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土断
✍ dations ◷ 2025-04-25 01:02:29 #土断
土断是一种把新来的移民编入户籍的行动,最早执行于晋朝,华北世族时为各种动乱而迁居江南,迁徙而来的世族并未有当地的户籍,仍称原本的籍贯。此外,当时华北来的流民,使用流动户口:“白籍”,并未有当地的户籍:“黄籍”,故缴税上发生了问题,土断是指撤销侨郡侨县,以所居土地为断,故名。西晋,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建议使用土断,这是土断最早的开始。东晋时共有四次土断,咸和二年(327年)开始整理户籍,被称为“晋籍”。咸和三年晋成帝下令实行土断,咸康七年(341年)四月,晋成帝下令第二次实行土断,胡三省在注释令文“实编户,王公己下皆正土断白籍”时误解第二次土断为第一次土断。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大司马桓温推行第三次土断以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义熙九年(413年),太尉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王化所以未纯,民瘼所以犹在”,决定再实行土断,是为第四次土断。南北朝时亦有土断措施,由于“吏贪其贿,民肆其奸”,效果并不昭著,齐武帝永明四年,整理户籍引起唐寓之聚白籍叛乱,人称白贼之乱。
相关
- 会厌会厌(epiglottis、会厌软骨)是覆盖了一层黏膜组织的软骨,和舌根部相连,位于舌头及舌骨稍微偏上的后方。人们通常容易将会厌或者扁桃体这两个词误认为是小舌。会厌形状如同一带柄
- 大气压力气压的国际单位制是帕斯卡(或简称帕,符号是Pa),泛指是气体对某一点施加的流体静力压强,来源是大气层中空气的重力,即为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一般气象学中人们用千帕斯卡(KPa)、
- 化学渗透化学渗透(Chemiosmosis,或称化学渗透偶联)是离子经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这种现象与渗透类似。化学渗透是离子的运动,离子穿过选择性渗透膜,沿电化学梯度移动。更具体地的说,在细胞的
- 结构药物设计药物设计(英语:Drug design),又称理性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对于靶点(Biological target)的现有知识,去寻找与发明出新型药物的过程。药物设计根据有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
- 笔石纲笔石(graptolites)是一类已灭绝的很小的群居性半索动物,生存于寒武纪中期至石炭纪晚期的海洋中,其中志留纪时期的笔石化石甚多,被称为“笔石时代”。因为它们酷似古代西方使用的
- 聚合聚合是将一种或几种具有简单小分子的物质,合并成具有大分子量的物质的化工单元过程。大分子量的物质一般叫作聚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都高达几千甚至几百万。淀粉、纤维素
- 太行山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或作太形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跨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四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岸,西接山西高
- 贝尔福阿瑟·詹姆斯·贝尔福,第一代贝尔福伯爵,KG,OM,PC,DL(英语:Arthur James Balfour, 1st Earl of Balfour,1848年7月25日-1930年3月1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任首相,任期自1902年7月开始
- 艾尔湖艾尔湖(Lake Eyre,又称艾耳湖, 当地语言: Kati Thanda),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是一个时令湖。在罕有情况注满时,是澳洲最大的湖泊。湖的最低点位于海平线下15米(50英尺),是艾耳湖
- 离子束射束(英语:Beam),是一道粒子或能量的流束,较细的射束(beam)也被称为射线(ray)。