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胡服骑射
✍ dations ◷ 2025-09-29 15:48:04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采取的军事和服饰改革,开始于前306年。赵国在武灵王以前曾拥有强大的军队,而胡服骑射的作用仅在于将其进一步强化而已。战国后期,赵国与东胡、楼烦等诸胡长期对峙,虽然赵国的军事实力强于诸胡,而且赵国盛产马匹,但在骑射力量上却不如秦韩二国。赵武灵王与诸胡骑兵战斗后,明白到诸胡骑兵的优点在于机动和灵活性,战国七雄的军队即使是骑兵也都以重铠甲装备,诸胡军队则装束轻便,人马合一,机动性强,速进易退。于是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改革,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仿效诸胡军队的装备,赵国军力逐渐开始强大,消灭中山国,击败林胡和楼烦二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但有人认为此时还没有发明马镫,无法充分发挥骑兵人员的战斗力,所以骑兵还是以侦查及骚扰为主,作战的主力仍然是步兵。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其主要推广范围在军服上,胡服乃为便骑射的军事改革,民间服饰的传统深衣依然占据着主流地位,并未因胡服的引进而稍减风骚。胡服骑射是以骑射为目的,并不涉及军事以外的胡服改革。另外,学界流传甚广的带钩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从胡服中吸收过来的观点,实则上华夏地区考古史料中多有带钩出土,且时间远远早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年代,史载管仲追赶齐桓公,箭便正中齐桓公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这个年代比胡服骑射足足早了300年,华夏地区自春秋以来还流行以带钩皮革带束腰,从战国至两汉:上至王侯,下至普通百姓,当时赵国男子佩戴带钩已经相当普遍。说明九州大地上早在春秋早期,带钩已经相当普遍了。至于胡服的带钩则是另一系统。深衣当时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男女皆服。总之,深衣占据着主流地位。从阶层上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穿着;从场合上看,上至祭祀朝会,下至民间仪式都穿用;从人群上看,男女老少皆服之。即使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大力引进胡服的同时,中原传统的深衣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始终被当作正统的服装款式来穿用。
相关
- 卡尔娄·武尔班尼卡洛·乌尔巴尼(意大利语:Carlo Urbani,1956年10月19日-2003年3月29日),又译乌尔班尼或厄巴尼,意大利医生,是首位留意到SARS是一种全新传染病的医生。乌尔巴尼是无国界医生意大利分
- 胸苷胸苷(Thymidine),是一种化合物,更精确的名称是去氧胸苷,属于嘧啶去氧核苷。是DNA的原料之一。
- 印度帝国英属印度(英语:British India 或 British Raj)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南亚)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缅甸。自1858年开始,由
- 圣斯德望堂圣斯德望堂(Saint-Étienne-du-Mont)是法国巴黎第五区的一座天主教堂,位于圣女日南斐法山,靠近先贤祠,内有巴黎的主保圣人圣女日南斐法的圣骨匣。布莱士·帕斯卡、让·拉辛和让-
- span class=nowrapCeClsub3/sub/span三氯化铈,别名氯化铈、氯化铈(III),化学式CeCl3。无色易潮解块状结晶或粉末。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时,迅速吸收水分生成组成不定的水合物。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和丙酮。水合物直接在
- 太空生物学天体生物学(英语:astrobiology),旧称外空生物学(xenobiology),是一门研究在宇宙中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分布和未来发展的交叉学科,并不只限于地外生物,或包括对地球生物的研究。在天
- 水苏水苏(学名:Stachys japonica)为唇形科水苏属下的一个种。
- Culex pipiens尖音库蚊(学名:Culex pipiens),又称淡色库蚊、家蚊、混杂家蚊或地下家蚊,是蚊科的一种吸血蚊子。这个物种是一些疾病的载体,如日本脑炎、脑膜炎、荨麻疹,在美国,它传播西尼罗河病毒
- 啊!乌干达,美丽之地《啊!乌干达,美丽之地》(英语:Oh Uganda, Land of Beauty)为乌干达国歌。
- 珊瑚海海战切斯特·尼米兹 杰克·弗莱彻2艘舰队航空母舰2艘舰队航空母舰东南亚地区:缅甸:西南太平洋地区:北美地区:日本:满洲地区:珊瑚海海战(英语:Battle of the Coral Sea)是一场于1942年5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