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上变去

✍ dations ◷ 2025-11-25 19:09:15 #语言学,汉语音韵学,方言学

浊上变去(浊上归去)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是中古汉语声调变化的三个主要现象之一,指声母为全浊的上声字改读去声(而次浊上字声调和清上字相同)。

浊上变去开始的时间很早,汉魏时期就可以找到痕迹。晚唐李涪《切韵刊误》云:“吴音乖舛,不亦甚乎!上声为去,去声为上。”指出“辩、舅、皓”等字《切韵》归上声不妥。李氏以《切韵》为吴音固然谬误,但透露出《切韵》的全浊声母上声字在李氏方言里已变为去声。明确把全浊上声字跟有关的去声字看成是同音字而编排在一起的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浊上变去现象在官话、赣语、大部分湘语中都很规律;而在吴语、闽语、客家话、粤语中,则多保留阳上调类,或古全浊上字和次浊上字的白读音有共同的演变行为,但并不总能单独成调类。如在客家话中,古浊上字的白读音多并入阴平;在北部吴语中,古浊上字的白读音多归阳去;建阳阳上归阴去,闽南阳上归阳去,沙溪阳上归阳入,闽北大部阳上根据声母类型派入阴去、阳去、阳入甚至阴平。一些学者就以浊上变去现象的同言线为汉语七大方言的分组的依据之一。

例如:

以下是一些在古代属全浊声母上声(据泽存堂本《广韵》),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去声的例字。

並母:並、部、倍、抱、被。

奉母:奉、妇、父、犯、范。

定母:杜、稻、动、荡、弟。

澄母:重、赵、杖、丈、兆。

从母:在、坐、静、造、聚。

邪母:象、像、祀、序、似。

崇母:士、仕、柿、撰、馔。

船母:葚。(船母以平声为主,且上声常不变去,常见字不多。)

禅母:上、受、是、善、甚。

群母:巨、件、近、技、拒。

匣母:下、后(包括“後”)、户、旱、幸。

这条规律也存在少数反例。比如“缓”本来是匣母上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仍读上声;“揆”本来是群母上声,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阳平。

相关

  • 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 (DNA、RNA等)、糖类。这只是一个概念性定义,与生物大
  • 高分子电解质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是带有可电离基团的长链高分子,这类高分子在极性溶剂中会发生电离,使高分子链上带上电荷。链上带正或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分别叫做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
  • 异染色质异染色质(英语:Heterochromatin)是DNA内一种紧密组合的结构,转录作用在其中受到限制。目前已知染色质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真染色质与异染色质。两者差异最早是以受到染色之后的颜色
  • 埃德温·萨尔皮特埃德温·欧内斯特·萨尔皮特,ForMemRS(英语:Edwin Ernest Salpeter,1924年12月3日-2008年11月26日),奥地利–澳大利亚–美国天体物理学家。
  • 摩托日记 (电影)《摩托日记》(西班牙语:Diarios de motocicleta)是一部上映于2004年的西班牙语电影,由巴西导演华特·沙勒斯执导,根据切·格瓦拉的同名日记改编。讲述后来成为拉丁美洲著名共产主
  • 儿玉清儿玉清(児玉 清,本名小玉清→北川 清,1934年1月1日-2011年5月16日),生于东京市泷野川区(现东京都北区)。日本演员、主持人、作家。儿玉清事务所代表。儿玉清为东京都立工艺高等学校
  • 汉那宪和汉那宪和(日语:漢那 憲和/かんな けんわ ;1877年9月6日-1950年7月29日),琉球人,本姓昂,是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政治家。最终阶级为海军少将。众议院议员。海军兵学校27期毕业。他是
  • 法兰克·雷诺斯法兰克·詹姆士·雷诺斯(英语:Frank James Reynolds,1923年11月29日-1983年7月20日)是美国电视新闻频道 CBS 和 abc 的记者和主播。雷诺斯从1968年至1970年任职为纽约ABC晚间新闻
  • 东方行集团东方行集团(荷兰语:Oriental Group)是一家荷兰华人超市集团,也是荷兰最大的亚洲连锁超市。集团总部在霍夫多普,仓储物流中心在海牙。1986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新广场成立第一家华人
  • 阿诺尔特大花草阿诺德大花草(学名:),又称霸王花、大王花,属金虎尾目大花草科大花草属的一种,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南端与婆罗洲。阿诺德大花草为世界上最大的花,花的直径长达一米,重11千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