次于寒武纪大辐射,是最重要的动物辐射事件。这一事件对海洋生物的演化造成了重要影响,属级分类单元的动物增长了超过3倍,古生代演化动物群(Palaeozoic evolutionary fauna)开始逐渐替代寒武纪演化动物群(Cambrian evolutionary fauna),以珊瑚-层孔海绵为标志的动物礁也迅速崛起,奠定了之后整个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格局 。生物起源于海洋,首次全球规模的海洋动物多样性的爆发性辐射事件是发生在古生代(Palaeozoic Era)之初。然而,期间(该演化事件)的复杂性直到最近才日趋明朗。这一多样化事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寒武纪大爆发和奥陶纪大辐射。相对而言,寒武纪大爆发和文德期“前奏”(Vendian antecedent)都以“门”和“纲”级别的基本体型构制(body plans)的起源和初步多样化为特征;而奥陶纪辐射则集中表现为较低级别分类单元发生前所未有的指数级剧增。在奥陶纪,全球海洋动物的科和属级的丰度在寒武纪的基础上增加了3到4倍。而且,整个海洋动物群的组成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此后将主导古生代的有铰类腕足动物(articulate brachiopods)、窄唇纲的苔藓虫(stenolaemate bryozoans)、有柄棘皮类(stalked crinoids)和其它类群的兴起,三叶虫和其他典型的寒武纪动物群的代表逐渐式微。而诸如腹足类(gastropods)、双壳类(bivalves)以及一些将在后古生代(post-Palaeozoic)统治海底的类群也在奥陶纪经历了相当可观的多样化。此次辐射对整个底栖海洋生态学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生活模式(mode of life)的研究表明:经历了生物大辐射之后,奥陶纪海洋生物的生活模式增加到30种,在寒武纪的基础上增长了超过50%。而且奥陶纪是“非移动”类生物(例如底栖固着的生物)和滤食性生物(诸如腕足类、笔石和苔藓虫等等)多样性快速增长的时期。疑源类(acritarch,一般认为是浮游植物)此时多样性的迅速增长,意味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食物网也较之前进一步复杂化,底栖矿化动物的生物量(biomass)也较寒武纪获得了显著增长。随着有柄棘皮类(例如海百合)的快速兴起,硬质基底也逐渐在奥陶纪浅海变得普遍,这正是寒武纪开始的底质革命的继续,也为硬质基底群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条件。礁生态系统从微生物礁(microbial reefs)向动物礁(metazoan–dominated reefs)转变也是奥陶纪大辐射的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早寒武世末古杯礁灭绝之后,微生物几乎一直统治着礁系统,除了个别的石海绵礁(lithistid sponge-bearing reefs)以外,动物礁在随后的中晚寒武世海洋中一直鲜有报道。直到进入早奥陶世,诸如苔藓虫礁(bryozoan reefs)和海绵礁(lithistid sponge–Calathium reefs)才开始兴起。随着大规模动物辐射事件的发生,自中奥陶世以来,动物(特别是珊瑚和层孔海绵)在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变得更加显著。同时,在生态学上,能与现代珊瑚礁类比的礁系统也在浅水的碳酸盐环境中渐渐变得普遍,而且这些生物礁类型一直延续并在随后的志留纪和泥盆纪时期仍非常繁盛。

相关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属于妇科疾病,指的是本当存在于子宫内的内膜组织却在子宫外的其他地方生长,多数会在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附近的组织,少数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身体
  • 现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Modern physics)所涉及的物理学领域包括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为核心的古典物理学相异。近代物理研究的对象有时小于原子或分子尺寸,用来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现
  •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语: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简写为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胎盘的滋胚层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形
  •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英语:Seventh-day Adventist),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源自19世纪中期美国的米勒耳派运动,该组织成立于1863年,以遵守圣经于创世纪中神所设立的每一周的第七天(即星期
  • 伽玛射线暴伽玛射线暴(Gamma Ray Burst,缩写GRB),又称伽玛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玛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持续时间在0.01-1000秒,辐射主要集中在0.1-100 MeV
  • 普苏森尼斯一世普苏森尼斯一世是于公元前1047至前1001年统治塔尼斯的古埃及二十一王朝第三位法老。普苏森尼斯这个名字是希腊翻译,原文名字是帕斯普卡努或霍尔-帕塞巴克亨纽特,意为“出现在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德语:Nordrhein-Westfalen),位于德国西部,总人口超过1800万,是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总面积34080平方公里,首府杜塞尔多夫。该州与比利时及荷兰接壤。莱茵-鲁尔
  • E.ON意昂集团(E.ON)是一家总部位于杜塞尔多夫的股份制公司,它是一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欧洲能源康采恩,业务以欧洲范围内的天然气、电力为主。该企业所经营的包括:直接将电力、天然气
  • span class=nowrapSmClsub3/sub/span92.4 g/100 mL,10 °C氯化钐(III)(化学式:SmCl3),是稀土金属钐(III)的氯化物。它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若将之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会迅速的吸收水分子形成六水合物,SmCl3·6H2O。
  • 小说家 (诸子百家)在古代中国,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为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代表人物有虞初。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