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园林

✍ dations ◷ 2025-04-26 17:35:40 #自August 2016准确性有争议的作品,庭园类型,波斯文化,伊朗世界遗产

波斯园林(波斯语:باغ ایرانی‎)是一种源于波斯的园林设计风格。从安达卢西亚到印度,许多园林设计的风格都深受其印象。阿尔罕布拉宫的园林景观体现了自安达卢斯时期至西班牙以来波斯园林对摩尔式宫殿景观的影响。构建于莫卧儿帝国时期的胡马雍陵和泰姬陵外的园林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波斯园林之二。

自从阿契美尼德王朝起,在人间创造一个极乐世界一般的花园的想法就从波斯文学作品逐渐传播至周围的各个文明中去,影响了包括塞琉古帝国的希腊化花园亚历山大港的托勒密花园。阿维斯陀语词汇,古波斯语*,米底语*(指有围墙的),借自闪米特语族:阿卡德语(闪族语中其意为“凉爽的气候、荫凉的地方”)。另一支,阿卡德语的变体传入古希腊语παράδεισος,parádeisos,然后传入拉丁语随后传入其他欧洲语言,例如法语,德语,英语。结果这些含义又倒过头来影响了闪族语,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

原始伊朗语中“封闭空间”即为 *(阿维斯陀语),后被基督教采纳为术语,用于描述伊甸园或者人间天堂。

波斯花园可能最早出现于约前4000年左右。装饰陶器显示了经典的波斯园林垂直交叉式结构。已知最早的四重的花园设计是帕萨尔加德,始建于公元前500年左右,遗址位于法尔斯省境内。

萨珊王朝(约3-7世纪)时期,琐罗亚兹德教崛起,水成为了艺术构建中的一大重要部分。这一趋势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出来,在园林中更强调喷泉和池塘。

随着伊斯兰教传入,在波斯园林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美学层面,在重要程度上,艺术性超越了实用性,园林的美学准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چهارباغ‎),一个试图重现伊甸园的花园,其中有四条河流和四个象限代表着世界。在这种设计中,通常将园林的一轴拉长,形成一个长方形,四个方向各连接一条沟渠与中央的水池交汇。

自13世纪始,蒙古帝国和莫卧儿帝国时期,高度复杂华丽的结构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波斯花园也随着蒙古人的征服继续传播至帝国的其他行省(尤其是印度)。

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巴布尔将波斯园林引入了印度。如今看起来破旧不堪的亚兰花园是他在印度创造的第一个波斯园林。而泰姬陵则是波斯园林在印度的集大成者。

到了萨非王朝(17-18世纪),波斯园林已经不仅仅是宫殿的一个附属部分,更多的是在一个宏大复杂的巨大设计中的一个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部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法国,俄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园林设计开始影响波斯园林景观(特别是法国),主要体现在水的使用和植被种类上。

现代伊朗园林中仍沿用传统的形式和风格。各种形式的伊朗园林,如今仍出现在历史遗迹,博物馆或者豪宅中。

113:恰高·占比尔 · 114:波斯波利斯 · 115:伊斯法罕的伊玛目广场 · 1077:塔赫特·苏莱曼(英语:Takht-e Soleymān) · 1106:帕萨尔加德 · 1188:苏丹尼耶 ·
1208:巴姆及其文化景观 · 1222:贝希斯敦 · 1262:亚美尼亚修道院建筑群(圣赛迪斯修院(英语:St. Thaddeus Monastery)、圣士提凡诺斯修院(英语:Saint Stepanos Monastery)、圣母堂(英语:Church of the Holy Mother of God, Darashamb)、佐尔佐尔堂(法语:Dzordzor)) ·
1315:舒什塔尔历史水力系统 · 1345:在阿尔达比勒的谢赫·萨菲招待所与圣殿建筑群(英语:Sheikh Safi al-Din Khānegāh and Shrine Ensemble) · 1346:大不里士市集区 ·
1372:9座波斯园林(帕萨尔加德波斯园林遗址(波斯语:باغ ایرانی پاسارگاد)、设拉子的天堂花园、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卡尚的菲恩花园、马汉的王子花园(英语:Shazdeh Garden)、
马赞德兰省阿巴斯·阿巴德郡的阿巴斯-阿巴德花园、亚兹德的杜拉特·阿巴德花园(波斯语:باغ دولت‌آباد)、梅赫里兹的帕赫鲁普尔花园(波斯语:باغ پهلوان پور)、
南呼罗珊省比尔詹德郡的阿克巴里耶花园(波斯语:باغ اکبریه)) · 1397: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 · 1398:贡巴德·卡武斯高塔 · 1422:古列斯坦宫 · 1423:梅满德文化景观 ·
1456:被焚之城 · 1455:苏萨

相关

  • 抗生素抗细菌药(英语:antibacterial)也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抗细菌药也可简称为“抗菌药”,包括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 由微
  • 先兆子痫子痫前症(拉丁语:pre-eclampsia, preeclampsia,缩写为PE),又称前兆子痫,早前也称为妊娠毒血症(英语:toxemia),为怀孕期间发生的疾病,其特征为高血压与蛋白尿。该疾病通常发生于第三孕期
  •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德语:Heinrich Otto Wieland,1877年6月4日-1957年8月5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终生致力于面对天然产物的有机化学研究,成功分离出多种毒素与生物碱。因对胆汁酸
  • 地震学地震学是一门研究地震以及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学问,也研究其它由地震引起的现象,如海啸,以及会引起地震的现象,如板块运动、火山运动等。地震可以在地球内部引致地震波,通过观察
  • 瓶尔小草亚纲瓶尔小草亚纲(Ophioglossidae)是链束植物四个亚纲之一。本亚纲已知有松叶蕨科和瓶尔小草科两科,分属松叶蕨目和瓶尔小草目两目。松叶蕨纲是其他蕨类植物(包括合囊蕨科与木贼科)的
  • 底片格式底片格式(英语:Film format)指的是人们定义的,用于摄影或电影的胶片或者感光板的尺寸规格。一种底片格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本身的尺寸与形状。而在用于电影的胶片中,胶片可能同
  • 贝德士贝德士(英语:Miner Searle Bates,1897年5月27日-1978年10月),历史学家。1897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纽瓦克。1916年,获哈莱姆学院学士学位。1920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硕士学位。1920年,作为
  • 大卫教派大卫教派(Branch Davidians)是美国的一个基督教新兴教派,起于1934年,由保加利亚裔美国人维克多·豪迪夫(Victor Houteff,或译维克多·胡太佛)创立,后来分裂为不同派别。1993年美国执
  • 上海菜上海菜,简称沪菜,而本帮菜狭义即指上海菜(菜系又称“帮菜”,若以上海人为视角,自然称上海菜为“本帮菜”),为发源于上海本地的一种菜系,广义的上海菜是以“本帮菜”为主吸收各派之长
  • 表征表征(英语:characterization)一词为化学及材料科学术语,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化学性质的分析、测试或鉴定,并阐明物质的化学特性。此概念包括很多具体手段,包括各种显微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