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

✍ dations ◷ 2025-09-07 06:32:22 #2009年亚洲选举,伊朗总统选举,2009年伊朗,2009年6月,选举舞弊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于2009年6月12日举行的第10届总统选举,由竞选连任的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获胜。根据选举委员会的数字,艾哈迈迪内贾德赢得了大约62%的选票,其主要竞选对手、前伊朗总理穆萨维的得票率为将近34%。穆萨维阵营指控是次选举涉及舞弊,并导致国内爆发伊朗绿色革命。

距离投票日前一星期,伊朗发生多宗与总统候选人有关的暴力事件。2009年6月1日,作为总统内贾德的主要对手,穆萨维位于库姆的竞选办公室被人纵火焚毁,没有任何组织宣称对这次袭击负责。而在阿瓦士进行演说的穆萨维,被40名内贾德支持者殴打。

与此同时,有人试图暗杀改革派前总统哈塔米,而哈塔米在是次选举中公开支持穆萨维。当天,哈塔米原定乘搭基什航空从阿瓦士飞往德黑兰,而一枚土制炸弹被发现放置在飞机的洗手间内。该航班共131名登机乘客,起飞后15分钟飞返阿瓦士机场,有关部门随即上机拆弹。

2009年5月23日至26日,伊朗政府屏蔽了Facebook,阻拦市民登陆浏览。在伊朗7,000万人口中,约60%人口在30岁以下,全国约有2,000万网民,而穆萨维目标选民为年轻支持者,这一屏蔽举动被认为是用来封杀反内贾德的宣传阵地的。当时,穆萨维的Facebook页面有超过6,600名支持者。投票日当天,德黑兰地区的移动电话通讯被中断,英国广播公司(BBC)亦投诉其节目受到电子干扰,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广播。穆萨维在选后指控内贾德政府中断选举日的手机短讯服务,非法地阻挠他动员支持者投票。

6月18日,伊朗选举监管机关“宪法监护委员会”表示,接获3名败选人指控的646宗投票日违法个案。他们指控当日不少票站的点票工作还没结束,选举结果便已被公布;加上官方统计数字显示,50个选区(包括民情保守的马赞达兰省与雅兹德省)投票率竟超过100%,而少数族裔地区的投票数字被更改了4次。宪法监护委员会发言人卡德霍达伊表示,超额选票可能超过300万张。

另外有选民投诉,投票时被迫在选举官员及大批内贾德支持者前填写选票,违反不记名投票原则;数以百万计的文盲选民由内贾德阵营人士代为填写选票。

公布结果显示,内贾德在全国每个省份均获得压倒性胜利,比较前几次选举,内贾德在农村地区都极不受欢迎,但是届选举却离奇地在有关地区取得大胜。不仅如此,其余3位候选人在他们的根据地选情异常惨烈。例如,2005年大选在故乡罗瑞斯坦省赢得55.5%选票的卡鲁比,这次得票率只有4.6%选票,内贾德却赢得50.9%选票。伊朗国营电视台IRINN TV直播的点票画面显示,候选人雷扎伊的票数竟然越点越少。

官方选举结果显示内贾德获得2,400万选票,而穆萨维获得1,300万票,雷扎伊和卡鲁比则遥遥落后,均没有超过100万票。结果公布之后,伊朗内部的反对派和很多关注伊朗局势的国际人士一片哗然。抗议者在德黑兰街头与警察发生冲突,焚烧轮胎,投掷石块。这是德黑兰十年前发生学生骚乱以来最严重的暴力事件。

伊朗内政部部长马赫苏利称选举结果清白,穆萨维称选举结果是“令人诧异的”,并且谴责政府操纵选举。

成千上万的穆萨维的改革派支持者在德黑兰街头举行第三天的示威活动,抗议总统内贾德获胜的选举结果。这次骚乱被伊朗改革派和外国媒体称为“绿色革命”。

据美联社的一位摄影记者报导,在集会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在革命广场看到一个人中弹而死,另有几个人严重受伤。目击者说枪声来自巴斯基宗教民兵的大院,他们和伊朗革命卫队有关。

欧盟对伊朗选举被指存在舞弊现象表示关注,但希望选举结果将导致恢复有关伊朗有争议的核项目的对话。欧盟发表声明说,欧盟轮值主席期待伊朗新政府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

以色列外长利伯曼表示,内贾德的获胜意味着国际社会必须以不妥协的态度采取行动,防止伊朗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制止伊朗支援恐怖主义组织,并制止伊朗破坏中东稳定。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对内贾德表示祝贺,并表示希望改善伊朗与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关系。

美国密歇根大学中东史教授柯尔质疑开票速度异常快速,而且各地开票结果非常相似,反映不出不同地区与城市之间应有的差异。柯尔表示:“伊朗面积是法国的将近4倍,以往的开票24小时后才有结果,这次却在4小时内就开始宣布结果。我认为这显然是作了票。”

华府智库“近东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哈拉吉指出,穆萨维在强烈支持改革派候选人的故乡东阿塞拜疆省得票率远不如预期,让人无法相信官方宣布的选举结果。哈拉吉又说,由内政部官员从一个地点转运到另一个地点的流动投票箱这次增加10倍到占总数的1/3,“让地方政府与候选人代表都无法掌握,也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Voice of America Logo.svg 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来自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美国之音网站。根据版权条款(英文)和有关美国政府作品版权的相关法律,其官方发布的内容属于公有领域。

1980年 · 1981年(7月) · 1981年(10月) · 1985年 · 1989年 · 1993年 · 1997年 · 2001年 · 2005年 · 2009年 · 2013年 · 2017年

1906年 · 1909年 · 1914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6年 · 1928年 · 1930年 · 1933年 · 1935年 · 1937年 · 1939年 · 1941年 · 1944年 · 1947年 · 1950年 · 1952年 · 1954年 · 1956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3年 · 1967年 · 1971年 · 1975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4年 · 1988年 · 1992年 · 1996年 · 2000年 · 2004年 · 2008年 · 2012年 · 2016年 · 2020年

1982年 · 1990年 · 1998年 · 2006年 · 2016年

1999年 · 2003年 · 2006年 · 2013年 · 2017年

1953年 · 1963年 · 1979年(3月) · 1979(12月) · 1989年

相关

  • 多聚腺苷酸化多腺苷酸化(英语:Polyadenylation)是指多聚腺苷酸与信使RNA(mRNA)分子的共价链接。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中,这是产生准备作翻译的成熟mRNA的方式的一部分。在真核生物中,多聚腺苷
  • 炸药爆炸物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包
  • 正一盟威道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
  •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英语:Sino-American Treaty of Friendship, Commerce and Navigation),简称《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商约》,是中国外交部
  • 泽泻泽泻(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又名藚、水舄。为多年生沼生草木,属泽泻科。其根状茎较短,叶子呈长椭圆形,基生。泽泻夏季开白花,排成大型轮状分枝的圆锥花序;花两性;内外轮花被
  • 王象恒王象恒(?年-?年),字微贞,号立宇,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明朝政治人物。王象恒为王之猷之子。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河南祥符县知县。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王象
  • 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国立交通大学是校本部位于台湾新竹市的大专院校,为中华民国高教深耕计划遴选出参与全球链接全校型计划的四所大学之一,前身为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1958年在台复校,与新竹科学工业
  • 头发交替规则头发交替规则或称秃头交替规则(俄语:Лысый–волосатый)是一个关于俄罗斯(包括苏联及之前的俄罗斯帝国)最高领导者的笑话,指的是从1825年即位的尼古拉一世到如今的俄
  • 罗克兰坐标:44°06′34″N 69°06′53″W / 44.10944°N 69.11472°W / 44.10944; -69.11472罗克兰(英语:Rockland),是美国缅因州诺克斯县的一座城市,也是该县的县治。位于佩诺布斯科特
  • 美丽的大脚《美丽的大脚》是2003年的一部中国电影。由西安电影制片厂、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由杨亚洲执导,倪萍、袁泉和孙海英主演。讲述一位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